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中间,被簇拥的是另一名备选圣女,南扶光看见她转过身,隔着人群与熊熊燃烧的篝火,身着一模一样火红巫衣的两名少女只一个对视——
南扶光几乎被荒谬的想笑出声。
人群的围绕下,鹿桑闪烁着大大的眼睛,震惊又慌张的冲她伸出手,叫了声:“师姐……”
如果可以的话,南扶光也想问怎么哪哪都有鹿桑。
她甚至没来得及凑上前跟她讨论一下这是什么情况,现在她们究竟是身处幻境还是这一切都是真实在与山神庙中一切诡异的巧合、同步发生——
这时候,村长吹响了祭典正式开始的长笛,悠扬而单调的曲音中,他们拉着备选圣女们开始舞蹈。
长长的庆典祭文卷轴被塞到南扶光与鹿桑的手中,她们一左一右,被大家拱上两处高台之上,展开卷轴,南扶光发现上面的文字她都认识,并且张嘴就可以唱出来。
老天爷见证,过去的她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乐曲天赋,小时候娘亲曾经试图培养她做个优雅的乐修,直到她半旬崩坏两把古琴。
山林幽静,月夜朦胧,当村民们在圣女们的祭祀唱文中将香火、贡品、手抄祭文送入篝火,香火的烟气弥漫看来,乐曲奏响的节奏加快,人们的舞步也跟随着加快……
篝火映照着一张张苍白而虔诚的脸。
当一只只龙、凤轿被摆在篝火周围的空地,南扶光手中被塞入一支点了朱砂的狼毫,众人扶着她从所站的高台上下来。
村长高呼:“点睛——”
圣女吟唱祭文中,给那些轿上所绘龙凤。
南扶光绘画本领也不咋地,随意戳了一只龙睛她看着也确实不怎么栩栩如生,心虚地看了看周围一圈,众人眼巴巴地望着她,看上去好像也并不太在意她画的好不好。
只在意什么时候轮到自家的轿子点睛。
不远处,鹿桑也是同样的操作,只不过介于一开始的高人气,好像大家默认了这一晚的圣女非她莫属,相比之下当然更希望真正的圣女替自家彩轿子点睛祈福……
所以在她那一边,气氛更加热烈。
南扶光向来都是给糖吃有进步的性格,如此这般自然也开始摆烂,等鹿桑画完自己那边举着笔犹犹豫豫的靠近时,她才刚刚画了三顶轿子——
并且在鹿桑靠过来时,非常配合的错步往旁边让了让。
“师姐……”
“嘘。”南扶光抬了抬睫毛,“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鹿桑咬咬下唇,看着十分勉强的替南扶光画完了她这边的彩轿。
两名圣女还笔归砚,「疫神入山」正式进入第四步“请神”环节,恭请疫神上轿。
此时,正值日落西山,几名壮汉抬着宝座自深山处而出,宝座之上端坐着神像,神像上覆盖着黑布,夜风拂过只能隐约可见其坐化轮廓,周围的村民一瞬间,呼啦啦的跪下了。
村长颤颤悠悠的将一对茭杯放入鹿桑手中,请她掷杯,恭请疫神入点睛完毕的龙轿。
这茭杯又叫圣杯,形状如牛角,一面平一面凸起,视作一正一反。
掷杯者双手捧杯,默念祈求之事,而后双手掷杯于地面——
一正一反为“圣”,代表神明“同意”,祈求之事会顺利进行;
两杯同正为“笑”,代表神明“笑而不语”“多此一问”或则“没听懂祈求的问题”,需要重新掷杯再问;
两杯同反为“阴”,代表神明“不认同”,祈求之事绝对不可能顺利进行。
「疫神入山」乃百年大事,按照规矩,掷杯备选圣女需要在第五步“化神”规定吉时戌时之前,连续掷出三次“圣”,才能算得神明同意,方可将山神像放入龙轿。
山神入轿后方可进行第五步“化神”。
南扶光偷偷用了个时咒,此时方才酉时刚至,距离戌时还有整整一个时辰,对于她来说这种纯纯概率的问题,就算是硬掷,一个时辰也该有一次三连“圣”。
她束手站在一旁,看到鹿桑掷杯,第一次落下,“阴”。
连祭典音乐都诡异的悬停了一会儿,周围围着的村民脸上表情比较精彩,可以看见他们从方才的喜庆与期盼瞬间变脸——
火光映照着他们的面容 ,扭曲而惊慌。
鹿桑似乎也被这个气氛感染,她连忙捡起茭杯,再次掷出。
阴。
阴。
阴。
阴。
还是阴。
第142章 向左或者向右
概率和规律一样, 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构建这个世界的基本。
概率之下任何奇怪的事都会发生。
好事发生是故事。
坏事发生是事故。
连续几十次阴杯,这种我们一般称之为事故。
当一件事用概率与规律完全解释不了的时候,那么剩下的只能交给玄学:疫神发怒, 不愿入轿。
“啪”“啪”的掷杯声, 到最后如恶鬼的催命鞭, 抽打在参与祭典的每一位村民身上,从惊慌到不安的窃窃私语,到最后鸦雀无声,只闻篝火烈焰燃烬。
忽而一阵大风起。
在圣女已经停止吟唱祭文时, 忽而从山里, 从风中, 或者是从很远的云端,响起截然不同的低沉吟唱之音——
【饮吾血, 啖骨肉。】
【月昏昏兮雨冥冥, 雀恹恹兮儿哭啼。】
【不敬神明, 不敬天地,还吾血衣。】
风吹散了搭起的高高木架,裹着烈焰的木架轰然倒塌,火星四处飞溅,人们惊叫奔走, 圣杯落地,又是一阴。
狂风夹杂着火星掀起盖在山神像上的黑布, 黑布迅速燃烧起来, 露出了下面覆盖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