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七零,打卡躺赢(261)
但简双看她的表情可不仅仅像是熬夜熬的,大概是公公诊断的结果不太理想。
想起吴大妈给老爷子吃的乱七八糟的偏心,她嘴角抽了抽,竟然不太意外。
这是别人的家事,她关心几句就作罢。
到住院部那边,先查房,统计眼药水临床的数据,前段时间他们每天都会测一测患者的视力变化,最近则是每三天一次,结果让简双非常满意。
一开始药物见效是非常快的,大基数嘛,调整起来进步极快,慢慢的也就缓下来了,但上千度数的回归了两三百度的,这就是从摘掉眼镜人畜不分,变成了正常生活可以不戴眼镜,做一些精细事务时才需要戴。
简双能不满意吗?
其实恢复到两三百度的都可以出院了,后续他们再用眼药水长期滴一滴,注意用眼,就能慢慢恢复过来。
不过这第一期临床实验简双还是更希望记录得更全面一点,所以除非是工作缠身脱不开的,她还是让他们尽量住院。
反正又不收钱。
或者离得近的,每天来医院一趟也行,这也是当初签订临床实验协议中要求做到的。
但近视问题不比祛疤问题,会愿意参与临床试验的以退休的老人居多,简双都觉得他们不是来看病,是来交朋友的。
跟同龄人聊的可乐呵了,自己这些人过去记录数据,还会被嫌弃的翻白眼,觉得打扰他们了。
这天走过最后一个病床,简双收起记录本来到办公室,就听到里面丁书桃正跟人聊八卦聊得奋起:“你们知道不?前天晚上急诊那边收留了一个特别奇葩的病人!”
“不对,奇葩的不是病人,是他的家属,她信不过医生信神婆,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偏方,结果好了吧,人吃出问题了,白花了钱不说,还得花更多钱,人也遭罪。”
简双眉头动了动,这形容听起来有点熟悉啊。
再联系撞见的万香儿,她觉得很可能就是这一家了。
“这偏方都有哪些呀?”
“我还真打听到了,这头一个就是吃狗肉。”
“狗肉,这不叫偏方吧?我记得我那什么亲戚就很喜欢吃狗肉,他们以前还搞过狗肉锅子。”
“吃狗肉不奇葩,奇葩的是她弄死的那野狗刚吃过屎!”
“咦——”
大家一脸的一言难尽:“老爷子就没意见?”
“他不知道,家里人也都瞒着。”
简双心说还真对上了,她推开门进去,众人齐刷刷看过来,那小眼神警惕的像是防备教导主任巡逻的学生。
等看到简双才齐刷刷松了口气。
其实无论是简双还是顾教授管的都没那么严格,只让他们把份内的事做好就行,但简双的气质可比顾教授平和多了。
简双问丁书桃:“老爷子现在怎么样了?”
“哦,我打听到可能要住院,这老爷子刚做过手术,本来就需要好好休养,结果吃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身体出了大问题,医生要给他好好调理呢,这可真是。”她摇了摇头。
也有人听出不同:“简双,你认得他呀?”
“认得他儿媳,之前见过几面,她家里条件不太好。”
丁书桃没忍住道:“有些人家里穷,还真不是不上进导致的,是因为这种没文化,这种愚昧的认知。简姐,你还记得之前你帮着扎针的一个脑溢血病人吧?”
“他咋了?”
“他也同样开刀住院,可人家就听医生的,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前段时间来医院复诊,医生都说他恢复的极好,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两老爷子差不多的年龄,严格说起来那个还严重一些,可这一对比,真就没法看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儿子对老爷子确实舍得些,我听说连二十年的参片都开了,这价格可不便宜。”
“是啊,这元气大伤要养回来可不容易。”一个学姐感叹道。
“穷是一方面,这认知也是一方面,两相叠加,以为花一些小钱就能解决,可实际上,却是被迫出了更多钱。”
简双眉头皱了起来:“这伤了元气,养起来这么麻烦吗?”
“是呢,年纪轻的还好,你给他炖个老母鸡多做点肉,轻轻松松就消化了,可上了年纪就不行,要不怎么说老人千万别摔跤、别住院、别开刀,一般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呢。”
简双想起手头上的养元丸,又想起万香儿住的大杂院和她那张愁苦的脸。
听说她男人也断了腿,这可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啊。
而养元丸虽然算是养生佳品,但涉及到的普通材料还真不算太贵,极少用到人参鹿茸灵芝这类。
人参还可以用更便宜的养殖的参替代,唯一麻烦的就只有潇湘明心这个特殊药材。
简双觉得养元丸能起到补元气的作用,最重要就在于潇湘明心。
潇湘明心有点像湘妃竹,年头越久,这竹身就能越粗,但不是全竹都能入药,而是连接上下的竹节的部分。
它的竹节是一块薄片,又像一个叶子,这就是潇湘明心。
并不会如竹筒那么规律,一根竹子里最多能出四五个薄片,根据竹子的大小,薄片也不一致,但就算最大的也只能长到巴掌大。
简双看到药物分析室摆出来的图片时,心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不是集齐了竹子的精华?
因为这薄片有点像竹米,但它又和竹子有区别,它是盛年孕育,当薄片无法在长大的时候,基本上竹子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也不知道潇湘明心什么时候能解锁,简双心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