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色可餐小厨娘(36)

作者: 椒麻酱 阅读记录

梅映禾不应,转过头冲着小九扔了一块肉,“九哥,多吃肉。”

小九已经被她洗得干干净净,原来是一只白色的小狗啊,还以为就是灰色呢。

“汪汪”九哥吃得开心又得意。

“他们说咱们九哥厌食。”梅映禾抚摸着正大快朵颐的小九,得意道,“什么样的狗到我手里,保准治好他的厌食症。”

此话换来赵行之一阵剧烈地咳嗽,简直面红耳赤,喘息不稳。

“咱们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三个月内,许县丞的银子定能还上。”梅映禾说,“不知道梅花村的籍属证明,许大人解决得怎么样了。”

从这次谈判,梅映禾深切地感受到,要想彻底改变窘迫的现状,必得自上而下地进行,才能事半功倍。正如这次跟市监司谈价格,梅映禾并不认为是自己能力巨大,促使夜市降价。

“一定是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只不过我是那导火索,促进了事情发酵,这才一击而中。”

若是不能解决梅花村的困局,那么三个月后,她们即便是还清了许县丞的银子,也依然会回到过去的困局之中。

天边的一抹彤云映照着她的侧颜,笑靥如花的面颊上带着不易察觉的隐忧。赵行之看在眼里,其实近日他已经去见过许大人了。

第16章 开张大吉“老夫定当竭尽所能。”……

梅映禾去谈判的这一日,赵行之便去了许且的署衙。

县丞的署衙可称得上是简陋破旧。屋檐落瓦,墙面斑驳,多雨的季节更是爬上一层霉点子,一个破败摇曳的小院子,碎石铺路,零星的杂草从石缝中冒出枯黄的叶,挣扎求生。

屋子门扉大开,远远就能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正坐在窗边奋笔疾书,时不时还拈起一粒豆子放进嘴巴里,享受地咀嚼着。

许且,老家山东,是个直爽开朗的性子,曾经的状元郎,为官半生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一路起起伏伏走到了宰相的位置,却因当年的“云岗冤案”为好友向延据理力争而触怒天颜,被陛下鞭笞,这些年倒也乐得其所,竟不愿回京了,一直辗转各个小县做县丞,此生惟愿:一生渺渺融乡野,不争功名却心安。

想起老大人的心愿,赵行之不免顿住了脚步,这位曾经是他的启蒙恩师,为宰相的那几年带着赵行之和当今陛下读书明理,师徒感情颇深厚。如今老大人对朝廷失望,对百姓热忱,对向家愧疚,不知还是否愿意再见他。

大约是听到了脚步声,窗边的人抬起头,亦是朝他望过来。

四目相对,多年的恩师苍老了许多,隔着十几步的距离,赵行之当即跪下像许多年前一样,郑重地行了师徒礼。

“是……”老大人竟一时不敢相认,“云策吗?”

云策是赵行之的字,是老先生最得意的学生,许且看到那张俊逸出尘的脸,顿时笑开了花,连忙奔出屋子,“是云策,云策怎么来了。”

没想想象中的尴尬,老师还和从前一样,如顽童般开朗,对他也依旧亲切。

“老师,学生来看望您。”赵行之眼中含泪,在看到许且的那一刻只觉胸腔起伏了一下。

老师越发清瘦了,面色更白了,眼底发青,须发花白,一身素衣虽旧却十分干净。

“老师还是终日夜不能寐吗?”

二人相携进屋,许且忙着沏茶倒水,赵行之坐在他的对面。

“云

策可的厌食之症可有好转?”

茶水递到面前,赵行之低头笑了一下,“似乎,略有好转。”

“哦?”出乎意料的答案,许且的眼神都发光了,“那可是好事,可是心结解开了?”

那倒没有,赵行之默默摇了摇头,“我此番遇险,还没查到真凶。”

许且点头却不答话,笑眯眯地端起那一盘炒豆放到他手边,“尝尝这炒豆,我特意让县衙的厨师婆娘帮忙炒的,焦香爽脆,年纪大了,就是靠着这一口酒一粒豆撑过一夜又一夜。”

赵行之拿起一颗炒豆,金黄色的黄豆被炒得面上略有黑糊的斑点,吃到嘴里脆脆的,只有一点盐味,剩下尽是黄豆的焦香。

老先生素来爱吃也会吃,只可惜,这些年辗转颠沛,恐怕是难能吃上可口的食物了。

不知怎么,赵行之突然就想起了梅映禾,若是她在这里,老先生一定精神更加矍铄,每日都盼着饭点儿。

这一老一小倒是真的对路,想到这里不觉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云策且把心放宽些。”许且自是察觉到了他细微的表情变化,只作不知,道,“老夫的失眠症和云策的厌食症皆因多思。凡事任其发生,不要思虑过多。”

许且摆摆手,讪笑道:“老夫如今正在尝试改变,吃眼前的,看眼前的,管眼前的,莫要多想,你也不必劝老夫少熬夜,老夫如今熬夜可不是全在处理公事,你瞧。”

他拿出压在一堆卷宗下面的一打纸递给赵行之,十分得意地抱臂看着他,笑而不语。

赵行之接过仔细看过,诧异道:“棋谱?”

许且得意地点点头,“此一生一事无成,若能将此棋谱留下,也算是没白来这一遭。”

许且的棋艺无人能敌,且棋风凌厉、杀气逼人,和他这文弱书生的模样大相径庭,他的棋风也是赵行之最喜欢的,曾经跟着老师学了几年总觉得自己学艺不精,走不出那气魄,为此一直在潜心研究。

简直如获至宝,赵行之将棋谱抱在怀里,刚要比手道谢,便被许且一把夺了回去,“这,不是送与云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