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爱听我心声(清穿)(17)+番外
难道说,四贝勒上一次不是一时兴起的偶然,当真是要起来相争了?四贝勒也不甘寂寞了?
康熙对胤禛很放心,当着众人与他说:“差事办得好。回来朕还赏你。”
胤禛道:“儿臣叩谢汗阿玛。儿臣确实也有想要的东西。”
康熙倒是兴致来了,笑道:“老四你可是真的转性儿了。不过这样也好。朕先不问你要什么,你先去办差,差事办好了朕满意了。就看你要的东西值不值了。”
胤禛道:“是。儿臣绝不会令汗阿玛失望的。”
康熙倒也是十分好奇的,知道老四这个稳重的儿子这么多年都不轻易讨赏,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竟肯开口讨赏了。
又是老四。太子出乾清宫的时候,脸就垮下来了,对谁都没有好脸色。
太子径直走了,谁也不敢拦着。
老四要出这个风头,皇父也让他出这个风头。太子能有什么说的。难道太子还能同自己的汗阿玛争吗?
先是老大,然后是老三,老三不大争气,就把老八扶起来了,现在又拎出来一个老四。
太子想,汗阿玛这是不相信他了,往死里逼他。用这么多人牵制他,他偏不让兄弟们成事。
索额图说得对,皇父确实老了,有些糊涂了。而他这个太子,还正年轻呢。
领了祭天的差事,胤禛心里还是高兴的。虽没得了准信儿,但汗阿玛的话也基本上没什么变动了。
等差事办好了。从汗阿玛手里要一座园子来应当不是什么难事儿。
等园子收拾好了,正好可以送给福晋,也能让福晋有大大的园子可以逛了。
别人当然都是恭喜得宠的四贝勒,也就是十三阿哥,真心实意的替他四哥担心。
“四哥,你这样就又是和太子扛上了。”
胤禛道:“皇父亲自点名,我不接下来,那就是抗旨。”
“四哥——”十三阿哥还想劝一劝,当场接下来也没事,过后想法子推掉就可以了。和太子杠上实在是风险太大,还是让别人去比较好。
胤禛拍了拍十三阿哥的肩膀,目光温和而坚定,他说:“十三弟,听我的,没事的。”
十三阿哥与胤禛对视半晌,忽而心口一动,低声道:“四哥,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胤禛却不接他的话,笑道:“先跟我去办差,祭天这事儿繁琐,我既然接下了这个差事,你也躲不着懒了。”
“午膳就在宫里用。晚上你跟我回府,就在我府里用膳。能接这个差事,也是高兴事,提前庆祝一下。也叫你四嫂好好看看你。”
十三阿哥觉得他四哥怪怪的,四哥以前不是这样的呀。
再说了,叫四嫂看他,他有什么好看的?
胤禛微微一笑:“听话。你四嫂看过你了,我才能放心。”
要说这些个兄弟里头,与他最好的,就是十三弟了。连老十四都是要靠后的。
他和十三弟是从小的情分,后来长起来,十三弟又与他志趣相投,这么多年的兄弟情意在心里,除了他自个儿还有福晋,胤禛心里着紧的就是这个弟弟了。
他想知道,老十三会怎么样。老十三从小身体就不错,十几岁就是文武双全骑射出众,在兄弟们之间都是出类拔萃的,哪怕他死得早,但老十三,肯定能长长久久的活着吧?
第10章 好狗 人不如狗
胤祥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当。
胤禛说:“你福晋有孕,先前不妥当的时候,是你四嫂送了大夫过去瞧的。你也有心,不是一直说要给你四嫂道谢,如今正好,骨肉兄弟,又有什么不能见的?”
十三福晋如今月份大了,先前总是身体不适,确实是如胤禛所说的,这边荐了大夫过去瞧,才好一些的。
胤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心里当然记着这个情谊,他四哥一说,他就不再犹豫了。福晋不能来,他确实是应该代福晋给四嫂道谢的。
话传到玉颜这里来。
玉颜听说胤禛带了胤祥回来,还叫她去,她也觉得不妥当。
胤禛早就交代苏培盛了。
见福晋没有应下,苏培盛就照着主子爷交代他的说:“主子爷说了,这是自己家的家宴,福晋不用多想。上回福晋病着,十三爷从北边寻了上好的人参送来,福晋也说了是该酬谢的。此一番见一见说说话,也是骨肉兄弟的情分。”
玉颜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
那半个月她不见人,但前头特地送来了人参,就说是十三爷寻来的。
那人参玉颜没敢吃,怕虚不受补。但是那个人参是真的好,年份也长,都长成人形了。
于情于理,她都是该出去的。
再说了,做嫂嫂的出去和小叔子说话,自己夫君还在跟前,也没什么大事。
玉颜对苏培盛道:“与贝勒爷说,我即刻就来。”
苏培盛答应了一声,高高兴兴的回话去了。
兄弟两个现在都是青年人,声气壮,玉颜也听说了,康熙点了差事给胤禛,端午代帝王祭天,这是很荣耀的差事,别的皇子连边都没摸着。
玉颜怕他们一高兴要喝酒,去的时候就嘱咐了厨房,不许送酒上来。
胤禛说了要和她同吃同住,起居时间他有差事不能固定,但饮食之上只要在府里都看她的安排,玉颜就不客气的给他安排了。
装在小南瓜做成小碗样子里的八宝粥,热气腾腾的芝麻油馅儿大包子,还有小笼包蒸饺子,蛋花番茄肉丸汤,玉米饽饽,今儿的绿叶菜是水灵灵的大白菜,照例还有每日必不可少的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