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七零,打卡躺赢(95)
现在别说是武宁县,整个华南省能产出的中草药,她都了如指掌,这么大的优势,简双没信心才怪。
她接过框子,从里面拿起一株:“当归,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炮制之法,多于秋末采摘,去除须根和泥沙……用烟火慢慢熏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一般在零点四到一米左右,根为圆柱状,分枝……宜居环境:海拔较高的山区,对温度要求严格,最适宜的是十五至二十五摄氏度……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需要充沛的降水来保证高产,但也不宜太高,超过百分之四十会导致涝灾,低于百分之十三则会算干旱,需要及时灌溉,最好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种植方法:有种子种植、育苗移栽,一般在秋末后采挖……”
整个卫生所一片安静,些许议论已经消失,原本不太看好简双的众人纷纷面露惊讶。
虽然听不大懂,但好厉害的样子。
最震惊的要数专业人士王老头,当归算是比较常见、应用也比较多的药材,他不意外简双能认出来,可他没想到简双知道的信息这么多、这么具体和全面。
他心里有些酸,他所会的也是家传,但这家传与家传之间真的差距太大了。
难怪李老头明明自己也懂一些,但还是七弯八拐、寻着门路要去给人当学徒,这有老师教和自己摸索真的太不一样了。
至少他上山,只大概知道当归一般在哪能找到,可他没法总结的这么清晰明了。
尤其是简双所说的种植方法与条件,这正是种植基地最需要的技术啊!
简双还在继续往下说,一样一样,每一种她都能从主治什么病,说到采摘炮制之法,最后则是种植需求。
声音清晰有力,不疾不徐,没有一点打盹和卡壳,就算是原本听不懂的人,也都被镇住了。
待她说完,就有人忍不住道:“乔家这小儿媳,有两把刷子啊。”
“是啊,这才学了多久,竟然每一样都认得出来。”
“如果她从小就学习的话,没准也能像她师父那样,考个县里的大医院。”
听着众人转了口风,李杏花不乐意了,这简双再好再聪明,也是她那死对头赵兰花的儿媳,她乔家好,她就不好。
她盯着王老头:“老王,你可不能就这么认怂了,给一个小辈低头,快说,她就没有一点错的吗?”
王老头这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一时有点纠结,又有点羞愧:“她后面所说的种植条件,我只知道一小半,所以没办法判断是对还是错……”
李杏花一喜,正觉得抓到了把柄,就听到王老头接着说:“但她前面所说的内容都是对的,比我知道的还全面一些。”
“这是好事啊。”妇女主任一拍巴掌,“这县里考察,不就是要找能种草药的技术员吗?”
李杏花阴阳怪气:“这会说,可和上手去种不一样,人娇滴滴的简知青以前是城里人,这嫁了人也没见她下过地,别是光会说吧。”
在外面听着的赵兰花可见不得她这样贬低自己儿媳妇,当下就道:“她没下过地,那是我们家不缺劳动力,你倒是一直都是乡下人,可也没见你这几年下过几回地呀。”
“而我们家简双,虽然没有种地的经验,但她常往山上跑,那频次可不低,这实践经验,足足的!”
李杏花脸一黑,还想再歪缠,乔栋梁打断道:“这一关就算简双过了,王老头你认不认,你没有考住她?”
王老头长叹一声,心服口服:“我认。”
“好,下一关就是简双考你,现在去我家。”
于是一群人又浩浩荡荡的跑去乔家,简双也让他们在院子里等着,自己拿了个背篓进去。
游戏打卡并不会遵循只出现本地药材这种规律,但简双也没想着欺负人,这乔家特地给她腾出来的储物间装的药材都是简双在山上采着。
只不过嘛,她的运气确实不错,又很会利用游戏的提示,所以她采摘的的药材就偏一些,没有王大爷那边那么大众常见。
她挑了一些拿出来,递给王老头。
王老头本来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就算要输给年轻人,也不能输得太惨烈,他默默的复习了几遍简双的格式,觉得那样说起来又有条理又有气势,正打算复制。
这一看简双递过来的背篓,脱口而出的却是:“这药材品相可真完美,真的是你自己炮制的?这天麻和川穹怎么有这么大?你在哪找到的?还有这杜仲,树皮取的也太完美了吧……”
在他的一声声夸赞中,李杏花的脸已经彻底黑下去了:“你在干嘛呢,还没开始比呢,已经先认输了?”
“我知道,这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毛大声道。
因为简双教他背诗,偶尔还考一些歇后语,会的话就有小婶婶专属奖励,他和二毛都非常积极。
二毛被哥哥抢了先,立刻追着道:“”还有一个,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你这个不对,王爷爷是被小婶婶强势的碾压下去了,没有再而衰,更没有三而竭。”
大毛和二毛吵了起来。
王老头听着老脸一红,赶紧说:“都安静,我要开始了。”
然后也学着简双,先拿起了一片杜仲介绍。
到底几十年的经验是有的,他说的也很顺畅,没打嗝,但众人看看他,又看看简双,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有人想:难道人长得好看还有这好处,大家都更愿意听她说话?
对比简双那张年轻漂亮的脸,和王老头那满脸的褶子,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似乎又不只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