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路人甲嫁反派大佬(89)
“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谢宴清像是在许诺一般,看着觅婉婉笑。
觅婉婉:“那当然,我等着做司令太太呢!”
一个月后,他们乔迁,认识的人都过来贺喜,王家一家人,杨月苓父女俩,张晓山一家子,还有顾大勋一家人。
人一多,屋子瞬间就变得满满当当。大家都为他们高兴,个个喜气洋洋,尤其是顾大勋,高兴得都落泪了。
酒过三巡,拉着谢宴清的手,一个劲地说话,“你能好好地生活,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我死也瞑目了......”
谢宴清垂着头,任由他拉着自己的手,耐心地听对方讲话,看不清神色。觅婉婉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打断。
“爸,你喝醉了就赶紧回家,什么死不瞑目的,别吓着人家谢哥。”顾宁阳一把扛起顾大勋,就这么把人扛走了,白霜儿跟在他后面欲言又止,似乎是怕他把人摔着。
觅婉婉忍俊不禁,顾宁阳这个人,还怪有意思的。
杨月苓是最后一个走的,临走之前,杨月苓上楼逛了一圈,下楼后对觅婉婉说:“房子还是不够大,不过没关系,等服装店再开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在省城买大房子。”
“好呀。”觅婉婉笑着答应她,她们一起开的服装店越来越挣钱,离去省城买房子不会太久。
觅婉婉和谢宴清刚结婚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想法,暂时落脚而已。如今搬了新家,觅婉婉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房子前边的院子是他们亲手打理的,家具是他们一样一样挑的,就好像,他们真的有了家一样。
前世累的猝死才拥有的家,现在又重新回到她的手中了。觅婉婉抱着这样的想法,窝在谢宴清怀里,幸福地睡过去。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一个月,就到了小龙虾收获的季节。这一批小龙虾早早地被刘为民订下,供应给食堂,觅婉婉干脆拿着各种香料来厨房,直接现场表演怎么做小龙虾,以及用小龙虾剩下的汤汁拌面。
当小龙虾出现在卷烟厂食堂的那一天,全厂的工人都闻到了那诱人的香味,纷纷挤在打菜的窗前。
“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快给我来一勺!”有个工人说。
“这个红红的是什么东西,闻着挺香,能吃吗?”有个工人指着小龙虾问。
打菜的厨师说:“这个叫小龙虾,是觅婉婉同志帮着做的,味道好极了,你吃过就知道了。”
等他们吃过小龙虾和小龙虾拌
面之后,就围着觅婉婉问个不停。
“婉婉,听说这小龙虾是你养的,怎么卖啊?如果不贵的话,我买点回去给孩子尝尝。”
“是啊是啊,我也想买点,咱们是同事,给点优惠呗!”
觅婉婉哭笑不得:“这一批的小龙虾已经全部被刘老买下来,给食堂做员工餐了。你们想买的话,得等下一批,我给刘老是五毛一斤。你们想买,可以直接去西边后山的荷塘,找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叫王桂苗的姑娘捞给你们。”
“这新鲜出笼的小龙虾,你们拿回家直接爆炒,再放上一把紫苏,那才香呢。”觅婉婉不遗余力地推销。
“你说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下一批什么时候能呀?”立马就有工人迫不及待地问。
自从翟良策来了之后,卷烟厂一片欣欣向荣,工人们的福利待遇也相应提高。加之市场经济已经被允许,有条件的人家都不介意给家里添点吃的。
觅婉婉:“四个月后出塘。”
“要这么久呢。”工人们纷纷惋惜,但又想到刘老给他们买了两个荷塘的小龙虾,他们可以连着吃好几天呢,瞬间对刘为民充满了感激。
小龙虾卖的价钱不高,胜在量多。两亩荷塘足足产出了两千一百斤的小龙虾,挣了一千零五十,觅婉婉又进账了三百。
而且,她这个月休息日去省城看服装店的时候,发现省城的街头已经有不少的夜宵店了。众所周知,小龙虾的主场永远是夜宵店,如果能把这些小龙虾推进夜宵店,一定会很受欢迎的。
综合考虑下来,觅婉婉找到王桂苗,“我觉得咱们的小龙虾可能比鸡鸭更赚钱,最重要的是养小龙虾省事,把虾苗往荷塘里一放,就不用管了。”
“婉婉姐,我觉得也是,我刚和爸妈说,再弄两个荷塘养小龙虾呢。”王桂苗正想着怎么和觅婉婉说这个事呢,没想到对方主动来找自己了。
觅婉婉:“荷塘也不浪费呀,产出的莲藕可以卖去菜市场,莲子晒干能当干货卖。”
“婉婉姐姐,你可真多主意。”王桂苗惊叹道。
“多读了些书罢了。”觅婉婉谦虚道,不止是多读了书,还幸运地生在了一个更加发达的年代。
说到读书,王桂苗似乎有点苦恼,皱着眉,一张小脸变成了苦瓜。
“桂苗,你怎么了?”觅婉婉关心地问她。
王桂苗:“婉婉姐姐,我爸妈想让我去考大学。可我一点也不想离开磨盘镇,我就想呆在这里,一辈子呆在这里也没关系的。外面大的城市,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觅婉婉发现王桂苗这姑娘有点社恐。不爱跟人社交,反而和鸡鸭说很多话。养鸡鸭和小龙虾都很用心,觅婉婉拿回来的养殖书,她也认认真真看。
“也许,你读完大学回来呢?”
王桂苗摇摇头,“我听说,现在大学生毕业后都是分配去城里当工人。我不爱在城里当工人,我更想在田间地头,种菜、养鸡鸭。”
觅婉婉灵机一动,“你可以学农学呀,毕业之后,分配回家乡。我带给你那些书,都是农学方面的,你上了大学之后,可以看到更多,包括怎么种菜、养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