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爱听我心声(清穿)(129)+番外
手心的暖热在后月要给她一点点的缓解不适。
摇曳的昏暗光亮里,胤禛道:“赏了几个汉军镶白旗的佐领。皇上说,他们政绩出众,瞧着还不错,就放在我这里让我多留心些。”
依照康熙的想法,八旗将来的旗主最好还是让自己的儿子来当。
早年的时候,八旗旗主的权力是很大的。经过康熙多年的经营,现如今的旗主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都被削弱了。
旗权不可能再比皇权大。所以让儿子来做这个有名无实的旗主,显然是更妥当的。
而到了之后,进一步削弱旗主的权势,就交给下一任君王来做了。
这都是后话。
这些念头也不过是在玉颜心中一闪而过。
现在康熙将几个镶白旗的佐领给胤禛,摆明了就是看重胤禛的意思,以后胤禛成了旗主,这几个人肯定是要抬旗的,要从汉军旗抬到胤禛做旗主的那两旗里去。
康熙应当是想给胤禛一点人用,不至于在江南追缴亏空的时候受到阻力,又落得跟之前一样的境地。
玉颜没有顺着想太多事,收拢心思,心里只是想,汉军镶白旗,这怎么就听的这么耳熟呢?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胤禛也是经历过这一段的,只不过还要晚个两三年罢了。
玉颜垂眸想事情,胤禛低头也没瞧见她脸上深思的模样。
自顾自道:“我也看过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错。其中有个在四川做官的年羹尧,之前我就听说过他,没想到皇上还将他划归了过来。”
年羹尧?!
玉颜心中警铃大作。
第56章 不是他 不会有年氏
年羹尧。年侧福晋。年贵妃。
这在雍正皇帝的人生历程中, 是绕不开的两个人。
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荣宠,对其妹妹年氏的宠爱,也是举世共知的。
大概对年羹尧的恩重, 还有一个隆科多可以比拟。
但对于年贵妃的十年独宠,就没有人可以比肩了。
玉颜本来还想,距离年侧福晋进府还有几年的,现在的一切都改变了, 或许以后到了那个时候, 年氏进府应该也是可以改变的。
没想到康熙封赏胤禛, 还提前将年羹尧送入了胤禛的视线之中。
现在的年羹尧应该还没有成为四川的军政一把手。康熙觉得年羹尧不错,应该就是因为他的能力还可以。
毕竟年羹尧本人的毛病还是不少的。
就因为康熙十分欣赏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 对年遐龄多有赞誉,才会对年羹尧多有关注的。
胤禛迟早是要封王的, 封王时会有分封旗主,八旗各有旗主, 旗主一定会是康熙的儿子,皇子阿哥肯定比那些王爷贝勒好拿捏的。
就算是康熙有心再度集中皇权,但祖上的规矩这么多年也是很难打破的。
朝廷上的许多大臣, 还是难以脱掉身上的旗籍。
他们是皇上的大臣, 可也一定会因为身上的旗籍而忠于自己的旗主。
这肯定会对康熙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八旗铁律不能更改,所以这个矛盾是一直存在的。
但随着一项一项的措施下去, 这个情况肯定会慢慢的弱化, 最后肯定是皇权更集中, 八旗只能认皇帝这个最大的旗主,而其余的人,自然是边缘化了。
年羹尧这个人, 真的是少有的桀骜不驯的人。
他被划归到胤禛麾下后,也就是在胤禛封王之后,胤禛成了他的旗主,别人都忙不迭的巴结自己的旗主,就年羹尧与众不同。
哪怕是分到了胤禛这里,也没有和别人一样忙着巴结胤禛,甚至从不问候胤禛,就好像他没有划归到胤禛旗下。
有记载称胤禛为了这个事还很是不高兴。甚至还写信去质问了年羹尧。也是到了后面,年羹尧才为了自己的前程与胤禛拉进了关系,然后才有了年氏入府做侧福晋的事情。
年氏入府后专宠十年,胤禛与别人再未有子嗣。
很多人都说,年氏是雍正皇帝的真爱。
也确实是有雍正皇帝爱重年氏的记载。
“玉颜?”
胤禛不过是闲谈,也没有将自己说的这些话很放在心上。
不过是玉颜问什么,他答什么。
可久不见玉颜回话,怀里的人还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胤禛仔细感受了一下,感受到了熟悉的屏障感,好像他又听不到福晋的心声了。
胤禛再一细看,就发觉玉颜的神情不大对劲了。
“在想什么?”胤禛轻轻抚了抚玉颜的下巴,直接问她。
他现在好像也有了一点经验了。
之前也会有听不见心声的情况,胤禛本来还以为是随机的,但是发生过多次之后,胤禛好像摸索出一点规律来了。
不管两个人在身体上有多亲密,一旦玉颜在心里和他拉开距离的时候,他就会听不见玉颜的心声。
听不见玉颜的心声,她若是什么都不肯说的话,单从神情上就很难将她的心思完整的猜出来。
从前胤禛总是会纵着她惯着她,什么都不问,只等她自己说出来。
可现在,玉颜说,她将她的第一次都给他了。
胤禛只听这一句话,如何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呢。
她从未有过别人,就只有他而已。
胤禛早已不能放手,此刻就更不会再放手。
方才说那些话的时候,他也没说什么,就是提到了年羹尧三个字,怀里的人身体就是一僵,哪怕之后刻意呼吸慢慢的放松下来,胤禛与她亲密无间,也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想起自家福晋的能力,胤禛顾念两个人现在的情形,绝不愿放任这样的问题不管,因此他直接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