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匠的美娇妻(140)
奇怪的是,那铺子的状态看起来和一月前,她们初次见到的状态没什么不同。
依旧是没什么人,也看不见老板和小二。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个月都没有人来租?
她们一月前看的时候,还以为是老板要转让了,不做生意了,才没有人的。
可这都一月了,还这个样子,不太对劲吧?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选择去铺子中询问,而是直接走进街对面一家糕点铺,进去边挑糕点,边问店小二的话。
江浔:“小二啊,那对面铺子是怎么回事?能吃到东西吗?我们三人饿了,正愁找不到去处。”
说着还挑了好几种糕点,放入店小二端着的托盘上。
那么明显的打听,店小二当然听得出来,但是看着这人要买东西,他也乐得多说几句。
“嗐,那家店啊可以吃,东西都好着呢!只是不知那家店是倒了什么霉,换好几个老板都做不走呢。”
按照店小二的说法,这一个月内那家店不是没人租,相反还换了好几个老板了。
每个老板刚开店时都是雄心壮志,表示自己一定做的走,结果最多开店七日,每个老板都被打击到了。
根本没有人去吃。
不论他们想出什么吸引人的法子,都是没人去吃。
除非直接免费。
免费也只有晚食之时才会有人去。
这就奇了怪了,三人眼中露出疑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
江浔:“是不好吃?”
陈厨子:“是得罪人了?”
阿雅:“卖的东西不对?”
店小二站在柜台后,打包江浔挑选好的糕点,“没有得罪人,味道不说好吃,但也绝对不难吃,是寻常味道。”
江浔:“那就奇了怪了,又有私塾又有绣楼的地方,居然没生意?”
“你是不知道,那私塾里的读书人不会出来吃东西的,除非是傍晚归家之时。”
“可他们已经要归家了,何必又在外面花钱吃东西?”
店小二把东西打包好,收了钱,又继续说道:“那绣楼的姑娘们就更不可能出来吃了,她们又没多少银子。”
“要我说,就不应该开吃食铺子,像我们老板这样,开个糕点铺多好呀?买一两块来尝尝,又能解馋又花不了几个钱……”
说到这里,店小二猛觉自己说多了、失言了,懊恼地打了下自己的嘴,找补道:“我们店生意也不行,可千万别学我们。”
见问不出什么了,三人一同走出糕点铺,站在街边商与着。
陈厨子:“这……之前不知有这种事啊,我们要不还是再看看?”
这里的铺子好是好,但万一她们租了也是没人来吃,那不纯亏钱吗?
江浔同阿雅十指相扣,低头抿唇思索,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好像有办法了。”
私塾里的读书人为什么不出来,她暂且不知。
但听店小二的意思是,绣楼的姑娘们是因为没多少银钱才不出来吃的。
如果像糕点这种,好吃解馋,只买一两块才几文钱的东西,她们也是会买来吃的。
也就是说,只要价钱便宜,东西少点她们也能接受。
主要是得好吃。
而且估计她们也不是每日都吃,最多一月吃个一次两次就很好了。
这样算下来,确实是出来吃饭会贵一点。
出来吃一顿饭,少说也要花掉十多文钱,姑娘们确实负担不起。
“我们可以这样,把炸土豆条、拌土豆、牛乳茶都分成小份的。每份几文钱,总会吸引到客人的。”
这种降价、减量的办法,估计其他老板都想到过。
区别是,包括现在这位老板,卖的都是正餐,只降价不减量姑娘们估计会很喜欢,但出来吃花费时间长,会耽误做绣活的。
降价减量的话,对正餐来说,就有点小尴尬了。
吃又吃不饱,又好像吃了一样。
但她们卖的东西是小食,是和糕点差不多的。
只需要在休息时出来买,回去时边走边吃就行。
花费不了多少功夫。
每月买个一两次,解解馋足矣。
“可是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阿雅道。
如果单买小食,她们也没必要租铺子,租个摊子就行了,花不了多少钱不说,恐怕买的人还多点。
她们想租铺子,就是想做各种菜的,想做真正的酒楼。
“也是。”江浔点点头,又陷入思考之中,喃喃道:“还是得知道那群读书人是为什么不来吃的。”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又开始找其他在转手的铺子,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就不用去租那家铺子了。
但同时,江浔也每日都会到那家生意不好的铺子外逛一圈,希望能找出那群读书人为什么不出来吃的原因。
还真别说,几日下来还真给她找到了。
竟是因为私塾中有小厨房,私塾半强制要求学生们都在小厨房吃。
这样还不算完,主要是人小厨房卖的不贵不说,还每次外面的铺子推出什么新菜色,小厨房都能复刻了去。
直接在私塾里卖,又近又便宜还想吃什么有什么,如此天时地利人和。
那群读书人能出来就怪了。
知晓原因后,江浔突然觉得想解决也不是那么困难的。
只要她们在菜地中多种些菜,食铺里每样菜都用自己种出来的菜制作,从口感上就和小厨房拉开差距了。
小厨房想复刻她们的菜式,也只会不得要领。
同时,因为是自家种的菜,成本也不高,所以和小厨房卖一个价她们也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