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刚休的前夫失忆了(47)+番外

作者: 木耳甜橙 阅读记录

太子抿着唇:“我都差些收到天牢去了,还要怎么收……”

路蛮蛮见原本意气风发的太子,现在却苦恼地垂着脑袋。

情情爱爱如此扰人心神,令人魂销心碎,怎么还有人趋之若鹜。

她以后绝不沾这玩意儿,绝对不沾!

***

妖帝回来时,正路过东山山谷,看到东海太子迎面行礼,着实一愣。

他先前听百追说太子也来了,只是没想到他今日还在空桑山。

“晚辈担心西鹭,一日不见她回来,便没法安心回去。”太子生怕妖帝赶人,恭恭敬敬又行礼:“晚辈绝不碍事,只留在这里等消息。”

妖帝岂会看不懂他的心思,西鹭休夫一事已经传遍三界,他定想着还有机会与西鹭谈成一段姻缘。

妖帝暂且没心情劝导,只叫他早些回东海,以免龙王担心,便与百追去找大长老。

怎知,妖帝前脚离开山谷,西鹭就被玄章送回了空桑山。

恰恰在山谷落地。

玄章刚刚打开鬼道,就见太子挨着路蛮蛮坐,太子稍微扭过身,就能碰到她的袖子。

玄章眯起眼,鬼道的阴风对准太子的后背,嗖嗖地飞过去。

昨日被冰冻了大半天的太子,忽遭寒意侵体,扎扎实实地打了两个喷嚏。

“大晴天的,哪儿来的寒风?”他哆哆嗦嗦转过身,见到前方突然出现之人,骤然惊喜:“西鹭!”

路蛮蛮闻言,忙侧身,也是惊喜:“阿姐!”她起身奔过去。

西鹭与二人简短说明自己被阎王所救,并无大碍,但有些乏力,想回屋歇息。

太子还想与她多聊几句,就要提步与她一道走,被路蛮蛮拦下。

她抓住太子的袖口,摇摇头,等到西鹭离开,才道:“没见阿姐的脸色不太好吗?阿姐既然平安归来,往后你想说多少话便能说多少,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太子正要回话,忽然后背再度袭来刺骨的寒风,他又是一个哆嗦,转过身,就见站在鬼道前的阎王正严肃地瞪着自己,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他不知,阎王盯着的,其实是路蛮蛮抓住他的那只手臂。

直到路蛮蛮松开他的手,朝自己走过来,玄章的面色才缓和些许。

路蛮蛮与他行礼:“多谢阎王救下阿姐。”

站在后方的太子惊奇地看着阎王的脸色自阴转晴,不过路蛮蛮一句话的工夫。

不由纳闷:我昔日招惹过阎王吗?

***

声称要回屋休息的西鹭,并没去东山的院子,而是转去了西郊。

来到木屋外,小院的石台上还晾着一筐山茶花。

原本干燥的花瓣,经过一宿夜露的浸透,纷纷贴在筐上。

她推门而入,小小的屋子一眼看到底。

澜生果然不在!

第29章 后怕自己失控伤到她。

四百年前,凡界。

老道长渡过澜江,正沿着江边往道观所在的山头走去。

忽而听见清脆的啼哭声,循声望去,果见前方的石堆上趴着一个尚不会行走的幼童。

道长连忙过去,将被江水打湿的幼童抱起,脱下外袍,把他紧紧裹好。

身子暖和了,孩童也停止了哭声。

道长见他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遂与他问了几句,他似听不懂,只呆呆地睁着眼。

道长把他抱回道观,一番详查,才发现孩童魂魄有异,心智不足。

他不忍丢弃,遂将其带在身边。

因在澜江边捡到,给予孩子新生,遂取名——澜生。

*

老道长每日坚持教他修行,虽无法补全魂魄,但可帮他增长心智。

至少听懂言语,且能说出心中所想,不妨碍与人交流。

西鹭初初结识澜生,他的确是个不善言辞的小道士。不过他那时年纪并不小,只是凡人的少年对于妖来说,就是小小的年纪。

她赖在道观住了些日子,发现他虽不爱开口说话,但十分心细。

比如道观的水缸空了大半,没法烧水,她便打算去山里随便找个小湖沐浴。他却叫住她,然后挑起扁担,来回跑了后山几趟,装上满满一缸水,又往柴火房跑了好几趟,帮她把热水烧好。

她笑他何必这般辛苦,妖不分寒暑,想沐浴的时候直接往湖里、池塘一跳就是。

“我即便沉到湖底,也死不了。”她认为这才多大点儿事,让他省些精力去修炼。

他却只听进去了‘沉到湖底’四个,怔怔看着她,最后回了句:“湖底更不安全。”

正因七魄不全,澜生心思单纯,想做什么便去做,并不会过多揣摩自己为何要这么做。

从那天起,他每日起早贪黑去后山挑水,将水缸灌满后才去修炼。

许久之后,她问过才知,他只是希望她随时能用到水,不要去湖里沐浴,因为怕她那句——沉到湖底。

*

多年后,她费心费力帮澜生补全七魄,他的心智也日渐成熟,有了常人应该有的喜怒哀乐。

这原本是件好事。

只是她没想过,当一个纯粹之人拥有诸多复杂情绪之后,性情也会逐渐发生不可预估的改变。

她第一次明显地觉察到澜生的变化,是与他成婚近两百年后——

她兴致勃勃地帮澜生做了件衣裳,路蛮蛮却调侃她绣的花三分似桃七分似梅,世间罕见,总之就是一朵看不出种类的花。

所以她每天在家苦练手艺,埋头研究绣花。

一日,她终于将一朵紫色鸢尾歪七扭八地绣完,与织女绣的比对过后,满意地点点头:颜色是对的,花瓣数量也对,形状大差不离。

上一篇: 还魄抄 下一篇: 悬阳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