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间小饭馆(231)
为了能三千饭馆多留段时间,汤贤总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每天都未花费全力,就盼望着能查些什么出来,这不就盼到了吗?
他含笑的眼眸从几个机械人身上滑过,快乐地迎上前来:“谢老板,这几位是乐得乐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吗?”
他隐晦地打量着每一个人,最后视线落在中间那人身上。
这人胖胖的,圆圆的,说话声音还有些尖细,简直他们土拨鼠族一模一样。
这会是他的爸爸吗?
谢迢迢轻咳一声:“不是,但也算同行吧,他们对我们饭馆很感兴趣,想过来考察考察考察。”
汤贤总才不信她,他挤到机械人面前,鼓着胖嘟嘟的腮帮子,大胆问了几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建筑问题。
当对方对答如流后,他的眼睛更亮了,转头殷切地望向迢迢:“谢老板,把他们交给我招待吧,我们同行,好沟通呢。”
有人上赶着做劳力,谢迢迢乐得轻松,她对机械人叮嘱了几句,就去安排其他小队的工作了。
五小队负责其他零散产品的生产,比如前几天成为热门打卡点的湖心亭,
还有春天时热度很高的花圃……哪个火生产哪个,赚一波快钱。
六小队是真正的待岗队。
被分配到这一波的机械人,不但肢体残疾得厉害,脑袋也不太行了,属于那种只剩几个零件在蹦跶的程度。
如果在乌蒙摊牌之前,她一定把这些好零件拆下来,安装在其他的机械人里。
但人家都这么说了,她也干不出那样的事,在沟通后,谢迢迢将这些损伤度过高的机械人通通编入了待岗对,每日提供能维持他们身体基本机能的能量。
当然,如果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也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双脚挣钱。
对此,大家都无异议。
经过短暂的培训后,数百位机械人很快投入了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三千饭馆的异空间改造完成,谢迢迢顺势开放了一波预约,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第122章 内部刊物
三千饭馆的生意一直很好,食客对象上至富豪,下至普通人,都喜欢来这里用餐。
但拥挤的
人群、开放的空间意味着无法进行更私密的谈话,像商务宴请这类的预约自然是无了。
这一波开放包厢预约,很是吸引了一拨人的注意,在开放后的三小时内,前三天的包厢都被定了。
就连小学妹六六都特意联系了她,想让她帮忙留个包厢。
但谢迢迢却建议她在大堂用餐,大厅里的桌椅、装饰都是从其他位面定制的好东西,很能增加用餐情趣。
但用空间矿扩展的异空间嘛,除了大和独立空间,就没别的好处了,在这儿,就是单纯地享受美食了。
六六笑盈盈挂掉了电话后,哼着小曲儿心情还是很好,她的经纪人却一直抱怨个不停:“你学姐也太小气了,就一个包厢,能耽误她多少生意,你这么一个大主播,又认识这么久……抠抠搜搜的,迟早干不下去!”
六六看了他一眼,哼着小曲走开了,去饮水机那儿接了一杯水,从药瓶里倒出两颗白色药丸就着喝下。
经纪人眼尖,一下子看见了,调转话头又来说她:“只吃两粒能行吗?我看你就是太小心!”
六六把杯子放下,哼着小曲回了房间,“啪嗒”一声锁上了房门。
经纪人追到了门口:“我说你是为你好,你看你胖成个猪样,不要不识好歹!”
谢迢迢自然不知道他们的争吵,这段时间,她的注意力全部在机械人身上。
高级机械人的学习能力是真的很强,乌蒙只花费两个小时,就学会了地球的语言,系统也成功请辞了“启蒙老师”的工作,重新做回了它的饭馆大管家。
其他机械人学的慢一点儿,但也纷纷在一天内学会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
这得益于它们的学习方式,在有网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共享数据库,学习新知识只需要几秒钟。
跟谢迢迢观看机械位面电视剧时,采用的是同一个技术。
只是迢迢是外族人,接收数据的端口不一致,需要多一步转换步骤,因此一部时长43小时的电视剧,她接收起来得花四十分钟。
机械人告诉她,如果她舍得花钱,将所有材料都升级为高配,能将四十分钟缩短为五分钟。
完美切合“金钱就是时间”。
谢迢迢检查过机械人做出的第一波成品后,心中十分满意。
坚硬的铁块在他们手中就跟橡皮泥似地,随意捏成各种形状,跟铁水注模成型的成品完全不一样。
她有些好奇地问:“你们不是机械人吗?我以为你们做出的成品跟流水线产品似的,一模一样的标准。”
机械人动作不停地捏好一扇窗户,头也不太地回答她:“我们机械人也有个体差异啊。”
谢迢迢将第一波产品拍了个照,丢到了群里,瞬间将陈文倪和奚宝楼都炸了出来。
陈文倪还只是矜持地夸好漂亮,奚宝楼直接让她给自己留一份。
谢迢迢一一摆在桌上,让她们自己挑。
陈文倪看中一个叶子做得灵动的,奚宝楼偏爱另一个胖胖的小金龙,谢迢迢将这两个给她们留下了,见徐露香没有回答,便按照自己的审美,给她留了个最漂亮的。
剩余的那些,她让人全部装入了定制的盲盒中,送到了食肆里。
从明天开始,单笔消费满300可参与盲盒抽奖,中奖率10%,满1000元直接赠送一个盲盒,包括q版的立体田园食肆、假日民宿、湖心亭、花圃等,还有钥匙扣、冰箱贴之类的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