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状元郎被公主强娶后(29)

作者: 垚先生 阅读记录

御史大夫哼了一声,“刘府尹,这么说你也认为,我们御史台的人不配当你的次审?”

刘府尹脑袋晃得如同拨浪鼓,“不是这样的,孙御史,我怎么会看不起三法司的人。”

昌隆公主李月令问:“高公公,这件事你怎么看?”

内给事兼右监门卫将军高士足急忙给公主行礼,“禀公主殿下,圣人今日只许卑职带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出宫,可没赏卑职一张嘴巴。职位大人皆是国之栋梁,必能将此案查办清楚,卑职就不插嘴了。”

一时间,大堂上争论不休。最后,还是刑部尚书上来打圆场,“我们这里虽然有不少三品以上的官员,却确实也只有刘府尹以及韩录事最为了解案情。圣人也说了,韩录事破案有功,是个有才之人,这主审和次审还得交给刘府尹和韩录事。”

众人不再言语,应是全都默认了。

刑部尚书对韩耕耘道:“韩录事,公主与诸位大人已经同意你做次审,现在就开始审问潘驸马和证妇人吧!”

韩耕耘早就等着这句话了,直到这一刻,他的身子才如释重负松弛下来,就如一顶悬在他头顶的锣,终于在他耳边炸开,

让一切尘埃落定。

朝堂上的皇权之争,各方势力在言语讨伐中亮剑出招,谁也不肯让对方得到便宜。虽然三清观这锅汤已被各方权贵搅得越来越混,但现在总算回归正题,做回他最擅长的事情了——审案查案。

韩耕耘沉了口气,阔步走到堂中央,他决定在让证人说出许多详情前,先审问潘驸马,看看是否有语焉不详之处,或是前后矛盾的地方。

“潘驸马,请报上名姓,租籍,现任官职,以及妻子名姓。”

潘驸马连看也不看韩耕耘一眼,下巴鼻孔抬到天上,“潘琼,鲁平潘氏,任驸马都尉、太仆卿,妻昌隆公主李氏。”

“十三年前,一女子与玉衡道人于三清观被杀,驸马可识得这个女子?”

“不认得,从未听说过这个女人。”

“那驸马可认得眼前的证人?证人指证驸马于十三年前主谋杀人,造成三清观观主被杀。”

众人看向旧宫人芙雪,人如其名,面如芙蓉,肤白如雪,清丽不敢逼视。她大约三十岁左右,头高高扬起,嘴巴紧绷,神情异常冷漠,不苟言笑。

驸马潘琼匆匆扫了一眼,“从未见过,不知道哪里来的疯女人。”

“如此说来,你从未见过这位娘子和死者,且从未与她们产生过纠葛?

“正是!我出身鲁平名门,又有幸得到公主青睐,实在是上天垂青,怎会与这些贱籍女子。”

韩耕耘命人将那片捻金缂丝锦缎残片取来,置于木托盘之上,示于潘驸马面前。潘驸马一见那残片,韩耕耘就从他目中捕捉到一丝匆忙压下的慌张。

“此片捻金缂丝锦缎残片是从女尸身上找到的,上面为牡丹孔雀图样,牡丹一花双色,名为二乔,是圣人赐给昌隆公主的及笄之礼,天下之人无人可用此花花制。”

“呈来给我看看。”公主的声音从屏风后飘来。

令人难以忍耐的沉默,原本泰然自若的潘驸马渐渐露出焦灼之色,脚下似踩着滚烫的铁板,坐立不安。

“民间僭越之事偶有发生,此物不能作为驸马与死者相关的证据。”终于,在漫长的沉默后,公主波澜不惊的声音传了出来,听不出任何情绪。

潘驸马沉了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对韩耕耘道:“正如公主所说,天底下有那么多人胆大包天,不依圣人旨意,僭越私制,又有何证据说是与公主与我有关!”

韩耕耘亦是笑了笑,“公主与驸马说得没错,此物确不能完全证明与驸马的联系。潘驸马,您确实与死者好不相识吗?”

“问几遍都一样,我从未见过此妇,更没有见过这样东西。”

韩耕耘转头问书吏,“此话记下了吧!”

书吏回答:“ 记下了。”

韩耕耘成竹在胸,满意点头。潘驸马狐疑地注目,突然看起来忐忑不安的样子。

韩耕耘转向宫人芙雪,“娘子,请报上名姓,租籍,何年入宫,入宫后在哪里当差。”

芙雪恭敬地行礼,“芙雪,此名是一位贵主所取,原名陈娇娘,西州蓝田人氏,天启三年因家族获罪没入掖庭,后被迁往神都大明宫,做掌灯女史。”

“你家族因何获罪?”

“天启二年,因涉玄武门之变而获罪,族中九岁以上男子被杀,其余子弟流放,女子皆没入宫廷为奴。”

韩耕耘点了点头,“可有能证明你身份的人或物证。”

“大人可去调阅天启三年的宫人编录。也可找一名叫李蕊娘的宫人,她是我姑母,应能认出我的模样。”

韩耕耘向高公公禀明情况。内给事高士足掐着嗓子让人去宫里取宫人边路,并让李蕊娘出宫来京兆府大堂。

韩耕耘对芙雪道:“请陈娘子将三清观一案前因后果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

“那是十三年前,惊天元年的三月……”

第15章 捻金缂丝锦缎案15(结案)

芙雪蹲在地上,手里拿着蒲扇,在给火炉扇风。鲜红的火舌舔舐着炉底,飞出零星的火星,火焰噼啪响着,药汤咕嘟冒泡,飘来一阵宜人的药香。最近主子身上不爽利,时常觉得腹胀积食,芙雪是在为她煎药。

不远处锣鼓喧天,今日是昌隆公主与驸马潘琼的大喜之日,接驾之所设在了京兆府,圣人与娘娘们送了嫁车,也在府内歇息。婚礼异常隆重,听闻因公主车架过于宽大,不得不拆了京兆府的外墙,照明的火把路边的树木都烤焦了。

上一篇: 耽佳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