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我有一间小饭馆(10)

作者: 数枝雪 阅读记录

这一章呢,便是教导食修处理同一食材中的多种元力,以及如何将不同食材中的单一元力进行处理、融合,发挥出1+1>2的作用。

比如上次买的毒蘑菇,就有两种元力,乳白色的元力营养浓厚,不仅可以增加蘑菇鲜美,还对人体大有裨益,但黑色的元力却是截然相反,若是不小心在食物中留下一滴半点,便会对食客的身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是死亡。

但它既被《做菜心得》归入元力而非杂质,便不是全无用处。

谢迢迢在前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毒蘑菇里黑色的元力提取出来,装进特质的容器里进行保存。

待她以后能力提升,或者有了其他机缘,可以将它们炼制成药。

接下来几天,系统都没有再发布新的任务。

但谢迢迢并未闲着,每日都会早早起床做练习,然后将练习的作品扔进锅里,分几锅炒完,然后骑着电动车去学校门口卖炒饭。

就这么卖了一段时间的早餐,三千炒饭摊的口碑也上来了,每天隔着老远,就看到许多学生在她摆摊的位置等着,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毛茸茸小鸭子。

看生意这么好,她试探着多准备了一些,结果很是令人惊喜,每天只卖早餐,净利润能够到两百块左右,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每天有钱进账,不会坐吃山空的感觉,让她很是安心,干活也有劲了。

还有小学生依依不舍地问她卖不卖午饭。

午饭也卖,但不在这里卖,等早餐卖完,谢迢迢又回饭馆,起锅烧油,做了三大锅菜,一样一大勺,淋在提前蒸好的白米饭上,就变成了一个三拼盖饭。

建筑工人做的都是力气活,只吃蛋炒饭也不行,她这段时间刚好在练习更复杂的菜色,便决定做成盖饭,这样顾客范围可以扩大点,也能提一点价。

不过S县总体经济不好,有工作的成年人虽然比小学生手头宽裕,但消费能力依然有限,谢迢迢便打算走量大管饱的路子,一份两荤一素的三拼盖饭,再送一瓶水,十二块钱一份。

不算贵也不算便宜,除了第一天卖得慢了点,之后每天的一百份都能很快卖光。

有买不到的工人师傅让她多做点,谢迢迢每次都笑一下,不置可否,她也不能把周边的生意都抢光,不但自己得累死,这样自己轻松点,别人也能赚到钱。

今天她照例去工地旁卖盒饭,准备的是红烧鱼块、辣椒炒肉和素炒花菜的三拼盖饭,她对素菜中元力已经把握得炉火纯青,但对荤菜的把握总还是差点意思,这让她有些沮丧,只好更加努力地练习。

今天的盒饭照样卖得很快,但卖完后,一个打扮爽利的女人走过来,跟她打招呼:“妹子,收摊了啊。”

谢迢迢认得她,这姐也是工地门口卖盒饭的人之一,在自己来之前,就数她盒饭卖的最好。

女人有些探究地问:“妹儿,你手艺不错啊,姐看你盒饭卖得好快。”

谢迢迢笑了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胡说八道:“我爸就是开饭馆的,我跟他学了几招。”

这姐半开玩笑:“原来是家学渊源啊,怪不得能有这么好的手艺,你咋来这卖盒饭了呢,多浪费你手艺啊,要是开个馆子,生意肯定美美地。”

两人你来我往扯了几句,对方终于吐露了来意:“妹儿,你打算这么长期干下去?”

谢迢迢把保温箱盖上,抬头看了她一眼,笑盈盈道:“没办法,缺钱,不得不干呐,我家住得远,来回麻烦,而且每次过来也带不了多少份……唉,我也纠结呢。”

对方眼睛一亮:“老妹,你看这么着,你便宜点卖给我,我每天上你家取去,你省下来的时间还能多做一些,这样我们都有得赚,这叫、叫双赢,对,双赢!”

“姐,你怎么称呼?”谢迢迢晃了晃手机:“我们加个联系方式吧,等你收工了,我们可以详细谈谈。”

下午,她正在洗菜,刘姐就找上了门来,一见她真的住这里,才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你真住这儿啊,这一片都荒掉了,饭馆开这儿没生意的。”

她凑过来,分享以前听说过的八卦:“欸,我跟你说,听说呀,二十年前有个大老板看中了这里,想要过来搞投资,还是政府帮忙牵的头,最后,那个老板给了好多好多钱,把这块地拿下来了,村民都拿到了多多的拆迁款,可惜钱刚到位,建设还没开始搞,老板好像就出了什么事,没消息了,不过该给的钱都到了位,也没人闹,这块地也就这么放着了……话说,你家的饭馆当时没接到赔偿让搬迁吗?”

谢迢迢愣了一下,摇摇头:“我不知道,我从我爸手里接的饭馆,这事他没跟我说。”

刘姐没听到内幕,有些失望,但还是劝她道:“谢妹儿,姐劝你一句,你手艺真不错,要是真想把饭馆开起来,还是到地段好的地方租个门店吧,你在那里,是真开不起来的。”

谢迢迢点点头,谢过她的好意。

刘姐一家都是做工地盒饭这行的,三姐妹每天分工合作,打包好盒饭,再分别去不同的工地售卖,赚的钱三人平分。

但是最近,家中父母同时生了重病,大姐陪着妈妈去了大城市就医,父亲在本地医院住着院,请护工费钱,姐妹二人需要轮流去照料,手上这点生意又舍不得丢,每天是忙得昏天黑地。

姐妹三人便商量了一番,如果这边能给一个实惠的批发价格,能让她们有点赚头,她们就每天订五百份,就赚个差价,保住一家人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