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七零,打卡躺赢(116)
可以说整个前进大队再没有比她更清闲的人了。
除了销售方,简双还在随身小院的制药坊里,给自己做了一款防晒膏。
防晒膏成分几经调整,终于让简双满意的那天,她敏锐的察觉到了随身小院的变化。
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很微妙,就像是她的眼睛不再只能看到面前的事物,一下子变成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仿若真的拥有了故事里的神识一样,对整个空间的掌控感更强了。
她心里一动,三房这间屋子温度骤降,骤然变得跟空调房一样凉快。
而与空调最大的区别是不像空调那么闭塞,那么干燥,风依旧可以柔和的吹进来,只是在吹到简双身上时,已经被环境影响,变成了舒适的凉风。
她快速走到屋外,感受到这里的温度依旧和外界维持一致才松口气。
然后就是惊喜了。
她沉下心神,过了半个小时依旧觉得精力充沛,没有那种消耗过度感,这才确认自己真的可以同时拥有两个环境了。
果不其然,这天她几乎是和前一晚一样的时间点离开的空间,事后也没感觉到身体疲惫,消耗过大。
甚至当离开空间后,简双觉得自己的五感也加强了一点。
最大的区别就是她吃大嫂做的菜时,可以挑出一些缺点了,且还能大致判断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哪一点,不是咸了淡了这种简单问题,而是火候不够或者过度,而具体又是在哪一个地方火候出了问题,调料应该再加那种,何时加正正好。
这种整个世界都仿佛被洗去尘灰、变得更清晰的体验,真的让简双非常惊喜。
她继续练太极拳,又测试了自己的体力、速度等,发现变化不大,并不像是量变形成质变,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突破,以至于可以支撑随身空间更久。
那么这一变化……简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药方上。
消暑方、防晒方严格来说并非她自创的方子,在师父给她的医书上都有,而她不过是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但这种改动不能说就没有亮点,简双前去县里给师父展示时就获得了张大夫的夸奖。
她评价她确实在制药上有天分,这方子比祖上传的要好。
以张大夫几十年的经验,能说这话足见消暑方和防晒方的含金量,简双非常高兴,但也没有太过骄傲自满。
毕竟这两种方子只是小道,在她师父祖上看来比较不务正业,自然没有精深的研究。
不过她不觉得这很差劲。
治病救人是造福于人,消暑方防中暑,防晒方保养皮肤,同样是造福于人,或许有大病小病这等高低之分,但不该有贵贱之分。
就像阳春白雪和下巴里人同样是艺术。
尽管这个结论还没有得到验证,但研究药方能够为空间提供能量,帮助自己进一步掌控它,这对迟迟没有找到新能量来源的简双,无疑是一个大大的鼓励。
她未来的路更加清晰明了了:
研究药方,不要停。
第51章 躺平第五十一天
七月下旬,早稻收上来晒好,一部分上交粮站,一部分入了大队仓库。
简双看着被拖拉机拉走大半的公粮,心里感叹:如果这些粮食能分下来,他们吃饭就不用掺红薯了,可惜……
尽管知道这是这个时代必要的决策,但还是忍不住想起一句诗:遍身罗衣者,不是养蚕人。
当然,七零年虽艰难困苦,可相比封建帝制的古代,那确实强太多了。
她很庆幸没穿过去,不然无论是跟蚂蚁一样、随便就被人踩死的小老百姓,还是困在后宅、从一个院子斗到另一个院子的官家女子,都很惨。
简双抖了抖肩膀,心情好了起来。
幸福啊,都是对比出来的。
稻子入库后,有那寅吃卯粮的,着急忙慌就拿着工分本去大队换了新粮。
没办法,有的是家里没劳动力,年底分到的粮食少,再怎么节省也不过能撑大半年。
有的是过日子比较没数,或者说苦怕了,觉得吃进嘴里才是真的,存款那是没有,不仅没有,有时还要倒欠大队的。
最后一种呢,就是像张家这样,这新粮一下来,闻着那香喷喷的稻子,就特别想尝尝味道,于是跑去兑了两袋子新粮,当天就去公社米厂打好,回来就煮上了,那是一点都不隔夜的。
大毛二毛跑去混了个肚饱,回来喜滋滋跟简双炫耀味道。
简双可怜巴巴的看向她婆。
赵兰花:“……”怎么跟个小孩子一样馋呢?
她没好气道:“家里还有粮食没吃完,你想吃大米饭,明天煮个干的。”
煮个干的,就是不放红薯,只有干饭。
“娘,我明天去公社整两斤五花肉,咱们红烧,这红烧肉就得配上新鲜的大米饭,那是一绝,让人吃了还想吃。”
赵兰花面无表情:“吃了还想吃,这想什么美事呢?”
简双:“……”
好吧,她婆虽农忙时不亏待家里,但以那个节俭劲儿是恨不得大家少吃的。
自己这话没起到劝说作用,反而触雷了,简双蔫了。
大毛二毛听到红烧肉却是来了劲,说话非常不利索的大丫都迈着螃蟹步,一把抱住了赵兰花的腿,奶奶、奶奶的喊。
那嗓门不小,吵得赵兰花直呲牙。
说起大丫,这女娃去年一岁多,不知是营养没后世的好,还是大家没这个习惯,总是在地上爬来爬去,没见走路。
今年总算改爬为走了,那个虎劲哦,直接跳过了扶着墙慢慢走的过程,憨头憨脑的就往前冲,吧唧一下摔了,瘪了瘪嘴也不哭,站起来继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