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悬阳诡话(109)+番外

作者: 鹤官山 阅读记录

章太傅下跪请罪:“老臣不敢!”

“陛下。”

一道漫不经心的声音从旁地传来,是重帘之后旁听朝政的荣昌太后。

“章太傅乃是三朝元老,朝廷重臣,不过是一本已故之人的遗书罢了,陛下还怕它反了不成?”

楼徽和闻言微愣,沉吟片刻,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不不自觉地收紧。

“母后所言极是。”

他面色苍白,最后只是长叹一声:“退朝。”

-

楼徽宁来的时候,正好看见楼徽和坐在书案前拧着眉头的场景。

楼徽宁走过去,自然地伸指往他眉心一弹:“这是怎么了,愁眉不展的。”

指尖被楼徽和轻轻捏住,他未曾移开目光,淡淡道:“莫要闹。”

楼徽宁撇撇嘴角,探头探脑看了一眼他手中之物:

“这是何物?”

“前朝相国,太傅谢醒的策论。”

谢醒。楼徽宁眼珠子飞快转动,突然想起来了这个茫茫历史中的人。

当初位极人臣的名相,一手遮天,万人之上,最终却被先帝赐死,落得个残败凋零的下场。

她试探着开口:“谋逆罪臣的策论,不是反书么?”

“是反书。”楼徽和淡淡应道:

“可字里行间,其中之谋,其人之略,可谓是前无古人,倒真是可惜至极。”

楼徽宁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泛黄的书页微微卷边,模糊的字迹不输当年隽秀风骨:

“大智若愚,天下智者端会隐藏锋芒,断不会叫人看出自己的聪明。”

“为君者,用人当不问出身,只问贤能。”

“大业者不在江山,不在军权,而在百姓。”

“万民归心,天下太平。”

……

透过轻狂佻脱,笔力

不俗。

楼徽和默然将书合上,闭上了眼。

楼徽宁沉吟片刻,忽道:“那……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此书?”

“故人已逝,留着这本书亦无可登堂之大用。派人烧了吧,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祸端。”

楼徽宁停顿片刻,道:“陛下这般想,自然是好的。”

楼徽宁长舒一口气,娓娓道来:“虽说谢相国才智过人,可当年先帝动手时可是丝毫没有手软。如今若是因为此书旧事重提,难免会引起一阵朝堂风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权当没这事儿就好。

楼徽和轻叹一声:“罢了,罢了,要怪只怪他生不逢时,没能遇上知己伯乐……”

话说到这儿突然停住了。再说下去怕是要对先皇大不敬,二人心中知晓各自所想,相视一眼,便也双双没有再提。

楼徽和将此书往一旁箩筐里一扔,命道:“来人,将此物拿下去烧了!”

楼徽宁目光扫过一眼,忽地一愣:“且慢。”

楼徽和抬眼,不解看她:“怎么?”

楼徽宁秀眉微蹙,提起裙摆缓缓快步到那箩筐前,伸手取出一个散开的卷轴。

在楼徽和狐疑的目光中,楼徽宁“唰”一下打开卷轴,里间画像登时呈现在二人面前。

画上赫然是两位男子,一黑一白,一站一坐。

黑衣者身形健硕高挑,五官硬朗俊秀,背于腰后的手紧握着一柄宝剑,微微侧身立于古琴之边。白袍者端坐琴前,眉眼低垂,身形削瘦,置于弦上的十指精瘦修长。二人似倚似靠,若即若离,叫人看不清其间关系。

楼徽宁心下迟疑,看着画中黑衣男子:“这是……”

楼徽和道:“前朝反将,江鸣江子破。”

“白袍宰相谢微之,黑衣少将江子破。”

当年盛名一时的文臣武将,如众星捧月般惹人注目,更甚时坊间还流传过不少风流往事。

可谁又能想到多年以后二人双双死于非命,惟余几十上百年后令人微微一叹而已。

楼徽宁迟疑片刻,看出楼徽和心中犹豫,道:“这卷画轴……留着吧。”

楼徽和没有说话,当是默许了。

楼徽宁深吸一口气,朝着刚上前来的太监摆摆手,“将这框里剩下的东西……全拿下去烧干净了,别叫人看出什么。”

太监诺道:“奴才遵命。”

待到众人退下,整个大殿只剩下楼徽和和楼徽宁两人,楼徽宁才堪堪开口:“陛下这是作何?这画卷……可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卷画轴,乃叛贼豫王所作。”

楼徽宁闻言一惊:“陛下此话怎讲?”

楼徽和缓缓抬眼看她,不答反问:“昌宁如此紧张做什么?”

楼徽宁惶然笑道:“……陛下看错了,昌宁只是不解,陛下怎就这般确定这画是豫王所作呢?”

楼徽和没有再追问,只是淡淡移开目光:“没其他事便下去吧。”

楼徽宁猛地抬头:“陛下……”

“徽和。”

楼徽和转身的动作一滞,最后还是没有回头:“下去吧。”

楼徽宁没有再多说什么,紧抿着唇行礼告退。

正当她准备退出御书房时,门外的进宝突然急匆匆跑进来,一路还喘着粗气。

“报————”

殿内二人皆是一惊,楼徽和面色微愠,压着性子问道:“何事慌里慌张的?”

进宝不由分说地跪在地上,朝着楼徽和就磕了下去:“陛下,回来了,回来了……霍少将军,他回来了!”

楼徽和几乎是倏一下站起身,激动得手都不自觉地微微颤抖:“霍铮?”

在楼徽宁和楼徽和惊愕的目光中,进宝颤抖着声音道:“是!陛下,公主,霍少将军他回来了,还带着一个所谓的医女。”

第57章 谢相遗书反将风骨② “我见过你的,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