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同人)婉宁重生之与薛芳菲成闺蜜(167)
正是因为这个发现,她联想到了陆杨使用未开刃的刀杀人的案件。
后来,她让楚眉将其一分为二,将分出来的一张交给了宣威将军。
然而,西境离不开李家军,离不开李沉。
因此,太上皇趁机将婉宁赐婚给李沉,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婉宁牵制李沉。
无论是前世去代国为质,还是今生赐婚给李沉,她始终是太上皇的一颗棋子。
婉宁微微俯身,轻声对太上皇说:“父皇保重。”然后缓缓转身,迈步走出了太上皇的寝宫。
再次成为棋子的感觉竟是如此难受。
或许,她已看淡了。
她相信赵邺会将此案昭告天下,处决宣威将军等人。
当婉宁走出宫门时,宋知闲已经等在那里。
“李将军呢?”她问。
宋知闲抬头看向婉宁,回道:“李将军仍在太极殿,皇上有话要跟他说。”
案子一了,李沉就要离开京城了。
但太上皇仍然在世,赵邺总要顾及他的颜面,所以最后的昭告可能会缺少部分真相。
“宋知闲,我已经向林大人建议,由你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
闻言,宋知闲立即抬起头。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婉宁:“殿下……”
“你是目前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
婉宁打断他,“知闲,不用拒绝,你的能力不止于此。”
她又道:“我已经决定随着李沉去北境,以后的路,我们就要各走各的了。我们都要保重!”
在宋知闲复杂的眼神中,婉宁坐上了马车。
片刻后,马车里传来婉宁的声音:“淮乡来的沈郎君,你有空的时候也去看看他。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破坏了阿狸和萧蘅的感情。”
宋知闲点头,一直站在那里。
直到李沉从宫门出来。
夕阳微沉,他看到那人一看到公主府的马车那一刻,眼睛里立即布满了欢喜,毫不掩饰。
第142章 大结局二
宋知闲再见到沈玉容的时候,是三个月后。
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他站在大理寺外的街巷中,目光紧紧锁定着大理寺的大门。
宋知闲走上前,问:“沈郎君,需要帮助吗?”
听到这话,沈玉容转过头来,随后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然而,他那失落的眼神,却让宋知闲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
因为,他也曾在婉宁曾坐过的那个座位前发呆。
也许,他们都对那个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也许,他们都在怀念她。
在无数个夜晚,他曾在婉宁的背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深深地凝视过婉宁。
但这一切,无人知晓。
也没有人知道,他偷偷收藏了婉宁的一条手帕。
他记得婉宁离开京城的那一天,也是安宁前往代国的同一天。
宋知闲没有去送婉宁,而是主动提出将婉宁为安宁准备的东西送去安成侯府。
安成侯府门口是皇上命人准备好的队伍,护送安宁前往代国。
名义上是护送,实则是防止安宁中途逃跑。
因为她之前在公主府试图伤害婉宁未遂,被送到大理寺后,又被安成侯接回。
太后得知此事后,担心她会惹出事端,直接将她囚禁在宫中,直到出发那天才将她送到侯府。
不知太后对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之后的两天她没有再胡闹,但性格却大变。
她就静静地等了两天,一言不发。
而那两天里,安宁被烫伤的脸虽然经过太医处理,但疤痕仍然浅浅地覆盖着。
因此,当安宁出门时,她的脸上戴着一块面纱。
围观的百姓以为她是因舍不得家人而哭肿了眼睛才戴面纱的,纷纷赞叹不已。
宋知闲走上前,将婉宁准备好的礼物逐一递上。
一只红腹锦鸡。
一个游仙枕。
还有一张药方。
安宁在看到前两样礼物时,轻蔑地笑了一声。
“大家都说婉宁温和善良,却没想到她的心思竟如此深沉。”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那张药方上,又问道:“怎么,担心我在代国活不下去,所以送来了毒药?”
宋知闲解释道:“那是避子汤的药方。”
听到这话,安宁愣了一下。
片刻之后,她让身边的嬷嬷将药方收好,没有再说什么。
而那位嬷嬷,正是太后身边的人。
显然,太后不放心,还特意派人跟随而来。
待一行人准备启程后,安宁掀开马车的帘子,向后望去。
在安成侯府门口的街巷拐角处,一人正搀扶着安宁的母亲站在那里。
而那个搀扶安宁母亲的人,也是太后宫中的侍从。
那人看着安宁的眼神中,隐含着一丝威胁。
或许,这正是太后的手段。
尘埃落定之时,赵晟重返京城。
在李唯意旧案经过重新审理后,宣威将军等人被定罪并处以极刑,尽管太上皇未被直接提及,但朝中大臣和百姓们大多已揣测到背后的原因。
太上皇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以至于无法下床,他在见到赵晟时说道:“大燕之所以败给代国,你应承担主要责任。今后,你到西境去吧!”
赵晟听后,跪地良久未起。
次日清晨,内侍发现太上皇已经驾崩。
根据他生前的遗愿,葬礼并未大肆操办,不过,萧淑妃则需陪葬。
当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至冷宫时,萧淑妃表现得异常平静,她身着初入宫时的衣裳,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仿佛早已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