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韫天机(13)

作者: 鲤鱼无虞 阅读记录

“自然是那些个能掀得起波浪的。”秦夫人神色稍有缓和,立起身来在殿中悠悠踱步。

“前朝遗臣之女许苕得宠,必成众之矢的,可倘若有人与其交好,那么局势将大有不同。”

“如今太尉之位空虚,想必早已有人蠢蠢欲动。”

秦夫人在宜婳身前停步,一字一句警示道:“阿若。切莫忘记入宫时阿母所教你的,入宫为妃,并非仅是你一个人的前程,更是整个宜氏家族的前程。”

“听阿纪说了那日御花园之事,母亲在京都寻了些名贵的药材,你午时便给那许苕送去。”

“母亲要你赶在其他人前面与那许苕交好。”

......

忽地想到母亲,宜婳的手控制不住地发颤,只得双手在袖中交叠紧攥才勉强看不出异样。

又打起精神心不在焉地闲聊了两句,宜婳便寻了借口匆匆离去。

昭昭欲说些什么,但在不经意瞧见掐得发红的手背后,终究什么也没说。

沁宜轩就只剩下三人。

缇淑见今日宜婳这般反应,觉得没趣极了,心下也猜到几分宜婳的心思,但心中更多的是不屑。

那宜道杰虽为尚书郎,可祖上并无根基,并非名门望族,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小门小户一朝翻身罢了。

她可乃乾元世家之后,怎会和那宜婳一般轻易对一个外臣之女低头。

如今既然借刀杀人不成,她便亲自动手,势必要将属于自个儿的一一夺回。

“许妹妹春风得意,可要站稳些。”

缇淑勾唇笑着,留下这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便起身告辞。

“多谢淑姐姐关心,妹妹必会稳如磐石。”昭昭柔柔笑道。

今后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缇淑脚步一顿,并未回首,扬尘而去。

昭昭将目光落在正在小口品茶还未有开口迹象的王昭仪身上,贴心问道:“娘娘可要再添些茶?”

“不必。”王瑾瑜一顿。

“此前我与你从未有过交集,你便不好奇我今日是为何而来?”

昭昭对上王瑾瑜有些纳闷的双眸,从容一笑,“怀兰不问,便是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不知是否与娘娘心中的答案一致。”

“娘娘可是想问怀兰有关王太尉的事情?”

王瑾瑜点头:“是。”

“娘娘对于此事,有何疑问?”

王瑾瑜脱口而出:“那日我阿父当真是因护驾而殉身?”

昭昭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又问道:“娘娘可知自己在问什么?”

“我知道此问不该,”王瑾瑜看着昭昭的眼睛,语气很是坚定,“但我相信你。”

昭昭浅笑不语。

李行韫的诏令已达天下,若再有旁疑便是对九五之尊的不敬。

这酸梅汤固然好喝,只是口中留涩,昭昭接过芮儿奉上来的茶水漱了口,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与娘娘素未相识。”

“娘娘何故信我?”

“又何偏选在今日寻我?”昭昭仍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王瑾瑜抬起眼:“你不信我?”

“非也,不过了解娘娘心中所想罢了。”

沉默良久,王瑾瑜似乎妥协,才又重新开口。

“你问我何故。”

王瑾瑜自嘲一笑,呢喃自语:“我的阿父死了。”

“我的阿父死了!”她的声音颤颤巍巍,可怜极了。

“只一道诏令,”猝然间王瑾瑜语气变得激动起来,“往日身体分明还算康健的父亲便成了一个死人!”

“若无亲眼所见,你让我如何相信这一切?”王瑾瑜几近声泪俱下。

她攥住昭昭的手,眼眶中蓄满了晶莹的泪珠,却忍住不掉下来:“我没有旁人可信了,那日只有你在殿中!”

王瑾瑜满目通红地哀求:“许苕,我想知道真相。”

昭昭沉默良久,不动声色地抽出自己的手。

“既如此,我便告诉娘娘。”

王瑾瑜闻言眼眸一亮,满怀期待地望着昭昭。

“那日侧殿之上,王太尉进殿与陛下有要事相谈,我欲告辞之际,有一刺客忽地冲入殿中,直击陛下一人,王太尉英勇无畏,替陛下挡下了这一剑。”

王瑾瑜神色一暗。

只听见昭昭继续讲道:“那日所发生之事与陛下诏令所称一般无二。”

“娘娘请节哀。”昭昭敛下眼睫,声音舒缓。

“王太尉虽已身死,可其为陛下,为赟朝,为天下所鞠躬尽瘁的事迹必定会载入史书,流芳百世,千古留名。”

......

“娘娘,那日侧殿之事难道真是另有蹊跷?”

昭昭盯着王昭仪用过的茶盏不知在想些什么:“为何这么问?”

“旁人我不知,但那日奴婢一直在宫门口等着您,并未听见有什么动静,按理说,若有刺客来袭,门口那些守卫也应当第一时间赶到侧殿保护陛下,可他们并未有什么异常之举,从一而终地守在宫门。”

“芮儿,你也睡糊涂了?”昭昭话中带着笑意,眸中却已然带上了告诫之色,对着芮儿无声摇头。

芮儿立即心领神会,改口道,“奴婢睡糊涂了,那日侧殿有异,守卫们都很慌乱。”

昭昭被芮儿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又抿了一口茶水,神色才恢复镇静。

“许多时候,事实的真相并不重要。”

芮儿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觉得彼时娘娘的声音遥远悠长,好似来自很远的地方。

昭昭才端坐不到一会儿,也不知跟谁学的,又有气无力地躺回了榻上。

“娘娘,晚膳用些什么?”芮儿并不深思,她虽大字都不识得几个,可道理她却很明白。

上一篇: 夫君死遁后追悔莫及 下一篇: 耽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