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打铁匠的美娇妻(134)

作者: 以笑和 阅读记录

想想这些,阿雅就觉得她们现在赚的还不够多,还不能畅想更好的生活。

听到阿雅这么说,江浔一下也冷静下来了。

是啊,去繁华的地方,花销就会更大。

她们能负担的起吗?

“但我们一直留在清水镇的话,能赚的银子也是有限的。”江浔把桌上的银钱拢在一起,堆成可观的小山,“上月因为有许多人来清水镇,所以我们才赚得多,这个月天气凉,恐怕不会有这么多人来,我们也没办法保证以后一直有这么多人。”

“而清水镇的人不够多,即便每人都在徐浆娘那里买一份拌土豆,我们能分得的钱也很少。”

是这样的,清水镇体量小,能挣的钱只有那么一部分,她们如果不寻求改变的话,以后只会越来越少。

虽然这个少对比起以前她们能挣的银子,算多的,但一直这样下去,她们也不会过上更好的生活的。

人都是想往高处走的。

江浔没有想过太高的地方,但至少让她们能生活得再好点吧?

她想让阿雅过去以前的生活。

第75章

阿雅聪明, 江浔一说,她就懂了。

留在清水镇的话,永远都只能赚清水镇的钱,但要是去成都府的话, 那就可以赚成都府和周围其他府的钱。

成都府四通八达, 机会更是比清水镇多, 适合想要闯荡的人。

“那浔姐姐,你有什么好想法吗?我们种的东西供给徐浆娘和宋月柔二人都显得有些少,再加上我们还要做自己的事,恐怕有些分身乏术。”

她们去成都府后能做什么呢?

浔姐姐继续打铁,她继续写话本?

可浔姐姐一人打出来的铁具有限,卖给清水镇的大家都显得有些够, 去到成都府肯定会又忙又累的。

而她在哪里写话本都行, 但卖话本始终要靠李屠妇的赘夫,李屠妇的赘夫不把她的话本往其它地方卖, 她写再多也只能局限在清水镇。

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 找人一起共谋做事呢?

倒是可行, 只是她们地不够,种出来的菜太少, 会供不应求的。

两人商量来商量去, 倒是达成了想要改变现状的共识。

但朝什么方向改变, 该怎么改变,都是麻烦事,都是需要细细考量, 走一步算百步的事。

“先这样。”江浔拍板决定道:“我们先在江家村租更多的地, 种更多的菜,把宋月柔和徐浆娘二者的供货问题解决, 再想其它。”

她们现在种的菜还是太少,搞得宋月柔和徐浆娘二人都需要每日限量,才能维持售卖。

先把供应量提上去,把徐浆娘做的两样小吃都变成大家平日里能吃到的小吃,深入人心,稳扎稳打。这样,她们去成都府闯荡的时候,清水镇这边才不会遇到问题,成为她们的绊脚石。

而是会成为她们坚实的后盾,稳定的经济来源。

听到江浔要种更多的菜,阿雅也没有异议,点点头道:“我们一起努力。”

商量好,江浔就开始马不停蹄准备起来。

租土地的事她去找了江家村村长,让村长去同村民们商谈,但村民们都是靠地吃饭的,好手好脚自己也能种地,就没有人想要把自己的土地租借出去。

没办法江浔只能挑选一片村中的荒地,自己雇人去开荒垦地,用来种土豆和番柿。

等荒地变成田地,都已经是小半月后的事了,江浔和阿雅二人站在新开垦出来的十亩田地旁,一人一半守着那些短工们种土豆和番柿。

她们用的短工基本都是江家村,或周围村子里勤劳肯干、老实踏实的农妇、农家女。

这些农妇或农家女平日里除了忙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外,还要抽空去帮别人浆洗衣物,或做一点针线活贴补家用。

现下,江浔和阿雅二人给了她们做短工的机会,既不用待在家里忙活那些被说“不重要”的家务,赚的银子又比洗衣织衣多。

能算上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等土豆和番柿全部种好,日子已经来到十一月月末。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完全冷下来,狂风呼啸地吹,像刀子般吹得人脸上泛红皴裂。水井里的水也冰凉刺骨,不能用手碰,否则容易红肿生疮。

江浔和阿雅二人早就穿上厚实的棉衣,戴上暖帽披上大氅,才能忍受住寒冷。

江家村该忙的忙完后,江浔抽空带阿雅上街去买了手炉和铜盆。

还进了一批白炭放在家里用。

白炭价格比木炭和黑炭昂贵许多,每斤要二十文才能买到,但白碳燃烧时间长不起烟,也不熏人,家用还是合算的。

东西买完后,江浔又带着阿雅去了官府,再次询问解除卖身契之事办得怎么样。

这次官府之人就没有再拖延了,看他们神色放松,坐在椅子上翘着腿吊儿郎当的模样,猜也猜得到他们要找的人估计是找到了。

他们拿出一张纸,对着江浔和阿雅二人道:“咯,已经从奴籍更为女户了,就挂在你妻子的户籍下。”

女户,顾名思义就是由女子担任户主的民户。

女户者,通常都是家中男丁死绝的穷苦女人,因着她们本身就弱势,所以可以享受免役和减税的政策。

江浔和阿雅凑在一起,看着那张薄薄的户籍纸,仔细扫过上面一字一句,心中觉得尤为安宁。

终于成了。

从今日起,阿雅就不再是奴隶,而是她被官府所承认的妻子。

两人在一个户口簿上,寓意着她们将相互扶持,砥砺前行。

从官府出来,江浔一个高兴,去清水镇第一大酒楼找了陈厨子,让她为她们炒了三个大菜,还买了一坛子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