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瓶邪同人)(瓶邪)临安一夜听风雨(54)+番外

作者: 楚危 阅读记录

张起灵蹙了蹙眉,眼神有些黯淡,不过,他还是松开了吴邪的手。

反正,他又不会走远。

张起灵的身体底子非常好,不出十天就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不过他被吴邪“圈禁”在房里,半步都不许出去,生怕他出去吃进了风,肺又要出毛病了。对此,张起灵很坦然的接受了吴邪霸道的安排,心安理得甚至有些乐在其中的享受着吴邪寸步不离的照顾。他这次受伤之后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吴邪对他态度的转变,至少不会再刻意躲避他,有时候还会自然地提起自己在这十年间发生的一些事。这在从前,他是连问都不敢问,连想都不敢想的。

张起灵心里欢喜,但是脸上还是冷冷淡淡的。他一如既往的沉默,但是吴邪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被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每一次他总会懊恼为什么吴邪只说那么一点。关于吴邪的一切还有这十年间他发生的所有事,他想知道,他全部都很想知道。

他看得出今时不同往日,这两天王盟总是不断的来找吴邪,多半还是为了杭州总盘的生意。吴邪不可能一直待在徐州,杭州的生意他和王盟都不在已经乱了套。张起灵看得出他心里很担心,可是他却一句话也没有对自己提。

既然有些事他不愿意说,那么就只能由自己来说。张起灵看着吴邪心无旁骛地坐在一旁剥着荔枝,皱了皱眉,“吴邪”两字刚刚说出口就被他的荔枝塞住了嘴。吴邪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想劝自己回去。见状,张起灵牵了牵嘴角,吐了荔枝核,淡淡地说了一句,“很甜。”

三天后,吴邪还是带着张起灵回了杭州。王盟带着人先行一步,他一个人照顾着张起灵在后面慢慢地跟着,就怕舟车劳顿使他的病情反复。张起灵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对于吴邪的大惊小怪他不以为然,但是他也没有拒绝。

他们比王盟晚到了整整三天,七月初的杭州刚刚出梅,天气渐渐地热了,吴邪担心他身上的伤,特意让他搬来自己的屋子同住。

所有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两人同吃同住的时光。

吴邪一如往常地早起,坐在书桌前翻着他的德语书,一旁那台解雨臣送来作为嫁妆的收音机开得很轻。他没有留意到张起灵已经站在了他的背后悄悄为他拧响了音量。

“啊!小哥!抱歉,我吵醒你了吗?”

张起灵摇摇头,看了看吴邪,解下自己的披肩围在了他身上,“晨雾深重,小心伤风。今天还是和王盟去潘鑫记喝茶?”

吴邪刚要开口,只听收音机里传来了字正腔圆的女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八日晨,日本陆军步兵第一连包围卢沟桥,炮轰宛平城……”蓦地,张起灵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两人同时都沉默地静静听着,这段新闻过去良久,两人四目相对神色都显得很凝重。吴邪缓缓地开口,只说了三个字,“不去了。”

从这一天、这一段广播起,两个人平静的生活算是彻底被搅乱了。

吴邪再也不去潘鑫记喝茶了,但他却几乎每天都不在家。盘口的生意虽然还在继续做,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根本就没那个心思管了。各地的盘口如今都变成了消息传递站,一有风吹草,战局胜败,就会立刻送来临安。而张起灵更是日日北望,终日沉默。

这半个月来,两人之间竟生出了奇怪的默契。吴邪白天千方百计地打听北面的战情,晚上总会点上一盏油灯,与张起灵相对而坐分析这场冲突。吴邪相比较而言更加乐观,觉得这也许和当年的九一八没什么两样,但张起灵却坚持日本人定会大举侵略。当年关外还有东北军以作屏障,但如今日军入关并无阻拦,更何况这么多年来他们盘踞在东北,休养生息,所有的准备都积累的差不多了,眼下公然找借口挑衅必然不会就此罢手。

看着张起灵那一贯面无表情的脸此时也隐隐透着担忧,吴邪那颗心也跟着沉了下去。这些年来虽然战乱频繁,但是他吴家一直常驻江南,偏安一隅,战火还未曾烧到过他家门口,就算是十年前,他也只是透过张起灵与前方战线有些微接触罢了。可如今,听了张起灵的一番话,他此刻也已如坐针毡。如果日本人真的打到临安来该怎么办?要逃么?这里是他的家,可以逃到哪里去?谁也不想在乱世中飘零。

两个人之间再一次陷入了默契又长久的沉默。

他在想什么?吴邪偷偷瞄了张起灵一眼,不用猜也知道,他一定是在想重返战场的事。他原本就是要去金陵的,如今拖拖拉拉三个月过去了,为留下对方刻意寻求的借口和理由此时也显得无关紧要了。他有心留下,才需要这些台阶,而如今,吴邪心里明白,他是留不住张起灵的。

如果此时的张起灵还想要继续躲在他的家里,那就不是张起灵了,不是他吴邪的张起灵了,不是他吴邪这十年来朝思暮想倾心爱慕的张起灵了。

可是,吴邪的心里还是私心地想要留住他,战场上的一切不可知,他甚至会永远失去他。这种滋味,他再也不想尝了。吴邪知道自己不是个英雄,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唯一想的,就是所有人都不要死,谁也不要死。他看着张起灵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开口道,“就算你想上战场,你有部下吗?你已经挂印而去了,身为军座你竟然还刺杀了与你同属国军的汪藏海,南京方面能饶过你就不错了。你一个人,只有一个人。一个张起灵可以翻云覆雨到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吗?这种事用脚趾头想想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