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侯门主母二婚高嫁(33)+番外
木家,被流放的有三十多口人。
除木老和他儿子外,其他都是妇孺,而且女孩居多。
可偏偏能扛事的木太医,流放前,挨了板子。
别说走路了,起身都难。
这两日,他全靠几个女眷轮流抬着走的。
偏偏木家的女眷也是能吃苦的,没人吭过一声。
木老沉默了,眼眶发红。
这一次,他没拒绝,接过水囊,放入怀里。
水囊的温度,驱散了他周身的寒气,以及心底的冷意。
“谢谢!”木老心头是热的,声音是哽咽的。
“客气了。”林沫摇头。
叹了一口气,随后跟他说起,一会要买什么。
御寒衣物,必须买。
因为越走越冷。
他们被流放的地方,是一个冬季特别漫长的地方。
药,他们不用。
一路上,林沫注意到木家人不时拔着一些野草。
他们家的人都认得这些,不缺。
吃食。
他们没马车,有伤患,除了主劳动力要抬人外,剩下的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根本就拿不了什么东西。
所以,她建议买面粉,虽然面粉比较贵。
木家孩子都懂得哪些野菜能吃,到时候采一大把野菜,两碗面粉一起煮糊糊,再加些盐,就能让他们全吃饱,而且不容易饥饿。
若米的话的,两碗米熬成粥,要够三十多人吃,那得很稀才行。
喝稀粥,撒两泡尿,就饿了。
而且两碗米的重量比两碗面粉的重量重多了。
另外,林沫看出来了,他们的手头并不宽裕。
接下来还要走漫长的六个月,能省一文钱是一文钱。
木老爷子猛点头,“少夫人是个会过日子的。”
林沫摇头,表示这些没什么。
另外还特意提醒他,一定要买盐,若一直不吃盐,身体很容易疲乏无力。
上辈子,就有人出现过这种情况。
所以林沫记得很清楚。
……
马车外,负责赶车的徐无晏,嘴角轻翘。
他夫人知道的东西,还真多。
第23章 没人会跟银子过不去
白马镇。
林沫下马车时,刚好瞧见一脸苍白的韩大夫人手扶着断手,小心翼翼的从马车上下来。
她嘴角勾起一抹邪意。
居然能说的动老魏同意她来看大夫,应该是掏钱了。
镇,应该不大吧。
林沫笑的一脸不怀好意。
注意力全在韩大夫人身上的林沫,并没注意到徐无晏正打量着自己。
她这是在看大舅母?
徐无晏走到她身后,压低声音:
“想报仇?”
林沫本能的身体一紧,随即挪开眼,一脸无辜地看向徐无晏:
“报什么仇?”
他们是亲戚,好歹也是相处了二十二年的亲人,他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林沫不知道。
所以,她不会让他轻易知道自己的想法。
徐无晏看了她一眼,随后扭开头看向其他地方,他知道她对自己还有所防备,所以没追问下去。
而此时,老魏开口了。
他这次废话不多,说了集合的地点和时间之后,便让他们各自行动去买东西。
当然,解散之前,老魏再次强调了一次逃跑的下场。
一听可以解散,众人一哄而散。
纷纷朝镇上跑去,成衣店、粮店,成了众人光顾的重点。
在来的路上,林沫就已经和徐无晏确定好分头行动。
他负责去买锅,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东西。
而林沫则负责去粮店买粮食,然后在门口等徐无晏过来和她汇合。
目送徐无晏赶着马车离开后,林沫便去了包子铺。
天气这么冷,包子,馒头这些耐放。
她手一挥,包了圆。
而她刚付了钱,也有两家人来问包子的事情。
听到林沫都卖完了,两人面露遗憾。
包子铺老板也是会个做生意的,一见来活,开口表示他们立即动手做馒头,让他们半个时辰后再来。
两家人同意,随后急忙跑去买别的东西。
林沫笑,“老板,你是个会做生意的。”
包子铺老板咧嘴一笑,“没办法,生意难做。
难得有生意,谁想放过?”
随后,看到林沫一个人,而包子两大包,便问需不需要帮忙,可以帮她送到她要去的地方。
林沫摇头,一手一包提起就走。
老板咋舌。
这姑娘年纪不大,个头也不大,没想到力气竟这么大。
想到刚才接下来的生意,回头朝屋内大喊:
“媳妇、爹、娘,快出来帮忙,来大生意了。”
……
林沫到粮店时,众人正在哄抢粮食。
韩沈两家抢得最凶,还差点动起手来。
林沫瞬间没了兴趣,干脆就没进去,就选择了在粮店外面的角落站着。
此时,韩玉书带着粮店的伙计,正扛着一袋袋的大米往马车上搬。
他看到站在角落里的林沫时,冷笑:
“不好意思,你来晚了,这里的大米都被我买完了。”
说着,还得意地拍了拍米袋:
“你若是跪下来求我,说不定我心情好,让你一包。”
林沫看了一眼他马车上堆放着的五六包大米,咧了下嘴:
“不用了。”
她眼底闪过一抹暗光。
五六包大米,就装了半马车,那就意味着之前坐马车的人要有一半下来走路。
谁走?
谁坐?
韩家怕是要打起来。
而她只要看戏就行。
韩玉书冷笑,“怎么,你真以为我会让给你?做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