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之步步为赢(151)

作者: 晢晢 阅读记录

穆煜宁抓住他话中的信息,连忙追问道:“那你们想要什么,只要你说出来,我都给你们。”

看她大放厥词的模样,黑衣人忍不住仰天大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他再次看向穆煜宁,眼中充满了轻视和不屑:“我们首领想要的,不是你一个小小的郡主能给的。

“你不用再想着怎么让我们首领放了你,因为这件事你说了不算。

“耐心等着吧。”

黑衣人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房间,并顺手将房门锁上了。

穆煜宁撑着下巴在想黑衣人最后说的话。

他的意思应该是他们的首领在跟外面的人交易,一旦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放了他们三人。

但如果首领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呢?会把他们三人怎么样?

杀了?还是...

想到这里,穆煜宁不敢再想下去,不行,她不能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她要想办法自救才行。

那...首领想要交易的那个人是谁?

是父亲吗?

他究竟想要什么?

“宁儿,过来吃饭了。”

穆兰馨的声音传过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哦,来了。”

莫子玮刚夹了一块红烧肉递到嘴边,就被穆煜宁打掉了。

她拿出一根银针一盘一盘地去试毒,嘴里说道:“虽然他们目前还不会杀我们,但还是要小心为上。”

等试完毒以后,她才对莫子玮说道:“现在可以吃了。”

莫子玮此时看着她,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心情来面对她了,只好埋头吃饭。

......

就这样,穆煜宁三人在这间屋子里好吃好喝地过了三天。

除了送饭的人,就没有其他人来过,也没有任何新的消息传来。

他们依然被禁锢在这里。

御书房中,谭纪煊静静地等着。

皇上刚才和他说事情,说着说着突然就不说话了。

看得出来,皇上是想到了什么事情出神了。

他也不好出声打扰皇上的神思,只好静候在一旁慢慢等着。

皇上握着手中的毛笔点在奏折上。

案上的大部分奏折都是奏请承恩侯出任兵部尚书的,这几天朝堂上也是,开始出现了一面倒的趋势,基本上都是支持承恩侯的。

就连内阁也开始动摇了。

他又想起昨日在慈寿宫太皇太后说的话,“...虽说唯亲不用,但承恩侯确实是出任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还有这么多的大臣支持他出任,皇上就尽快下决断吧。”

皇上心中燃烧着一团火,似乎要将体内的屈辱烧个干净。

那些大臣大都是跟着太宗、先帝的老臣,自然是听从太皇太后的意见。

太宗驾崩,先帝十八岁继位,二十九岁驾崩,他继位的时候才十二岁。

先帝给他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因他年纪小,太皇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一直到他十八岁。

之后太皇太后虽然没有垂帘听政,但是那些老臣仍然会去慈寿宫请示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手中依然还握着实权,他也并不曾真正的亲政。

所以那些大臣老是在朝堂上和他意见相左,每每固执己见不肯让步,让他很难堪。

每次这个时候,他就觉得他这个皇帝就是他们手中的木偶,指向哪儿就往哪儿走。

真是可恶,他心里憋着的屈辱总有一天要还给他们。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看向了案上的奏折,上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他画了个大大的红叉。

他烦闷地将这本奏折推到一旁,看向了谭纪煊:“听说你这几日帮着镇国公在寻找穆煜宁?”

谭纪煊一本正经地回道:“同僚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话是这样说没错。”皇上停顿了一下,又缓缓说道:“只是你还是应该将精力放在正事上,这些小事尽心就够了,不用那么认真。

“穆煜宁,太皇太后和镇国公自会派人去找。”

谭纪煊恭敬地低下头:“是,微臣明白。”

“好了,刚才朕跟你说的事情,你尽快去办,有消息再禀告朕。”皇上摆摆手:“你先退下吧。”

谭纪煊躬下身子:“是,微臣告退。”

走出御书房,谭纪煊面无表情地往宫外走去。

一路上都在琢磨皇上最后那番话,他的话中似乎有话。

好像他对于穆煜宁被绑走的事情不是很上心,对于她的安全也不担心。

从前,因为太皇太后看重穆煜宁,皇上也对她的事比较上心,很宠穆煜宁。

当然,这其中也有讨好太皇太后的意思。

但如今看来,似乎有哪里不对劲...

第177章 期限即到

谭纪煊问着华勇:“有消息了吗?”

华勇知道他问的是煜宁郡主的消息,惭愧地低头说道:“还没有。”

谭纪煊眼神黯淡了下去,这件事远比他想象中要棘手多了。

距离穆煜宁三人被绑走已经过去来了三天,可他出动了所有的人,依然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此刻,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不够强大。

“城内和京郊地区都搜查过了吗?”

华勇回道:“郡主被抓走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派人守住了几个城门,没有发现他们出城的迹象。

“这几天我们也派人去京郊地区搜查过,没有发现那伙人的踪迹。

“城内除了皇宫和三品以上大臣的官邸没有搜查之外,其他的地方我们都悄悄暗寻过了。

“没有发现郡主的踪迹。”

谭纪煊抚摸着袖口上的精美花纹,想了一下,对他说道:“那些还没有探查过的大臣,不管他们是几品,想办法去探查一番。”

华勇惊道:“王爷,这不妥。”

谭纪煊阴沉着脸色,毫不在意道:“你们小心些,不要被发现了。”

这是坚持要搜查啊,华勇无奈地答应下来:“是,王爷。”

......

慈寿宫。

太皇太后坐在榻上,她的眼中布满了红血丝,脸色黯淡无光,看起来衰老了很多。

这三天来,没有任何关于穆煜宁的消息,这让她变得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狂躁。

慈寿宫中被她摔碎的瓷器不知有多少件,摔碎了就由内务府补上。

内务府也不敢多问,只是每日从库房中拿出相应的器件送到慈寿宫。

而慈寿宫中的宫女太监这几天都小心翼翼地夹着尾巴做事,唯恐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太皇太后的怒火。

这几日慈寿宫中也惩罚了不少的宫人,大都是赶上了太皇太后的坏心情,碍了太皇太后的眼。

所以这几日没什么事,大伙也都远远地避开慈寿宫。

连太后和后宫嫔妃们也感受到了慈寿宫的低气压,这几日也很少过来请安了。

镇国公走进慈寿宫的大殿。

太皇太后听到声响,看向了他,还不待他施礼,就急切地问道:“怎么样?有煜宁的下落了吗?”

镇国公无精打采地摇了摇头:“还没有。”

这几日他日夜无眠,除了上早朝,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寻找穆煜宁三人了,可惜还是一无所获。

他眼底下有着浓重的乌青,脸上胡茬也没打理,眼中同样是布满了血丝,一瞬间就显得衰老了十年,再也没有那个传闻中风度翩翩的儒将形象。

他看了看太皇太后的脸色,心有不忍,但想起进宫来的目的,还是上前一步,将一张纸条递到了姚嬷嬷的手上。

“这是我今日早晨收到的。”

姚嬷嬷对于镇国公还是很放心的,也不再检查,而是直接将纸条递给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展开一看,上面写着:期限即到,明日辰时未见结果,撕票。

看到“撕票”两字,太皇太后的瞳孔一缩,心中一凛,神色更加严肃。

她打开旁边案上的木盒,里面还有一张纸条和穆煜宁随身携带的玉佩。

她将手中的纸条放入木盒中,然后将玉佩拿出来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