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墨雨云间同人)婉宁重生之与薛芳菲成闺蜜(138)

作者: 吹不散的葡萄 阅读记录

他揉着惺忪的双眼,头发凌乱,面带疑惑地望着门外的众人。

“殿下,如此清晨便至此?”

陆杨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困意,他向婉宁打了个招呼后,又重新躺回了简陋的床铺上。

婉宁示意旁人退下,并未进入牢房,而是站在门外,低声问道:“你见到那人了吗?”

陆杨没有转身,背对着婉宁,淡淡地回应:“见到了。”

“那你曾说过的话……”

婉宁话音未落,便被陆杨打断。

“殿下,我陆杨言出必行。”

他断然说道,随后又补充道,“殿下放心,我知晓如何行动,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我的决心。”

婉宁静静地注视着陆杨的身影,片刻沉思之后,她没有再停留,转身离去。

楚眉见婉宁出来,立刻迎上前询问:“殿下,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婉宁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决断地说:“按原计划进行。”

言罢,她迈步先行。

庭院中,萧蘅正在与大理寺的官员们详细交代守卫值守的职责与注意事项。

婉宁来到存放卷宗的柜子前,找到关于商州刺杀案的资料。

柜子内的卷宗显得有些凌乱,似乎有人曾经匆忙翻找,甚至发生了打斗。

但幸运的是,重要的资料并未遗失。

她转头问楚眉:“宣威将军最近有何动作?”

楚眉摇了摇头,回答道:“并无异常,他的日常依旧是上朝、下朝,偶尔会在散朝后与李相国一同前往茶楼品茗。”

宣威将军与李相国素来关系密切,两人时常一同品茗用餐,这在京城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然而,李相国是否也知晓宣威将军的某些秘密呢?

“继续严密监视。”

婉宁沉声吩咐,随后将商州刺杀案的卷宗轻轻取下。

“昨日我已会见了孟红锦和萧淑妃,这消息想必已经传到宣威将军耳中。要特别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遵命。”楚眉领命后,迅速离去。

婉宁沉思了片刻,轻盈地往外走去,恰好与萧蘅相遇。

“殿下。”

萧蘅躬身行礼,继而说道,“看来,您欲行之事,尚未开始便已引起波澜。若需援助,我愿随时为您效力。”

听到这番话,婉宁深深地注视着萧蘅。

虽然她从未与他明言过她的计划,但他似乎总能洞悉一二。

这也难怪,毕竟他素来聪颖过人。

“感谢萧大人的好意,届时定当重托于您。”婉宁回应道。

萧蘅微微一笑,目光坚定:“一言为定。”

就在这时,楚眉匆匆返回,向婉宁禀报:“殿下,沈郎君在外求见。”

萧蘅闻言,眉头轻轻一挑。

“沈玉容?”

婉宁略显错愕,她并不熟悉许多姓沈的人士。

楚眉肯定地点了点头:“正是他。”

婉宁瞥了一眼萧蘅,好奇问道:“他是来找我,还是求见萧大人的呢?”

萧蘅轻笑未语。

楚眉看了看他,然后对婉宁说:“沈郎君称是来拜见殿下您的。”

婉宁微微皱眉,沈玉容此举让她颇为不解。

在前世,若非她主动相召,他几乎不会主动前来。

她侧目望向一旁的萧蘅,开口道:“既然如此,请让他进来。萧大人不妨也听听,看看沈郎君此番有何贵干,毕竟,他与阿狸出自同乡。”

萧蘅原本只是想看一场好戏,却没想到自己也会卷入其中,闻言不禁苦笑了一下。

“说来惭愧,这沈郎君我也不过初次见面。”

他一边说,一边随婉宁步入前堂,依次落座。

很快,楚眉引领着一位身着月白长袍的男子步入屋内。

他的容貌清秀,眉宇间透出淡淡的疏离之感,长袍飘逸,宛如流云般轻柔。

他手中轻握着一卷文稿,远远望去,他那份谦和与温润,宛若一位出身名门的贵族公子。

沈玉容微微弯腰,恭敬地行礼道:“拜见长公主殿下!”

婉宁瞥见一旁的萧蘅正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沈玉容,她轻轻一笑,回应道:“不必多礼。”

随后,她转向沈玉容问道:“今日沈郎君特意来访,不知有何贵干呢?”

沈玉容抬起头,目光定格在婉宁身上,回答道:“近期,在下在家中备考,撰写了几篇文章,特来呈给殿下雅正。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指正。”

他的声音如同幽谷中的溪流,清澈而悠扬。

他直视着婉宁,手中递上了那卷文稿。

婉宁看着他,不禁微微挑眉。

她自认才学平平,如何能为这位日后的状元郎雅正文章?

沈玉容今日之举,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

婉宁下意识地回头,与萧蘅的目光相遇。

他的眼神里,似乎有一抹戏谑。

婉宁回过头,对沈玉容说:“沈郎君的文采斐然,我恐怕难以给予指点。不过,我可以将其转交给曹太傅过目,待他有评论之后再告知你。”

说罢,她向楚眉使了一个眼色。

楚眉心领神会,上前接过了沈玉容手中的文稿。

“那就多谢殿下了。”

沈玉容说着,又一次抬头注视着婉宁。

婉宁感到些许困惑,她看向萧蘅,露出一个苦笑。

“这位是大理寺少卿萧大人,不久前亦曾到访淮乡,不知你是否相识?”婉宁介绍道。

萧蘅闻言,微微一笑。

看来,这位长公主确非易与之辈。

沈玉容立刻转向萧蘅,礼貌地道:“曾听闻大理寺有人至淮乡,不想今日得见,果然英姿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