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超神女团C位(61)

作者: 奔跑的大橘子 阅读记录

媒体早在此前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偶像,什么样的节目”论战中,就已经纷纷经历过一段对女孩们从“黑”到“粉”的历程。

他们对这三个女孩有很多的话想说,很多的问题想问。

“你们为什么会想读书,还来参加《超级女团》比赛呢?”

“你们有想过考什么学校吗?”

“读大学的霍果儿输给了才高中毕业的你们,你们为什么会想要去读大学呢?”

“你们对学历怎么看?是不是看不起娱乐圈里低学历的人?”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些是逼着她们交代她们的明天,有些是给她们挖陷阱,一个回答不慎,可能就要得罪一大帮人。

说到这个,还要再夸下皇庭国际,一般的公司开新闻发布会,那就是走个套路,红包到位了,通稿都是现成的,问题都是规划好的,纸条发下去,媒体照着念就好了。

但皇庭国际从来不屑于这种。

说来其实还不如放开呢,既然要做娱乐要出话题,那当然是任媒体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槽点、爆点好,否则统一的稿子还不如不要开新闻发布会,就联系媒体,直接到处发稿呢。

像皇庭国际的这场发布会,不同媒体看到的都不一样。

时然代表米媛媛和付芯然回答了这些问题,比如“参加《超级女团》是最难忘的经历,不管读书还是不继续读书都是人生中不应该错过的精彩”,比如“我们三个人要报考就要报考最好的,看上的是大本营正是在s省本省的京都艺术学院”,比如“霍果儿很优秀,正是她激励着我们要更加优秀,更加的努力”,比如“学历只是一种自我修炼内功的方式,我们欣赏每一个努力在自己领域取得了成绩的前辈”,诸如此类,晃过了媒体挖下的坑。

本来有点担心的皇庭国际这边的老板,还有吴迪等人,都不由的对时然刮目相看,年纪轻轻,说话倒是滴水不漏。

“天生是个混娱乐圈的胚子”

某些人都在心里这么给时然还有女团的她们做了定位。

当然,既然陶渤、池歌、裘冰出来为她们三个新人站台,也少不了让他们说说对于公司签下三人的看法及祝福。

“我之前没怎么看过《超级女团》这种节目,但是我喜欢年轻人愿意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拼搏,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她们一定能成为超级明星。”

陶渤对几个女孩很是看好,“我觉得年轻的新生代里,她们是第一个让我觉得新生代有希望,能够接棒娱乐圈的人。”

话说回来,这样的话就足以媒体写一篇大长篇了。这些年多少人为了娱乐圈的偶像断层焦虑啊,像池歌这样的实力派逐渐告别小鲜肉、小嫩肉的称呼,而更加年轻的一代,却没有任何能够让人感受到娱乐圈新生代力量的人物。

不管陶渤是基于什么样的心里说下这样高的赞誉,但一旦说出来,就相当于一个预言,一个flag,未来,所有人都会对时然她们三人有更加高的期望,来自娱乐圈同年龄段的对比,将因此充斥她们的成长道路。

但不管怎么样,陶渤是真的信任她们,三个女孩都向着陶渤认真的鞠了一躬,说了“谢谢前辈,一定会很认真的努力”诸如此类的话语。

而另外一个站台的裘冰,其实很少和别的女明星同台,一方面是同性相斥,裘冰这么美,大多数明明被夸为美女的女明星,一和裘冰同台就直接被秒成渣,谁会这么想不开找虐啊!另外一方面也是裘冰的性格也有点直接,有什么说什么,一般心里脆弱点的女孩可受不了。

“我知道时然,我夸过她,现在我觉得,她们有理想,有实践,她们三个都很棒,我为能成为她们的师姐开心。”

不过,面对其他是矛的裘冰,在向媒体说时然三人时,就由女刺儿头,化身了暖心大姐姐,谁叫“护短”是皇庭国际从上打下的特性和传统呢。

“时然,我们知道米媛媛曾经给你画过裘冰的半脸妆,你们也是很有缘了,现在又成为了师姐妹,你们能一起合个影吗?”

有媒体提出了他们的要求……

【作者有话要说】

忙碌是常态,有活动的,有数据的,有来自客户项目需求的,还有技术的,脑袋炸裂的每一天,工作完还要当大家的知心姐姐。今天老公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我说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自己知道。

写文就是一场修行,谢谢还有人在与我同行。今天编编给了个榜单,据说是传说中的“毒榜”,但要求的字数并不与我的每天三千更新冲突,那就照旧吧,或许周末会加更一次。

第50章 羡慕傻夫君(捉虫)

媒体有要求, 时然和裘冰也乐得配合。

走到舞台中央,同样的盛世美颜,同样的九头身大长腿黄金比例, 同样幅度的微笑,她们看上去还真有些相像。

“以后时然就是我妹妹啦,还请大家多多关照。”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讲缘分, 或许两个同样漂亮的美人儿, 就应该这样肩并肩的站在一起, 亲如姐妹。

当然, 媒体一定不会错过正与时然一起在处于话题风暴中的池歌。节目刚结束,又捕捉到这两只同场,他们并没有说要什么避嫌, 也没有谁说要出面解释, 似乎给了媒体无尽的暗示。

“请问影帝现在是和时然在谈恋爱吗?”

“时然三人加入皇庭国际是不是池歌牵的线?”

“以后时然去读书,影帝打算陪读吗?”

镜头转到池歌这边的时候,话题似乎都偏了。如果在其他公司,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工作人员要出来拦着, 说,“不好意思, 这是我们某某的私人事情, 不是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 请大家回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