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同人)[原神]拥有两个游戏账号的我成为了魔神(193)
“凯亚,”蕾雅有些犹豫,“你的心里似乎埋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事……虽然会有些冒犯,但作为一位长辈和许多孩子的母亲,我要给你我的建议——多去相信你的家人吧,他们会站在你这边的。”
“可是,如果我欺骗我的家人怎么办?”
“没关系的,凯亚。你本质上是个真诚又善良的好孩子,你的家人比我更能看清你的本性。”蕾雅把凯亚拉起来,“即使你欺骗了他们,也会得到原谅的。真诚……总好过欺骗。你并没有你想象中对于谎言那么得心应手。”
凯亚沉默了,他有满腹心事但无法言明,他的秘密会吓到所有人。他只能木楞地说,“谢谢您的建议,夫人。”他深深地望了一眼加西亚夫人的脸,算是告别,“……如您所愿,下次见面,我会是骑士凯亚。我不会干涉您的做法,请您好好珍重。”
“我会的,小先生。夜很深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加西亚夫人打开了房门,门外是一夜未睡的琴。
看到加西亚夫人,琴微微颔首,接着她朝房间里面的人说,“凯亚前辈,我希望您可以尽早离开。虽然我很想相信前辈,但如果您再待久一点,我可会把情况如实报告我的上级。”
“琴,”凯亚短暂地唤了一声,琴就住在隔壁房间,她还没有迟钝到什么都感觉不到,但问题是她知道了多少,所以他装作散漫地问道,“你就不问我为什么要来吗?”
“前辈应该是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理由,但我相信前辈。”
琴回答地滴水不漏,凯亚咂了咂舌,不愧是骑士团未来的副团长。不过,他确实得走了,凯亚向加西亚夫人和琴挥了挥手,“那么,我就不打扰两位休息了。我先走一步。”
冰蓝的凯亚步入了冰蓝的夜色之中。
琴收回了看向凯亚的视线,“我不会问您跟凯亚前辈谈了什么,但相反,您可以拿出来那瓶魔药吗?请不要装傻,我有权利搜查您的房间。”
蕾雅对琴笑了笑,“那个啊,我不小心打碎了,”她指了一下垃圾桶,“我的花瓶也不凑巧地碎了,现在它们的碎片混在了一起。琴,你需要检查一下吗?”
琴看了一眼,玻璃的碎片和玫瑰花的尸体零散地放在一起,“不,这样就好。那么,我先告退了,夫人,愿巴巴托斯保佑您有个美好的夜晚。”
“我已经有了,琴。也愿风神巴巴托斯大人保佑你,”蕾雅最后望向那个金发的少女,“去睡觉吧,晚安。”
门轻轻被阖上了,没有一丝声响,而夜……正深沉似海。
第83章 须弥组的520番外 献给我的爱情……
我终将赢得你,
落下的星星,
在灯心草中跳动,
将你的血液或光芒,
献给我的爱情。
——阿莱克桑德雷
“还记得你我的初遇吗?”
九方用手指在空中勾勒出艾尔海森的身影,“那个时候你就站在那里, 穿着紧身衣,不耐烦地看着我, 手里还拿着一堆废纸(论文)。”
“不耐烦?我并没有这样的情绪,只是对你的文字素养有所怀疑,”艾尔海森平静地把九方悬在空中的手放了下来, “所以,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
他说的是肯定句,接着艾尔海森看向九方, “你选择了我, 作为你的共犯(同谋)。不得不说,很明智的决定。但那个时候,你并不了解我,所以是草神大人帮助的你。”
被放下的手鼓起了掌, 九方状若无辜地眨了眨眼睛, “不愧是你。我和纳西妲的相遇比愚人众调查的还要早, 他们多半以为我们是在阿如村相遇的,但是……那从一开始就是谎言。”
她轻蔑地笑了,“在愚人众看来, 我是被小草神囚禁的可怜虫, 一个需要博士救的倒霉蛋,我还挺喜欢这样的假象的。保持弱势,在暗处伏击, 更能一击致命,不是吗?可惜,没骗过博士,噢……也没有骗过你,我亲爱的共犯。”
“所以,你没有别的话对我说吗?”
艾尔海森靠近了一步,他的身躯很有压迫力地覆盖住了九方的身影,菱形的眼睛隐隐透出平静的威严和冷意。
艾尔海森比九方高,从她的视角,平视过去,刚好能看到被黑色紧身衣勾勒鼓起的胸肌微微起伏,往下看是锻炼极好的肌肉块,树木凸起的根筋那般富有生命力。
他们离得很近,似乎九方一伸手,就能触碰这样的“根筋”,听见血液和肌肉在她的手心下颤动的样子。不过,她不会做这样没有礼貌的事,现在他们不是共犯了,反而回归了普通的师兄妹关系……平静地令人惊奇。
就像现在,艾尔海森站在她面前,她的内心只有如水的平静。他不会伤害我,虽然看着冷淡,但艾尔海森其实是个不错的人……还相当热心了。如果没有艾尔海森的“热心”参与,事件怎么会这么轻松地收尾呢。
所以九方只是抬起头,注视着他的眼睛,“我们相处的时间还很长,何必匆忙,艾尔海森学长。”
这个时候,她倒是想起来了自己还是艾尔海森的正牌师妹,虽然九方叫卡维这个外系人学长更多,但艾尔海森才是真正的师兄。
艾尔海森闻言挑了挑眉,“学长?倒是一个罕见的称呼,现在你想起来和自己‘真正’的学长打好关系了?”
“我一直都在和学长您打好关系,只是您太过严厉,”九方佯装出伤心的样子,就像是不经意那样散漫地提起真相,“我没有之前的记忆,连同一些提瓦特的常识也遗忘了。虽然纳西妲很快找到了我,还在梦境中教会我提瓦特的知识……但是,那个时候,她的出现次数是有限的,我不想把我和她的每次相遇都变成提瓦特科普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