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丛林鄙夷爱情(37)

作者: 叶不洗 阅读记录

冯式东用手指点着桌面,反问道:“面试就一定招人?”

不招人,那就是放鱼竿钓方案信息,这是招聘市场常见的潜在手段,束晴当然明白。她想了想,问道:“新项目是什么类型,大概先和我说一下。”

冯式东摇头,闭口不谈,“还没确定,等我和上面定好再讨论这件事。”

这是没把她当一条船上的人,束晴冷笑道:“什么都不透露,我怎么和候选人谈,你当面试就单纯聊聊天?”她不再继续话题,抱起桌上的电脑文件,作势要走。

“等会儿。”冯式东转动椅子,伸出一条腿拦在她面前,裤子刚好蹭过她裸露的小腿,束晴立刻往后退了一步,皱眉看着他。

“冯总,还有什么事?”

冯式东抬头回视她,顿了一下才说:“中午一起吃饭?”

束晴抱着东西思考两秒,突然把东西重新放下,转身半靠着会议桌,双手撑着桌面,勾着腿,微笑着问:“你请我吃饭?”

冯式东微微颔首。

“以什么名义?”

“吃个饭还需要什么名义。”

“如果是以同事的名义,那就算了,没必要,只请我一个人吃有点奇怪。如果以做过的名义...”她笑了笑,接着说:“那我可以考虑考虑,只是需要挑个远点的地方,被别人看见不太好。”

束晴的神情轻挑,语气矫揉造作,冯式东听得皱眉,已经在心里隐隐后悔发出邀请。“非得这样,能不能正常点,一起吃个饭而已,有什么不能见人的。”

束晴坚持,依旧笑盈盈地说:“二选一,你选哪个?”

冯式东沉默片刻,还是说:“去宝龙,你想吃什……”

话还没问出口,束晴装作突然想起什么的样子打断他:“哎呀,不好意思,朋友中午约我在附近吃饭,差点忘了。你排个队吧,明天中午行吗?”

冯式东终于发现束晴在耍他,她根本不想答应。

冯式东站起身,单手拎着笔记本和水杯,低头朝她高高在上地说:“这么刻意,有意思没?”

束晴的笑容僵在嘴角,一时想不出回应的话。

目送他走到会议室门口,束晴听到冯式东接着说:“招聘的事尽快,这周我要看到简历。”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会议室的门再次里里外外来回震晃,十多秒才停下。

束晴收起笑容,面无表情地抱着东西,踩着高跟鞋回办公室。

吃饭的由头太过明显,丝毫掩盖不了他想继续的态度,尽管束晴分不清他想以哪种方式继续,但她想冯式东一定忘了那天在他家昏暗的电梯口,她说的那句:周一我们还是普通同事。

况且冯式东发出邀请的时间确实不巧,今天中午她和凌灵有约,尽管束晴也分不清这算借口,还是正当理由。

第22章 临时起意,实际各有目的

午休时间不长,束晴挑了家公司附近常去的粤菜馆,点了几道清淡菜式,凌灵十分钟后提着几个购物袋匆匆赶来。

“刚好甲方公司在附近,直播完送了我一程。”凌灵把手中的东西一股脑放在束晴座位旁,叉着腰喝下大半杯水才缓过气:“职业女装品牌,这几袋都是样品,我就播的时候穿过一次,应该挺适合你的风格。”

这不是凌灵第一次送衣服,不仅衣服,还有各类美妆、香水等甲方品牌,她时常慷慨地送给张在婷和束晴,否则带回家里也只能填充仓库。

束晴应下,侧身翻了翻购物袋里的衣服吊牌,是她回购过的原创品牌,均价千元左右,没什么负担。她收下道谢,笑着说:“你先坐下,跑这么急干什么?”

凌灵脱掉外套挂在椅背上,坐下后又倒了一杯水,“这什么茶,还挺好喝。还不是怕你等久了耽误工作,我下午也还有个拍摄。”

刚好有餐厅服务员来上菜,束晴把茶壶递给他说:“你好,麻烦再加一壶花茶。”

服务员弯腰接过,又在桌上放了一道菜,“好的。红米肠,请慢用。”

等人走后,束晴把盘子往凌灵的方向推了推,“先吃吧,这家粤菜味道还不错。我们弹性工作时间,午休晚些回去也没事,刚好我也摸会儿鱼。”

“弹弹弹,八小时工作制越弹越长。”凌灵调侃,只把筷子伸向旁边的素凉菜,随意地说:“你吃,我嚼几片菜叶子就行,下午有工作,吃了小肚子要凸出来,不好看。”

凌灵的工作性质束晴都清楚,她没再坚持,自顾自开始吃饭,玩笑道:“你最近是越来越红,忙的都快赶上女明星了,周末我们叫了三回都说在工作,今天还在赶场子。”

凌灵做作地勾了勾头发,臭屁地说:“现在上街已经有人要跟我合照了,等有品牌请我走红毯,粉丝破千万,我就真成女明星了。到时候你来跟我一起干,别在资本家手底下受气了,来给我当经纪人,我的工作室你说了算。”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束晴想自己也绝对不会辞职跨入新行业,更不愿意和好朋友发生利益往来。但这会儿只是畅想未来,束晴不会扫兴,笑着应道:“那这块大饼我就先吃下了,等姐妹辉煌腾达的一天。”

凌灵用茶杯用力撞了撞她的,挑着眉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两人豪爽地喝下这杯“结义茶”,束晴接着说:“前两天我们三个还说起你之前的经纪人。温妮觉得你和他散伙挺可惜的,我倒觉得蛮好,只有你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现在这种女性风格账号经营,请个男经纪人确实不太合适。”

服务员提着茶壶回来,给两人的杯子添满,再把茶壶轻轻放回桌上,礼貌地说:“需要添水再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