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王Beta和顶A先婚后爱了(131)
温继舒不太明白:“我好像没怎么听懂。”
其实不是没听懂,而是怕自己误解了晏边的意思。
“嗯?”晏边微微蹙眉,“没听懂吗?”
温继舒点点头。
见状,晏边只能再进行补充解释:“就像你会通过给我身上装定位器、在我的手机上面安装小程序来掌握我的动向一样,我也会想知道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
“换句话说,我希望自己是最了解你的。”
温继舒眨眨眼。
看上去还是没听明白。
晏边皱眉,心道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没那么大问题啊?
他陷入了沉思。
再往下说,他也说不出口。
就在这时,温暖的触感打破了晏边的沉默。
温继舒抱住他,琥珀色的眼睛里闪过细碎的光亮:
“我知道了。”
第60章 分开
晏边其实是个不太吝啬说爱的人, 也曾经听从谢迢迢的建议,亲口问边岚“妈妈,你爱我吗?”。
他记得边岚当时愣住了, 像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在边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晏边率先向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 妈妈,我很爱你。
即使我不清楚你是否爱我, 但我爱你这一点已经成为了事实。
晏边以前总有种莫名其妙的想法。
他觉得, 两个人中间先开口说爱的那个人 ,就仿佛向另一个人低下了头颅,满盘皆输。
所以他行为上再怎么表现出对一个人的好, 他也不会轻易地对那个人说爱。
并且, 爱之一字说出来太过郑重。
他有时候也会觉得,爱这样高尚的东西, 不会出现在他这种人身上。
在谢迢迢对他说那一番话之前, 晏边始终认为自己好像谁都爱, 又好像谁都不爱。
他就像是一面镜子。
别人对他怎么样,他就对别人怎么样。
边岚如果不爱他,那他在这一瞬间说出口的爱就会变成过去式。
边岚如果爱他,那他在这一瞬间说出口的爱就会是永远。
兜来转去, 他其实和谢迢迢一样没那么贪心, 只是不想让自己输得太难看罢了。
毕竟, 在爱一个人之前,你首先要对得起自己。
不论这份爱是亲情、友情, 又或是爱情。
可晏边的这种观念,在他迈过三十年关的那一刻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爱本质上没有输赢,只有是否情愿和值得。
十年前的晏边并不是因为受不了温继舒的少爷脾气而离开, 也不是因为接受了谢迢迢的提议而离开。
他是不喜欢J市,不喜欢J市的阴雨天。
但他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座城市的爱远高于厌恶。
晏边眼中的爱和恨都不纯粹。
即使是对温继舒和谢迢迢,他也不否认自己会在某一个瞬间讨厌他们。
他那个时候太迷茫,也太需要时间去厘清爱恨了。
晏河川爱边岚吗?他爱,他爱边岚的明艳自信,也恨她的光芒使他的自卑无所遁形。
方寻磊爱谢迢迢吗?他爱,他爱她陪他历经风雨澎湃热烈,也恨她在感情中清醒得高高在上,随时准备抽身。
晏边再厌恶晏河川这个父亲,也还是会因为法律上的那层关系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没办法,除非他先晏河川一步死,要不然他怎么都得对晏河川尽赡养义务。
是的没错,除了心中理想化的爱恨,这世界上还有责任和义务在约束着每一段关系。
复杂到让人想直接入土。
晏边在外头琢磨了好多年,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周围的奇葩爱情故事和人际关系一天比一天多,每天都在颠覆他的认知。
他有段时间的精神状态格外不正常,隔壁邻居接二连三的争吵让他本就衰弱的神经变得更衰弱了。
他一个生气,决定去写小说。
刚好之前爬山遇上的那个omega给了他一个不错的灵感,那就再艺术化加工一下,写一本看似温暖治愈实则致郁的报社文。
反正他精神状态不正常,创死全世界情理之中。
可写着写着,那本粗制滥造的、纯属是为了恶心人的小说,居然真的承载了他自己的意志。
确实是治愈改致郁。
但不是为了报社。
而是,生活好像本来就充满了太多伤痛和折磨,不用他刻意加工,惨烈的结局就水到渠成。
他写小说的时候还会刻意设计情节讲究逻辑,可现实生活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人心难测,世事无常。
有的像是过山车,有的又像是跳楼机。
为了让小说看起来有逻辑一点,晏边把文中所有巧合的喜悲揉搓到一起,在结尾处告诉读者,那不过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遐想。
主角行经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都是他自我感情的投射。
他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他选择在虚幻中沉沦。
成长是一个把自己打碎后又重塑的过程。
但很可惜,那时候的作者本人还处在“打碎”这一阶段,他塑造出的主角体现了他当时的思想观念,这才给读者们带来了十分不好的阅读体验。
晏边写结局的那个晚上是喝着酒写的,下手确实没轻没重。
他写文后期容易脱纲,每天现想剧情,这人一上头,精神状态就更有问题了嘛。
一拍大腿,嘿,我要让主角死得透透的。
然后,主角就死透了。
读者看到结局呼吸不畅救护车急救,作者喝酒喝出胃穿孔同样医院打卡。
很好,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不过,晏边出院的时候还是忏悔了那么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