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绝密事件簿[悬疑探险](144)+番外
“章姐。”
艾沙不由有点发憷,紧紧跟在她身后。
章凝在桌前站定,垂目望向挨着沙发的角落。她蹲下身去,用手套蹭了蹭桌脚,收回来时,沾了朱色。
是干涸的血迹。
“这里死过人,凶手是从外面破门而入,”她语气平静,“但现场血迹被清理过,破损的门也被重新修补。”
“为什么呢?”她很疑惑。
既然已经决定废弃,又何必大费周章?还是说,一开始他们清理现场,打算掩盖真相,后来局势失控,不得已才放弃基地?
视线落在故纸堆中,其中有一本摊开的期刊杂志,在其他凌乱堆叠的书里,显得很是显眼。
章凝拿过来看,摊开的位置是一篇论文。
《融合放射生物学与老年生物学研究,增强人类的电磁辐射抵抗力,以便进行太空探索与移民之需要》。
她草草读过,内容大致是NASA计划对宇航员进行DNA改造,以适应高辐射的太空环境。
“太空辐射的主要来源有三,即银河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与范艾伦辐射带。由范艾伦地磁带捕获的高能粒子可对生物机体造成严重影响,而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更是面临许多未知的健康风险,可能促成癌症、遗传突变或神经系统损伤。”
她注意到,论文发表时间为1988年。
“你读过这篇论文么?”章凝递给艾沙,问道。
艾沙点头:“期刊平台还挺权威的,论文作者又是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发表后这些年来,它的影响因子一直很高。”
“我和陆霜曾经得到可靠信源,”章凝恍然,“死亡谷基地以前隶属于NASA,后来被EDF接手,而它同样处于范艾伦地磁带这一特殊区域。”
“你的意思是,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是为改造宇航员的DNA做预研?”
章凝摇头:“不,这一系列基地建立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深空中存活和战斗的生化战士。”
“这……这怎么可能?”艾沙皱眉,下意识地否认。
“你曾经说,四年前基地发生事故,杨博士成为负责人,”章凝继续说道,“他们应该是遇到重大阻碍,当时的研究人员可能已全部不在人世。而这座荒岛上的基地,有可能是因同样的事故而被废弃。”
艾沙震惊得说不出话。
她曾无数次猜测自己究竟是在为什么而工作,但却从来不曾预料到,自己按下的某个按钮,可能就是引爆核弹的白宫红色开关。
雪崩的时候,普通人或许只是其中一片无知无觉的雪花。然而无知与傲慢,才是最大的恶。
“如果我事先知道……”
她一定不会选择接下当年那个诱人的offer。
一向寡言的章凝却抬起头来,盯着她,目光灼灼:“在我运载夸克弹即将出发,去太阳系执行毁灭任务前,父母为劝我放弃,曾经让我看过奥本海默的传记资料。”
艾沙自然知道奥本海默,也明白她父母的用意。奥本海默是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但在他研制成功后数十年,核武器引发的军备竞赛与政治危机迅速失控,早已超出科学家本人的预料。
“传记里有一句话,我还记得很清楚——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想尽办法去得到’,而后者是‘知道我们终将会失去什么’。”
“普通人很难拥有超越时代的智慧,”她轻叹一声,“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普通人。”
章凝在故纸堆中继续翻找,其中一本厚厚的笔记引起她的注意。棕褐色的皮革封面,封口处的绳缠得很细致,看上去备受主人爱惜。
“这个应该是私人日志,”艾沙说,“基地保密级别很高,纸面的工作记录都会被及时销毁,不允许留存。”
章凝随意翻开几页,果然是办公室所有者的日记,没有任何工作细节,扫视几眼,基本都是日常食宿和思念远方家人的内容。
记述者年龄不小,有妻有女,一手英文花体字写得不错。日记持续记录两年多,有时洋洋洒洒,有时寥寥数语,但基本每天都会写。
章凝径直翻到笔迹的最后一页,日期那一栏分明写着:
2011年6月21日。
日记在此中断,后面全是空白。
“又是四年前。”章凝皱眉。
这个地球的章凝死于四年前,死亡谷基地事故也在四年前,Adam曾经提过,千灯会美西分部也在四年前出过事,而这个废弃基地的神秘日志,同样断于四年前。
四年前到底是什么日子?
虽然日记侧面证实章凝对于基地废弃原因的猜想,但她心里的疑团反而越滚越大。
“去楼下看看。”
办公室没有发现什么更有价值的线索,她们离开后,找到旁边的入口。
虽然图上标示着入口,实际却是地下电梯,轿厢很大,看上去也常运送货物。
电梯还能用,章凝走进去,按下按钮。
艾沙微有犹豫,才跟着缓缓迈步。
“电梯竟然不在基地的中心位置,这种设计也很奇怪。”电梯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章凝抬眼看向古旧的屏幕,喃喃道。
“叮。”
下行约半分钟,轿厢门徐徐开启。
黑暗如同实质,携比上一层更甚的冷气,从门口涌进来。
章凝握紧星蚀,出电梯门,摸到开关。
“怎么这么冷……”艾沙打着哆嗦。
头顶的灯次第亮起,眼前又是一条通道。章凝带着艾沙移步向前,警惕地观察四周。
通道两侧只有墙壁,空无一物,没有房间,也没有任何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