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明皇后生存日常(187)
“一亩地大概有十石的玉米和二十石的番薯,对了,还有五石的大豆。”虽然有了玉米和番薯,朱棣也没忘了大明原产的黄豆, 但黄豆的收获和玉米与番薯对比,就略显的惨淡了。
可这确是非常正常的,一般不是太肥沃的土地,能有个五石大豆的收获已经是农人精心照料的结果了,可这些收获的大豆只是和玉米间种而已,就能有如此的收获,已经非常的出乎意料了。
朱瞻基瞬间放心了,趁着皇爷爷高兴,他再拍拍龙屁,说不定皇爷爷就把该得的赏赐给了呢。
“天佑我大明,连老天爷都是站在皇爷爷这边的。”朱瞻基恭维道。
他知道老爷子的心病是什么,无非是登基的不够名正言顺,所以才发了疯的想去北伐,以功绩立身,日后见到太祖高皇帝也好告诉他,哪怕得位不正,他也对的起这个位子和大明百姓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朱棣以为自己哪怕是第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但穷兵黩武也是真,他还以为自己会给身后留个骂名,但良种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希望,属于他的盛世,永乐盛世,无愧与他的年号。
“皇爷爷。”朱瞻基轻声喊道:“您打算什么时候论功行赏啊?”
朱瞻基直截了当的就开了口,他皇爷爷最看不得大男人遮遮掩掩的,有时候他爹差事办差了,找他一起去请罪,吞吞吐吐的态度,还会被皇爷爷责骂呢。
朱棣收了笑,挑眉看向朱瞻基,就见最贴心的大孙子讨好的朝他笑了笑,想了想,问道:“是太孙妃让你来问的?”
得到玉米和番薯丰收的消息,朱瞻基曾经问过一次,不过被朱棣轻笑着三言两语的打发了。他就知道大孙子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赏赐,这不说人人就来了。
虽然被爷爷用妻管严的眼神看着,
那恨铁不成钢的目光让朱瞻基恨不得缩回去,但朱瞻基还是鼓起勇气撒娇道:“爷爷,您看您现在,有水泥、有银矿,还有粮种,这么些东西可都跟太孙妃有关,不能因为太孙妃是女人,就把她的赏赐和功绩都抹了吧。”
朱瞻基讨好的冲朱棣笑笑,试图用亲情打动眼前态度坚决的人。
“再过几个月您重孙就要出生了,又是洗三又是满月的,您不能让孙儿这当爹的连给孩子做脸的钱都没有,那丢的不还是皇爷爷您的脸吗?”
老爷子最重面子,朱瞻基就对症下药,不信老爷子态度不松动。
朱棣果然心情大好,早先搪塞朱瞻基的话就是随口开的玩笑,一听马上自己就要四世同堂了,立马觉得身体年轻了十几岁,健壮的都可以直接上马出关外北伐了。
轻笑了一声,朱棣道:“赏赐少不了你们的。”
朱瞻基正不明白呢,就听朱棣吩咐给照料粮食的所有人厚厚的赏赐,朱瞻基的心里瞬间松了口气,总算可以对这胡善祥交差了,其实两人并不在乎赏赐的多寡,但都觉得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场,被人白薅的感觉分外不爽,无论如何都得让已经逐渐富裕起来的皇帝付个辛苦费。
胡善祥满意的看了看朱瞻基带回来的赏赐,暗道皇帝总算没那么守财了,这可是她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肚子里孩子的奶粉钱,虽然孩子还没生出来,奶娘就已经早早的预定下了。但是想坑她胡善祥的钱,就算是皇帝,胡善祥也并不打算给他开个门,窗户也别想。
伴随着年节的到来,辽东大捷的捷报先一步传到了御案前。
土豆的味道可口和丰收的消息在汉王的有意散播下传播的极广,几乎是第二天就有辽东的百姓家里有军人的就被上门围了起来,试图从那人手里换几颗土豆的种子。
消息传到关外的时候,长城外的各部族正为冬日严寒,而部族里粮食不够过冬而发愁,各个部族的首领都聚在了一处,商量着如何从大明那里掠夺足够过冬的粮食。
“消息可是真的?那个叫土豆的东西真的可以管饱?”问话的是一脸急切的兀良哈的首领。
微胖的汉子一手攥着上报消息的来人,一边频频看向高座主位的绰罗斯马哈木,他们众部族合力推举的首领,瓦剌的太师。
“整个辽东都传遍了,所有百姓都走上街争相庆祝,而且听说不止土豆,京城还有叫玉米和番薯的粮食,大明的皇帝下旨说会推广,免费发给百姓种植。”
来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破麻布袋,布袋里赫然放着四五颗圆溜溜的土豆,瞧着和土疙瘩似的,这东西当真能吃吗?望着灰扑扑的土豆,所有人都是一脸的懵逼。
绰罗斯马哈木不怕死,或者说他很早就有死的觉悟,但此时突然出现的土豆却让他心里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来,他不明白,大明的皇帝原先像是个疯子一般追着他们打,怎么突然就沉寂下来改种田了?这其中会不会隐藏着什么阴谋没有被他察觉到?
“大明皇帝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消息是真是假,试试就知道了,如果是真的,那咱们部族里冬日过冬的粮食就有了,如果是假的,咱们也没有损失,都是要去大明走一圈。”
他如狼一般的嗅觉这个时候一点都不起作用,本着拆穿大明皇帝谎言的本意,绰罗斯马哈木吩咐手下将这几个土豆扔到火盆里烤熟。
手下领了命,结果土豆就扔到了火盆里,所有人边吃着烤羊肉就美酒,边等着土豆成熟。
一个长相粗糙的大胡子男人羡慕的开口道:“这几年大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好东西层出不穷的,什么时候咱们草原上也能有这些好东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