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明皇后生存日常(99)
若是冬梅在此,定能发现此人赫然是胡善祥的婢女云珠,只可惜或许是做贼心虚的原因,吴心仪带着冬梅走得行色匆匆,云珠确是不慌不忙的跟在两人身后,待回了青宫知道太孙和太孙妃都不在宫内,只能先把自己有所发现的事告诉了云柔。
云柔收到消息后,点了点头,赞了云珠几句,又给了些银钱做奖赏,让她不要对吴侧妃那里的监视松懈后,便派人去将消息传给在宫外的太孙夫妻俩。
收到云柔派人送来的消息时,胡善祥正和朱瞻基两人愉快的享用美味的菜肴。
虽然对胡善祥充满信心,但毕竟是从不曾当做食材的观赏植物,朱瞻基还是提前找了人过来试毒。
胡善祥没什么怨言,也知道朱瞻基不是不信任自己,而是不信任这些食材本身,毕竟真说起来他这个人还是挺惜命的,这也是当然,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么,也就是弟弟还没长大,又非常的受皇帝的宠,也就是有个叔叔在一旁虎视眈眈的想要他们一家人的命,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威胁来源了。
等了两刻钟,确认试菜的人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之后,在朱瞻基开口允许用菜之后,胡善祥迫不及待的一筷子往拔丝苹果上夹。
没拔动,因为放置的时间太长,苹果被糖浆凝固了。胡善祥加大力气才拔了一小块下来,放到嘴里之后,只能轻叹一声,虽然苹果风味还在,但已经失去了刚出锅时的甜脆爽口。
眼看这道算得上是甜品的菜只能被搁置了,胡善祥只能把筷子往还热着的菜上伸展。
回锅肉、番茄牛腩、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辣子鸡,一口辣的开胃,再来一勺子不辣的,搭配上香喷喷蒸的恰到好处的御稻,让胡善祥吃的分外满足。
等胡善祥终于就着菜吃了一碗饭之后,才心满意足的想听听朱瞻基对她手艺的夸赞,谁知她一抬头,却震惊的瞪大了双眼。
这吃的比她还风卷残云的人真的是从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锦衣玉食的朱瞻基吗?
就是宫里的御膳也从没有这么受朱瞻基喜欢过吧?
胡善祥还没有自大到觉得她的手艺可以和宫里御膳房的御厨相媲美,不用问,只看朱瞻基吃饭的速度和已经见底的盘子就能知道朱瞻基对这几道用辣椒做出来的菜肴的满意程度,胡善祥不由幸灾乐祸的想到,果然没有人能不喜欢辣椒给味蕾带来的刺激感,除了不能吃辣的人。
吃的差不多了,胡善祥放慢了进食的速度,吃了几颗草莓之后,便开始就着朱瞻基吃饭的样子津津有味的嗑起了瓜子。
别说,
用的大料都货真价实的好,炒出来的瓜子也入味的让她停不下来。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好吃?”等朱瞻基放下筷子,胡善祥就一脸得意的炫耀道,一副你听我的准没错的洋洋自得。
“这些花的果实居然真的能吃,而且味道还出乎意料的好。”朱瞻基摸着肚子,一脸的意犹未尽。
“那当然,没有金刚钻咱也不敢揽这瓷器活呀。”胡善祥嘿嘿一笑。
“看来以前还真是疏忽了,还以为郑和从南洋带回来的这些奇花异草除了模样喜庆就再没别的作用了,没想到还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蔬菜。”朱瞻基轻叹,以前真是坐井观天了,还以为他们大明地大物博,那些番邦都是不毛之地,没想到只是这简简单单的几样植物就让他大开眼界了。
想到此处,朱瞻基心里一动,南洋那些国家除了这些蔬果外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可以食用的好物,郑和今年或许又该奉旨出海了,或许他可以交代一声,派人在当地搜罗一番。
海外不止有这些美味可食用的蔬菜果物,还有亩产百斤、千斤的番薯、土豆和玉米呢。
胡善祥随着朱瞻基的话也想到了此处,只是她和郑和没有交情,郑和奉旨出海也算得上是一件正经的政事,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可是立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的,宫规中也有所录,没看连太子妃也只能在后宫之事上大展拳脚么,她胡善祥哪怕对那些良种很是心动,这个时候也是不敢伸手的。
不怕被跺爪子么!
胡善祥也知道朱瞻基这顿饭用的特别满足,其实想想就知道,也不怪朱瞻基像饿了一辈子的样子,主要是大明宫廷的御膳是真的不怎么样啊,说句饭菜一般都是对其的夸赞了。
明朝四大不靠谱之一——光禄寺茶汤的难吃已经是遗臭万年的存在了,更别说是同出一脉的尚膳监。
作为天下最尊贵的皇帝,九五之尊,入口的东西也只能经过重重关卡,呈到御前的时候不说和那道拔丝苹果一般失了风味,也是让人没了胃口的存在。
当皇帝的当然不用忍这样的“粗茶淡饭”了,但这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穷苦人家出身,为了让子孙牢记何为不忘本,也深知民间疾苦,于是便特意下旨规定了皇家的膳食中要包含民间老百姓吃的粗粮和野菜,什么杂豆、高粱、苦菜根之类的,胡善祥敢说忆苦思甜都没做的这么绝的。
想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那道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瞧瞧这起的名字,又是珍珠、又是翡翠、白玉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用的材料都是什么奇珍异宝、天上飞海里游的稀罕之物呢,其实就是白菜豆腐打群架,和“群英荟萃”与“雪山飞狐”一样一脉相承的遮掩。
当然尚膳监肯定也不会天天给皇帝上这样粗制滥造的菜肴,怕是脑袋不够被砍的?
光胡善祥叫得上名字的就有椒醋鹅,焚羊肉,胡椒醋鲜虾,火贲羊头蹄,烧鹅等等,色香是俱全了,可这菜吧,主打一个油光肥腻,端看太子越来越肥硕的身躯便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