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佳句(65)+番外
可是现在,有一个人愿意给她自由,曾真心期冀着她能以代笔之能谱写天下盛景,会告诉她可以做自己。
她却犹豫了。
虽然一切漩涡的伊始,明处看来是因她摆摊时被袁敏达利用,收下了所谓的赠礼盒子。但,她终究会去看望明皇后,也会出于礼节向皇上献予书法,她还是会因此被封书待诏去崇文馆教导皇亲贵胄,然后与五公主江岑许日渐熟悉。
她们或许会沿着不同的轨迹相遇,但因为,她们一直是她们,所以无论中途怎样变化,最后不过是殊途终归。
像是纠缠的因果,难以割断的宿命。
既如此,那对她而言,到底什么是自由呢。
起码,不应仅仅意味着一个人逍遥肆意,远离纷扰。
可以是心有栖居,也可以是甘之如饴。
她忽然想起那日,自己为灰衣男子的同窗所写的那封回绝信。
最先涌入脑海的,却是那句——
“情之欢喜,不分异同。”
远处,磐声阵阵,钟鼓齐鸣,宣告着浴拂礼的正式开始。
喧闹声响瞬间止歇,僧人所诵经文虽幽深晦涩,却虔诚至极。
在这样平和静气的氛围里,本是涤荡人心的磐声鼓鸣,却一下一下敲击着薛适的心口,鼓噪着纷杳袭来的悸动。
当两侧百姓都将目光迎向僧人所在的浴礼队列时,薛适却抑制不住地,只看向了身侧的江岑许,然后很小很小地,又朝她的身边移了下,踮起脚,唇边弧度牵动眉梢,温宁笑意晃漾,落于翦水秋瞳。
“我会选择你,殿下。”
因为,我应该有点……喜欢你。
不是所以为的,令她安心的姐姐。
而是,想要一直陪在这个人身边,无关身份,无论生死。
江岑许的目光停在薛适的面容。
白皙的面庞,如樱的唇色,让她显出不加雕琢的纯净。而一双含笑且笃定的眼眸,又将那份纯净镀上夺目的光辉。
蓦地,天上又下起了雪,薛适轻移开视线,看向空中雪落的轨迹。
江岑许的唇边勾起一丝浅浅的弧度,趁薛适转过身时,触上她的发。
“有点乱了,帮你理理。”
“嗯?”
“发髻歪了。”江岑许拂了拂落在发上的几片雪絮,熟练梳弄着。
薛适无法看到的是,此时此刻,被她用来簪头发的那支毛笔,被人悄然换成了一模一样的另一个。
同样的颜色,同样的毛笔外形。
不同的是,这支由庙子石所制,其间藏着难以叫人发觉的玄机,独一无二。
“好了。”
*
这一日,他们共吃了同一碟用以结缘的豆子,在请愿寺外虔诚缭绕的声响中共淋了同一场雪。
蝴蝶于她的胸口翩掠,她给出了她的选择。
蝴蝶于他的指间翻飞,他给出了他对于这个选择的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浴拂礼从日期到活动流程基本都为虚构,一些资料参照浴佛节,均来自百度百科,具体如下:
[1]浴佛节,佛教传统节日。佛教传说,释迦牟尼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
[2]唐朝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第34章 拥风
因宫宇尚未修缮完成, 用以庇佑离宫的佛骨暂奉于请愿寺主殿;其余需迎入京城大福殿的佛骨则暂存于请愿寺左偏殿。因两处佛骨除了寓意上各有侧重外,其余并无太大差异,所以一并于今日迎请入寺。
队伍由远及近, 一众僧人最前面,江接手持净瓶,待过后佛骨入寺, 便用瓶中盛有的各香浸水灌洗。他目不斜视, 步履端正走来时, 平日高傲的神情尽敛, 眼下瞧着竟有几分出尘之姿。
两侧百姓恭敬点燃香烛或线香,缭绕弥散的烟雾与稀疏而落的飘雪混萦,像是登云而上的仙境。
快要行至人群最为密集的请愿寺门口时, 江接双唇翕动, 似虔诚诵念什么。紧接着,眼前金色乍现,江接的身体被一层薄薄的光影环绕。在飘雪的阴翳冬日,那灿烂灼然的金光却像是坠落的太阳, 不偏不倚缠镀在江接周身,浑然天成, 仿若下一刻便会羽化登仙。
顿时, 人群一片哗然, 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是……佛光?简直是千年难遇的奇景啊!”
“此乃吉祥之光!如此突然地降临在大皇子身上, 是福兆啊!”
“浴拂礼迎请佛骨之日, 现佛光之人是三年前亲下扬州, 成功治理了那骇人水患的大皇子, 这说明什么?这是佛意, 是天选!这注定是要佑我扬州, 佑我大益啊!”
……
一时间,围礼百姓的眼中纷纷露出对江接的惊叹与崇仰,接连跪在路边顶礼膜拜,口中满是对江接的赞美,意欲追随。
薛适静默看着,先前无法厘清的团团迷雾,一瞬之间被江接身上笼罩的金光尽数驱散。明明今日风雪并不急重,但薛适却觉凛冽而刺骨,遍体生寒。
“殿下,我好像……都明白了。”
薛适一向含笑的眼,垂敛之间却是露冷霜华。
“大皇子所作一切,都是为了此时此刻他金光加身,过度痴信佛法的扬州百姓会因此追捧跟随。长久以来的铺垫、渗透,让大皇子只需以这样的方式,便可顺利宣扬自己是‘天选之子’,一举赢得声名。如此……他想要于扬州起兵谋反之事,便是顺应天意,也不会违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