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庭关系户奋斗记(81)
陈知盈没接许清宁这茬,她回望向若有所思的孔令娉,“孔妹妹有心事。”
孔令娉这才回过神,看了看杯中冷却的残茶,摇摇头。
陈知盈了然一笑,她不动声色重新沏了杯,搁在孔令娉面前。
“不过是宠她几天罢了,如今徐氏也不能磋磨你,等这阵子过去就好了,陛下还爱重妹妹的。”
许清宁见状,索性道:“孔姐姐若是不高兴,便去拿徐氏出气去。如今我们已是贵嫔,还怕她小小的承衣做甚。”
孔令娉低下头,她手背已被自己掐出无数的月牙。贵嫔又如何,她不稀罕。她当日是恭怀太子的良娣,若是太子即位她早就会是贵嫔夫人这样的高位。
她不过是喜欢他而已,这才愿意忍受这些磋磨。
陈知盈徐徐抚过她的手,如春雨润物无声。
吴才人追赠太后之事将将落定,就有几位太学博士联名上书,军中置医女诸多不妥,扰乱军心,扰乱祖制,恳请废除。
随后,几道弹劾的军中将领违抗军规,与医女秽乱的奏疏就呈到御前。
于此同时被呈到台阁与御前的,是包宜春敬献的她所著写的《永宁女诫》和一道谏疏。
直言后宫当宣讲女戒女规,弘扬贞静恭顺之风,罢黜违逆乱德之徒,扬圣明节俭之风,抑外戚豪奢之业,才能使宫闱和睦,辅佐至尊。
收到消息时,徐椒方从玄圃苑采完花,准备回式乾的暖阁抄经书。
自从方山苑归来,萧葳便让她从那狭窄的矮室搬到此处,暖阁敞亮开阔,器具周全,自然是比前处舒坦。
她便抓紧机会多抄经书,给自己来生积德。
传令的宫人立在面前,徐椒抬眼便见到掖庭管理宣教的几位女史以及不少宫监,竟像是要拿她一般。
“包夫人与陈夫人取印,令侍奉过嫔嫱与高品女官齐聚文思殿,听包夫人讲《女诫》。还请徐承衣随我等一起前往文思殿。”
徐椒笑着翻了翻自己竹篮里的花束,“若我不依呢。”
“请承衣不要为难我等。”
看样子,她若不依恐怕包宜春下令将她绑过去。
“罢了。”徐椒朝着一位女史递过篮子去,“阿云,这是郭大监走前要的花,烦请送过去,若是误了时辰耽误事可不好。”
说罢,她便随众人前去文思殿。
这包宜春可真会拿捏时间,正好今日萧葳出宫,便发难来了。
**
文思殿正殿内,遮挡的帘席被卷起,几盏红烛点在讲坛座前,包宜春身着严妆品服,蓝色的鸾衣宽宽委地,鬓发一丝不苟被束起,插着珠钗。
另一侧,陈知盈也是同样的装束。
再往下首,众嫔妃与高品女官依品级而入席,席前有一方书案。
包宜春一字一句念着,众人再一字一句读诵,随后包宜春一字一句讲解。
徐椒到时,包氏正在讲抑制外家,检束外戚之责。
当徐椒的品级姓氏被唱诺出来,众人的目光骤然一顿,纷纷聚集在殿门处。
第46章 徐舜英舌战群妃
徐椒一步一步踏入殿内, 两侧静默无声,仿佛能听见烛火的晃动声。
众人的目光都聚在她身上,各座嫔妃交换过眼神, 有担忧的、有看好戏的······
——她们好奇徐椒到底给不给她们行礼。
往前徐椒都掖在式乾殿中, 她们少能碰见,更遑论见她给自己行礼, 可如今这般来了······
只见徐椒踱步到殿中, 她肃穆地敛过衣袖, 款款下拜道:“奴婢请二位夫人大安,诸位娘子大安。”
端得是温顺守礼,礼仪也优雅的无可挑剔。
包宜春双睫轻颤, 她刻意不看徐椒,等了好一会儿,才假装看向陈知盈, 与她颔首过,方淡淡道:“承衣起身吧。”
徐椒缓缓起身入座, 方才摊开竹简, 就听上首又传来熟悉的言语。
许清宁道:“承衣来得正好, 咱们正读到外戚之章,承衣不如讲一讲。”
徐椒细言道:“还是请夫人教诲才是。”
包宜春莞尔道:“就如许贵嫔所言吧。”
徐椒一顿,她扫过竹简上的文字, 一字一句念出。
“········明德、章德、武元,不能抑其外戚, 宠贵于庭, 乃至失和。吕、霍、顺烈·····不能规制, 乃至倾家······这段意思大概是说明德马皇后、章德窦皇后、武元杨皇后,不抑制自家的外戚, 以至于给朝廷带来烦恼。吕后、宣帝霍皇后、顺烈梁皇后,不对自家外戚加以节制劝谏,导致自家覆灭。这要告诫后妃修身养德,严加约束外家。”
包夫人颔首,对着在场的嫔妃道:“正是这样,诸位需谨记。”
而后包夫人又道:“外戚者,防之慎之,更要鉴之。”
徐椒心中翻了个白眼,这种政治正确的漂亮话谁不会说。把外戚换成宦官,换成世家、换成宗室也都说的通。啥狗屁玩意。
许清宁笑道:“诚如夫人所言,有徐承衣与徐家这个例子,我们确实应当引以为戒。”
孔令娉道:“确实,想来徐承衣自己心里,也更有感触吧。包夫人,我听闻外头教化时,多会引忏悔之语,更有成效,倒不如引徐承衣的忏悔进来。”
徐椒心中冷笑,她倒不信包宜春这么蠢,当真敢提这个要求,一点分寸与余地都不留。
却不想上首的包宜春开口道:“徐承衣,知错能改,传为典例,警示来人,确实是无上的功德。”
座下的嫔妃见状,或幸灾乐祸,或皱起眉头,却没有人出来说话。
徐椒抬起眸,看向包宜春,又扫过许清宁和孔令娉,忽然莞尔道:“夫人说的是。我徐家世代治家严谨,进退有度,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名门,应当传为典例,永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