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本命法器是魔尊(98)

作者: 辞卷轻书 阅读记录

“民间都知晓是他们彻底解决了怪鸟骚乱,已然声名鹊起了呢。”

“更有传闻,说其兄妹是大昭的福星。”

“如此说来,那两兄妹确实厉害,怪鸟一事那么久了,连国师都未曾解决。”

“国师……与我们陛下不和的传闻,已传遍街头巷尾了。”

“好些时日未见国师了,听闻他日日在国子监,选自己的门生呢。”

“这种话可不

能听风就是雨!”

“谨言慎行,谨言慎行。”

众人这才意识到,近日上朝,怎的从未见过国师大人?如此局面,国师不见踪影,再加上国子监大放厥词一事,更是闹得满城风雨,如今岂不是坐实了君臣不和的传闻。

“皇——上——驾——到——”

随着小太监扯着嗓子,昭帝来到祈年殿,于龙椅上坐下,他气定神闲,红光满面。近日里昭帝不知修了何法,年轻了五六岁,今日看起来似乎心情依旧颇好。

众臣齐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昭帝道:“众爱卿在议论些什么呢,都说与朕听听。”

“启禀陛下。”当日引荐沧夷族兄妹的鸿胪寺卿傅游第一个站了出来,“时下临安城中皆在谈论一桩趣事。”

昭帝好奇问:“哦?是何趣事?”

傅游卖了个关子:“这是说起来还有陛下有关呢。”

朝臣们面上附和,心里却鄙夷得很,众人不都知晓么?难不成陛下还不知,真是给个台阶就想攀到天上去,还兜什么圈子。

昭帝未再接话,面上却是笑意不减。

傅游是个极有眼力见的,便向昭帝做了个恭喜的手势,装腔作势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眼下临安城都在道,陛下得了两位福星,不但怪鸟霍乱一事被平息,连着三日城东紫色霞光满天,入夜都不曾减退。日后定能国作绵长,陛下慧眼识珠,乃大昭之幸啊。”

这鸿胪寺卿面不改色,不带喘气地说了一段阿谀奉承的话。令群臣不禁咋舌,自己要是有傅游一半嘴皮子,也不愁讨不得陛下欢心了。

“只是……”话说到此处,傅游面上露出为难之色,一时顿住。

“傅爱卿有话直说便是。”

“只是方时宴兄妹至今未有明确身份,临安城中传来传去皆是那两个沧夷人,那两个沧夷人,听起来倒像是我大昭强迫沧夷族仅剩的两兄妹留在宫中似的。”

昭帝还未开口说话,却听得殿外有人禀报。

禁军首领行了个弯腰礼,道:“陛下,宫门外围满了百姓与各地赶来的修道者,口中言语沧夷乃福运旺盛一族,纷纷要见一见沧夷族兄妹,沾沾福气。”

昭帝蹙眉:“荒唐。”

众臣悄声议论。

“何等荒唐,修道者便也罢了,临安城的百姓怎的也敢堵在宫门前。”

“还不是知晓咱们陛下仁德爱民,不会与他们计较。”

“事到如今,那兄妹二人若是还没个说得过去的身份,怕是不妥。”

“不知陛下会给他二人何等官职?”

昭帝吩咐道:“去宣方时宴,方时心进殿,朕要亲自带着他兄妹二人去安抚慕名而来之人。”

方时宴在灵露宫,一时半会到不了祈年殿。此时,最是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班盛站了出来,上前启奏。

“启禀陛下,国师大人先前已为其弟子求来国子监祭酒一职,如今未经陛下允许,便私自许了一来历不明之人司业一职,委实没将大昭法纪放在眼里,实属大逆不道!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只怕愈发变本加厉!”

“臣附议。”中书令贺知延也站了出来,言辞铿锵,“国师此举实在嚣张,且近日里没一日前来上朝,作为陛下的臣子,实属大逆不道!请陛下严惩!”

昭帝面上平静无澜,叫人看不透,只道:“可有人知晓国师去了何处?”

群臣中一阵沉默,昭帝言外之意便是,连他也不晓得国师去了何处。自开国以来,上至朝臣,下至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国师乃昭帝左膀右臂,二人可谓形影不离,亲如兄弟。如今国师消失已久,陛下却反问众人,他身在何处。看来二人不合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大家各自心怀鬼胎,无一人敢先发话,直到殿外接二连三传来阵阵惊雷声,才打破祈年殿中的寂静。

昭帝将视线投向殿外,正是阳光灿烂时:“青天白日怎会惊雷?”

元化闻言,派身后小太监赶忙出去查看,没多久便连滚带爬回来了。

元化低叱:“慌什么?莫要在殿前失仪。”

小太监这才定了定心神,将外面的状况如实说与元化。

元化弯腰禀报:“启禀陛下,说是摘月楼顶的赤金瑞兽被雷劈了,如今掉了下来,还在地上砸开一个巨坑。”

第52章 儿戏 季言心方时宴双双当上国师……

宫中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青龙位上的摘月楼青天白日下被雷劈。可奇就奇在,一切完好无损,唯有赤金瑞兽被劈落。此瑞兽在摘月楼建成之日, 作为宫中气运的象征, 镇守在顶端, 俯瞰八方。

宫女太监们皆私下议论起来。

“国师何曾出过错!如今他选的青龙位,建的摘月楼, 却遭雷劈!这算是天罚么?陛下会对国师降罪么?”

“要我说, 便是国师近日来的所作所为,实在倒反天罡, 老天都看不下去喽。”

“国师不会被什么邪祟附身了吧?才会做出诸多一反常态的行径。”

“有没有被邪祟附身不知道, 但我觉着八成天罚, 但愿我们不要跟着遭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