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来过(快穿)(122)
如今没了官府的管束,好人老老实实过日子,性子怀些的人便放肆起来。
大大小小闹了几次事,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商量这样下去不行,也不知道周边的水雾什么时候能散,得推举出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人来专门坐堂,惩恶扬善。
不过人可不是好推举的,这家说一人,那家说一人,还谁都不服谁。
大弯口乡延绵百里,约莫十万人家,怎么可能彼此都认识,这片白星认为德高望重的,那片百姓却不忍得。
商量数日勉强找出了几个大多数百姓都满意的人选,个顶个都称得上的年长辈大,德高望重。
可百姓们派出代表一一找去,被推举的人反而不愿意。
有的觉得这事吃力不讨好,又不是朝廷任命,万一哪点做的不好了,百姓再集结着来推翻,就丢大人了。
也有的如庞铁铮这般,不愿沾权碰利,若干了这差事,平日就无闲暇估计其他,吃穿用度全靠百姓供给,长此以往怎么能行。
还有自觉年老体衰,有心无力的。
眼看着诺大的大弯口乡,竟无一人能当此职,忽地有人提出了一个人。
荣家的荣四爷。
立即有人说荣家人不行,可喊了几声后,都逐渐安静得下来。
如此想来,荣四爷的确是最合适的人。
荣家的事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年荣四爷还是个孩子,其实与他并无关系。
荣家是大弯口乡最大的地主,若荣家人来出面,谁也不用担心有人买通荣家,徇私枉法。
并且荣四爷还曾在县衙当师爷,对律例赏罚定是比寻常人了解很多的。
最重要的还是荣四爷这个人,只要与他相处过的,无一不在背后说他的好。
只是荣家在大弯口乡局面尴尬,始终没有人敢当第一个去接纳荣家的人。
如今倒正是好时机。
荣继玉回到大弯口乡时,荣四爷已经在坊街上充作衙门的堂上当值了三天。
荣三爷提起百姓们对荣四爷的热爱,语气既自豪又夹杂着酸意。
多年来荣家最出挑的就是荣三爷,出门应酬,迎来送往,哪个不是他来出面,其落差可想而知。
不过这也并不影响荣三爷真心为弟弟高兴,只是他自己酸,嘴上也不放过别人,时不时的挖苦挖苦荣老爷子和荣大爷。
有了大弯口乡百姓们对荣家的接纳,再加上荣继玉带来了知县已死的消息
荣老爷子和荣大爷的心病全在当年的事,此时终于把意识到,一切也应该过去了。
听到荣三爷挤兑的话,荣老爷子和荣大爷也并不生气。
荣继玉与荣家人分离这么久,再回来的他比这里的任何人都更清楚的感受到荣家的改变。
是他从小到大未曾感受过的轻松氛围。
荣继玉和家人在一起也并未忘记薛厄交给他的事。
荣孟氏不放心他刚回家就要出门,幸好荣三爷给荣继玉撑腰,荣继玉再三保证会照顾好自己,终于能从家里离开。
荣继玉回到大弯口乡后,身体又好了大半,上船时还只是勉强能行走的他,此时竟变得脚步轻快,走了许久也丝毫不知疲惫。
他不知是由于四鬼撑起的结界就像在世界壁
垒上打开个夹层,虽然仍属于这个世界,但通往外界的壁垒薄了很多,玉佩也就能泄露出更多气运滋养他的身体。
薛厄并没有告诉荣继玉该怎么找到四鬼,他以为四鬼撑起结界后,怎么也得和大弯口乡的百姓亮个相,让百姓们知道知道四鬼做的好事。
要找四鬼不是轻轻松,那还用特地嘱咐。
可是薛厄之前和庞铁铮聊天时为了显摆,随口说起玄而又玄的结界,使得庞铁铮对找到撑起姐姐的四鬼极为着迷。
庞铁铮越是找,不愿与人有太多牵扯的四鬼就越是躲。
传言在大弯口乡不断,却始终没人再能见到四鬼。
荣继玉打听了不到,就去找曾经薛厄砸堤坝的地方。
他想四鬼在那里撑起结界,也许能在那里找到。
到了那里荣继玉才知道是他想简单了,曾经的堤坝没了,变成水与雾相交,明显无法靠近。
不过荣继玉到这里没多久,四鬼主动现身在他面前。
进来时荣继玉在外呼喊三遍四鬼的名字,相当于打开结界的暗号,并且还随之附加了薛厄留下来的一道保护,使得荣继玉暂时不会被四鬼察觉到,一坊情况不对他可以逃离大弯口乡。
荣继玉一路打听,走到曾经被砸的堤坝附近时身上遮掩存在的保护刚好消失,四鬼察觉到他立即现身。
荣继玉见到四鬼,先是感谢四鬼对荣家人的照顾,然后说道:“薛厄让我转告四位,时间到了,该完成他说的第二件事了。”
郑不罚本来高高兴兴的现身,想要向荣继玉打听外面的世界。
他闻言立刻退到程有心身后,只露出头来哭丧着脸说:“不要了吧,太丢人了吧。”
荣继玉心里感激薛厄,即便不知是什么事,仍是板起脸道:“必须要做,快开始吧。”
他正准备说有报酬,就见曲不赏转个转脖子,又活动活动手脚。
“我无所谓,程老和为恶呢?”
程老无奈地笑:“薛厄猜到我们不肯,都专门叫这小子追过来了。”
钟为恶将郑不罚从程老身后揪出来,“主子说过,君子一诺……”
“……重于万金。”郑不罚不情不愿的答。
荣继玉奇怪到底是什么事,竟然让四鬼这么抗拒。
他看到四鬼屏气凝神,肚子夸张的胀大,充满气后张嘴齐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