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侯门主母二婚高嫁(781)+番外

作者: 暮年 阅读记录

你这里距离北陵这么近,他们知道你这里有粮食,必定不会放过这里。”

林沫轻笑,“这种事情没什么好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什么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

再说了,不是有镇北军吗?

有镇北军在,北陵人不敢轻易踏足。”

姜文浩愣了下,笑,“徐少夫人还是你豁达。”

说完,他转身看向前面正一背篓一背篓往外搬的百姓,心里还是忍不住吃惊。

这产量可不低。

源城的秋收,持续了整整三日,这才收了一遍。

而收回来的苞米棒铺满了北贾村整个晒谷场,金灿灿的,看着格外的喜人。

苞米棒要剥粒,想好剥,就得先晒干,所以先收回来的苞米棒正平摊在晒谷场上暴晒,而摘后面的,则堆在一旁的角落,等待着见太阳。

等到第四日时,老人女人和小孩在晒谷场给苞米棒剥粒,而青壮男人去砍苞米杆以及收之前没摘的那些苞米棒。

因为苞米杆砍下来后,要捆扎运送到牧场,工作量大,林沫给他们请了二十个人来帮忙。

而就在众人投身在火热的秋收中时,无忧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成了。

林沫看了一眼信,只是笑了一下,便把信给放好。

时间刚刚好,苞米收完,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林沫目光落在正蹲在一旁看着剥出来苞米粒的姜文浩,嘴角轻勾:

“姜大人,你打算何时回京。

你再不走,再过一个多月,大雪来了,你想回去那就难了。”

姜文浩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无所谓,大不了我明年开春后再回去,不急。”

林沫,“……”

所以,这是想赖在自己这里了?

林沫摇头,嘴角轻勾,“姜大人,你确定?”

姜文浩一脸茫然,“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我这个大司农,不一定要呆在朝堂上,所以晚一些回去也行。”

林沫笑了,笑得一脸不怀好意:

“既然晚些回去没关系,那就晚三年如何?”

……

第489章 咱们说人话,好么?

姜文浩只是愣了下,点头:

“也没问题,只要让我把书稿送回到京城就行。还有你也要给我一块地,不用太大,有几分地就可以了。

我这里这么多种子,我得一一种起来观察记录。还有……”

……

听着絮絮叨叨的姜文浩,林沫,“……”

她错了。

她脑子想不开,还是别的,居然开口留他在这三年?

看他那表情,分明就是恨不得就该如此。

林沫干笑,“呵呵,姜大人我刚才是开玩笑的,我觉得你还是早点回京的好。

另外,要不我帮你准备马车,种子给你装上?沿路再安排几个人保护你?”

她忽然觉得姜文浩在这,肯定是个麻烦。

对于麻烦,早打发了早好。

姜文浩一听傻眼了,回过神来,一脸焦急地喊道:

“你,你不能这样,你这是出尔反尔。

做人不能言而无信,不然以后谁会相信你?”

林沫,“……”

所以,这是准备赖上自己了。

问题就是,他为什么要赖上来?

为这里的秘密,还是其他?

似是看出了林沫眼神中的审视,姜文浩双手一摊:

“我不装了。”

说着,他轻咳了一下,强装镇定:

“你这里很多东西,我在外面都没见过,我想留在这里学习,然后去帮助其他人。

比如这个水车,水渠,还有种植方法。

你知道的,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说很有用,特别是这水车。

在一些地势高,水源地的地方,简直是能帮百姓的大忙。

运用得好,百姓的收成都会好很多,收成好了,他们就能少饿肚子。”

看着他憨憨的样子,林沫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一个四十出头的人了,还一脸天真的样子,她其实挺羡慕的。

但,过头了。

能坐稳大司农的人,会是简单人?

还有,百姓不管丰收不丰收,一样吃不饱饭,因为沉重的赋税。

赋税一交,租一交,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剩不多。

丰收的好处,就是在收成时,能吃一顿饱饭而已,其他时候,能不饿着就已经是万幸。

林沫摇头,“姜大人忧国忧民,还真让人敬佩。

你想知道的这些,我都可以让人把图纸给你,所以你要是为了这些,没必要特意留在这里。

像姜大人这么伟大的人,就应该走遍大业,为百姓分忧解难。”

姜文浩笑容僵在脸上,为什么她没按套路出牌?

她不应该一脸激动地说道,好,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慢慢研究吗?

姜文浩的脸一下子垮了下去,一脸的郁闷,“其实,我也没这么伟大,我……我其实是有些私心的。”

说到后面时,姜文浩变得有些扭扭捏捏。

见林沫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不自然地扭头看向其他的方向,神情带着一抹局促:

“我逃婚!”

说着,他仰望着天空,一脸的唏嘘。

他都快五十的人了,家里的双亲还在张罗着要给他娶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不是埋汰人吗?

真如了他们愿,自己都不用出门见人。

一出门,别人看到自己,就会来问一句你家娇妻怎样,他要怎么回答?

林沫脸绷不住了,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

怪不得他宁愿呆在外面,不回去,原来还有这一原因。

不过她记得这位大司农的确没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