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岁逢春(138)+番外

作者: 兰沂 阅读记录

见完了乔何,“郎君”转身去了另一处地方。

于甄是乔何的人,他管不着,但是他想着那位沈郎君却格外好用。

要是抛弃就有一些可惜了。

可是,那位沈郎君太过于聪明了,有些不太好拿捏。

而且,他和那位秦娘子关系密切。

“郎君”想了阵子,觉得再看看罢,秦娘子他派人盯着,人已经回到了燕毓县,她弟弟也和她关系看上去亲切,像是亲姐弟。

如此,他也算是松了手,不再调查秦兮今。

估计是他天生对于聪明人的感觉,所以对之也很敏感。

这样一想,“郎君”啧啧一声。

这一对,还真都是聪明人。

聪明人如何看上聪明人?

“郎君”觉得这万万不可带入自己。

原本端仪城风雨欲来的趋势已经在姜鹤柳陆陆续续替换端仪城的官员之后渐渐平息。

但是没过多久,就在朝堂之上,一位御史公开弹劾西泠王在余州卷财。

而邻近余州的介州邻岁县也收到其影响,邻岁县科举舞弊正是西泠王卷财的一种手段。

此言一出,当廷静默良久。

圣人垂首询问:“可有证据?”

御史呈各种罪证,不限于账本,甚至还有一些强制压迫人的条约。

圣人接过,查看了一翻后,脸色不辨喜怒,只是道:“诸位爱卿,可有主动愿意去调查是否属实之人?”

当廷再次鸦雀无声。

圣人最后只留下一句:“给你们两日时间,若有自愿者,主动来见朕,若是没有,两日之后,朕亲自点人。”

这件事情闹腾地沸沸扬扬。

姜茯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只得轻叹一声。

当真是风雨不停。

邻岁县就只是作为一个开胃菜。

真正的背后之后,开始陆陆续续地行动了。

姜茯桐没过多久也去看了那位御史提交的罪证。

看完之后,其中的条条款款,西泠王器重的几位下属都在其中,说是和西泠王没关系,别人都不信。

姜茯桐问姜鹤柳:“这东西,从哪里来的?”

姜鹤柳听到这里,也是皱起了眉头:“我已经问过那位御史,说是莫名出现在他的桌案上的,原本他也怀疑这东西出现的莫名。”

“可是,那位御史为人最为正直,他看过证据没问题,也明白这件事情兹事体大。”姜鹤柳说到这里闭上了眼睛。

不过是拼上一把。

给御史证据的人是看中的御史的性格,他不会允许有人做出这种恶事。

姜茯桐低声:“阿兄,是机会。”

不破不立。

两日后,的确有人已经找到了姜鹤柳,都是一心为国为民之人,且不畏惧权势,知道这件事情一旦沾染会有危险,但是仍旧挺身而出。

姜鹤柳想了想,又点了两人。

这两人倒是出乎别人意料。

官位不高不低,如果是平常,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如今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姜茯桐没有再管这件事情,姜鹤柳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应当是别有用意。

她现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辛昭玉似乎还没有考虑清楚,卫山倚这两天也不怎么见踪影。

听说卫山倚对于自己父亲钟同辛的过往故地很感兴趣,一直在端仪城闲逛。

回来的时候神色轻松,反正是比在邻岁县的时候好得多。

今日姜茯桐正常的出门,卫山倚这次跟了上来。

“沈娘子,今天你要去哪里?”卫山倚问了一句。

“西街。”姜茯桐回答。

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回来是为了调查先太子姜逍的事情。

本来挺一筹莫展的,但是她却突然想着,姜逍的太子妃曾经的出生。

西街正是端仪城部分官员们居住的地方。

先太子妃也是哪里长大的。

卫山倚想着什么就跟过来了。

姜茯桐他们去了西街,刚刚进入西街的街口。

两位一动一静,长得还有几分神似的姐妹就手挽着手走在一堆。

而他们身后,是耷拉着脑袋,闷着头跟着她们的两个男人,也正是她们的夫君。

姜茯桐见了,感觉到几分新奇。

眼前这两人姜茯桐可还有印象得很,就是在她和师父回去的路上碰见的吵架堵住路的两对夫妻。

姜茯桐记得是……当今的工部侍郎和李都尉。

她默默凑近了些。

“姐姐,你看,这胭脂是我刚买的,颜色很好看,姐姐你也很适合。”这是李都尉的夫人。

“的确不错。”这是工部侍郎的夫人回答。

兰絮显然打听的很多一些,看着姜茯桐的面色有些好奇,便道:“工部侍郎的夫人是李都尉夫人的姐姐,姐姐闺名是赵清阑,妹妹闺名是赵彤瑗。”

姜茯桐听了点点头,之前她的确一直不知道名字来着。

两对夫妻走在前面,姜茯桐慢慢地走,倒不是故意的。

只是步伐刚好就在他们身后。

有时候前面的声音不用注意也能飘进耳朵里。

“娘子,那是辛夫人吗?”兰絮突然悄声。

姜茯桐顺着看过去,辛昭玉距离她有一段距离,就在一个摊贩处停住了脚步。

她回过头,看见赵清阑和赵彤瑗的时候,眼睛明显放大了一些。

很快地,辛昭玉又恢复了平静。

姜茯桐朝着辛昭玉走了过去,辛昭玉已经回了头,但是姜茯桐总感觉,她此刻是恍惚的。

“辛夫人?”姜茯桐轻轻开口。

辛昭玉回过神来,她看见姜茯桐,勾唇:“沈娘子。”

上一篇: 回首阑珊处 下一篇: 掖庭关系户奋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