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0天陪产计划(35)

作者: 楚棠 阅读记录

顾云苏自始至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努力冷酷的同时,又放不下太多仁慈。不决绝的人总是模棱两可,失去极致的魅力,但最重要的是,来回拉扯,不停纠结,只会让自己变得特别累。

此刻,她就在“到底关我鸟事”和“毕竟算我弟弟”以及“关爱自闭少年人人有责”这些烂糟念头之间来回纠结,到最后,还是人性占据上风,使她伸出援助之手,搭上了他的胳膊。

她说了句与上下文不太有关的话:“慢慢来,会好的。”

她也不想显得这么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但这句话就是她发自肺腑的话,她也无数次讲给自己听过,在那些觉得熬不下去的夜里,在能把自己藏起来的被窝里。

李言则盯住了她放在自己身上的手,好几秒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然后他抬起头看她,神情莫名,反正顾云苏看不懂。

不是感动了吧?

顾云苏想,可千万不要搞这么俗套的戏码拜托!她那颗被现实风干的心,无法承受这种“姐弟情深”的桥段。

她吓得赶紧放开了手。

但她显然对这个弟弟毫不了解。

不过她也没闲心去了解了。

因为正是这个时候,手机“叮”的一声,亮起了屏幕。她划开手机,打开微信,心脏立刻砰砰跳了起来。

那个她以为再也不会出现在她生命里的狗男人,那个轻而易举离开、害她辗转反侧了无数个夜晚的前任,再次送来亲切的问候:“最近还好吗?”

好你妈个头。

怎么能出现得这么轻飘飘?

第20章 前任登场

前任有名字,叫秦宇轩,虽然用字有点儿俗套,但好在有个好姓,听起来还是器宇轩昂、衣冠楚楚是不是?

顾云苏受她妈影响,很在意别人名字,所以在俩人还不怎么认识、刚互报了家门的阶段,对方就在没做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凭白得了一分。

两人的相遇也像是都市爱情剧惯有的情节,大雨,两个人拼到一辆车,结果发现彼此都在同一栋写字楼里上班,13 楼,17 楼,在这栋有 32 层高的建筑里只隔了 4 层,还不叫缘分?

他甚至还和她的同事是朋友。

初遇之后好久,两个人矜持地没有加彼此的联系方式,偶尔会在电梯或者大堂遇到,就礼貌地点个头、笑一笑,再在错身之后状若不经意地回头看一眼,又飞速地收回目光。

一见到这个人,顾云苏心里总像被羽毛挠过,痒痒的,一下又一下,想让人一把抓住那源头,断绝这种情不自禁。

老天知道她有多努力不让自己显得太急切。

转折是某个又下起雨的夜晚,他来还朋友硬盘,发现正在加班的她。

那时候快 9 点了,办公室只剩她一个,看他进来,无可避免地就要打招呼。他问她在做什么,她就把正在修改的方案给他看了看,知道他在做宣发,刚好问问他的意见。

秦宇轩随口点评两句,顾云苏却觉得很受教,改好方案她笑着客气一句:“改天请你吃饭啊。”

秦宇轩却没再继续矜持,笑起来:“我看今天就蛮好。”

两个人撑着一把雨伞,在公司附近找了一间小小的居酒屋,店里放着 90 年代爱情剧的主题曲合集,配着雨声,叫人不心动都不行。

事后回想,顾云苏也觉得新鲜,明明不是爱下雨的城市,怎么偏偏那一阵雨天那么多,搞得她脑海里和他有关的记忆,好像总在下雨。

手机又传来信息,是秦宇轩,自从周日对方发来短信之后,二人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联系了好几天。

身体好不好?有没有换工作?和***还有没有联系?看你朋友圈去**玩儿了,感觉怎么样?

都是这样不远不近的话题,说热络谈不上,但也没断了对话。

顾云苏知道她不该回复的。

消失了整整半年,中间连个朋友圈点赞都没有,搞得恩断义绝、死生不复相见的样子,现在又这么若无其事地聊起来,诈尸吗朋友?

道理她都懂,前任就该当死了,还魂更不能理。他们俩当时分手的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因为秦宇轩的老板要去外地发展,想把他一起挖走,他自己闷头想了一个星期,一句话也没跟顾云苏透露,最后答应了老板再来通知女朋友,还假惺惺地提议说:“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去。”

一起去哪儿?我去你们公司上班?或者我不上班你养我?

而这最后一题的答案顾云苏可是太知道了,连问都不用问,倒是省了彼此的口舌。

事情到这里简直没什么好说,就是走不下去了,不是因为异地,是因为对方压根儿没把自己放到他的故事里去。

但对于顾云苏来讲,其实这些都无所谓,人总该为了自己的前程规划,她也认为那些为了跟情侣在一起就鲁莽改变自己人生方向的人很蠢,可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就不能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跟她说呢?为什么老让她变成一个后知后觉除了接受之外什么都做不了的傻子呢?

怎么,是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拦着不让走还是怎么着?

自尊心在这个狗男人身上真是一连受挫。

可她顾云苏不是这种没了男人就不能活的人好吧!

总是这样的感觉,顾云苏想,就是因为对方总是这种“你可千万别赖上我”的态度,才让她连一丢丢的依赖都不敢有,到头来还要听对方评价:“你怎么总这么冷淡?就不能像别的女孩儿一样撒撒娇、柔软一点?”

大哥我连挨你一下都可能被说碰瓷儿我怎么敢柔软啊请问?

上一篇: 我的丛林鄙夷爱情 下一篇: 野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