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诀(91)+番外
此话一出,底下各人又开始了各种恭维。
而此时,一个声音突兀而出。
“大皇嫂说这话就真的客气了,最近你每天忙进忙出的,听闻回府后倒头便睡,我不明白为何要办这民间婚礼。”
大家往声音看去,说话的正是皇后的小女儿萧澄,此时正坐在皇后下位,倚在椅子上,一手拿着茶杯,满是漫不经心。
庆王妃神色一惊,她赶紧看了眼萧唯,而后平复了下心情,开口道:“七妹说笑了,能操办此等喜事,我并不觉得累的。”
而后,她缓缓坐下,瞥了眼主位上的皇上与皇后。
萧唯伸手握住她的手,示意她放松。
方才萧澄那番话,如果被有心人解读,可就是觉得太累了不想干了。
萧唯勾起唇角,道:“七妹,你大皇嫂这是在累积经验,下次也给你办。”
萧澄撇撇嘴,正想开口说话,皇后已按住她,笑着道:“澄儿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婚礼,所以觉得甚是奇妙吧,我也是多年没参加了,昨天去了一趟宣王府,也觉得热闹非凡,今日这般也很是温馨呢!”
“是啊,儿臣自太原回来后,也好久没这般一家人聚在一起了。”
说话的是二皇子萧炎,封号贤王,他捻着茶杯,正笑嘻嘻地看着萧唯,“父皇觉得呢?”
皇上看着底下众多儿女,本是一个赛一个优秀,奈何最是无情帝皇家,这样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过。
只是,这萧澄也卷入了这么些斗争中吗?
亦或是因为长公主萧霜的事,认为是因为叶清导致的,所以今日这般?
皇上看了一眼皇后,而后看向众人,缓缓开口:“阿清是我亲赐的安宁郡主,可大家知道这安宁二字,从何而来?”
听着皇上不答反问,众人也甚是好奇这二字的涵义。
贤王妃看了一眼萧炎,嗓音清亮,柔和道:“父皇,是安定康宁之意,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吗?”
叶清闻声看过去,那是一个清丽的女子,头戴金宝石顶簪,见她看来,也朝她微微一笑。
叶清心中赞赏,并不是因为贤王妃清丽的容貌,而是敢在如此微妙的情况下回话。
“你说的没错,可大家又知道,这安宁两字,朕是何时定下来的?”皇上看向众人,再次发问。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摇头。
皇上将德福召来,从他手上的托盘拿出一个浅黄的荷包,看着叶清,轻声道:“阿清,你上前来。”
叶清从座位上起来,她缓步来到皇上跟前,福了福礼:“儿臣在。”
皇上将荷包拉开,从里面拿出一张泛黄的纸,将纸张打开,缓缓道:“十多年前,你父亲平定西凉,夺回我大萧四座城池,举国上下一片欢欣,当时百姓安居乐业,安定康宁,但你父亲并不是一个爱财之人,也不乐衷于权势,我并没什么能赏赐他的,于是,我决定赐予你郡主的身份。”
他将纸张连同荷包一并交给叶清,叹了口气,继续道:“那年西境不平,你母亲大头肚子前往支援,你便是在西境出生的,直到平定西境才返回京都。于是,我写下这安宁二字,决定赐予你。我命人将这荷包送去西境,想着待你回京安定下来后就将这赐封圣旨送上。”
皇上说着,看向殿外,记忆退回至十多年前的太极殿,当时只有他与叶茂之。
“可送信之人被杀,荷包丢失,一起丢失的,还有朕当时对西境安排的各项事宜。种种情况下,我与你父亲商量过,决定暂时先处理军事上的事情,对你的赐封暂且押下。可不料,这一押,便押了这么多年。”
叶清看着手中的纸上安宁二字,想起父亲曾说过的话,她缓声道:“父亲曾说,天下安定康宁,百姓安居乐业,方是他们所有将士的愿望。”
皇上看过去,那是将士的愿望,也是他作为一国之君的愿望。
“这荷包,是前段日子在太后宫内搜索出来的,只是她一直参不透这荷包装着的这二字是何意,所以一直没有销毁。”
当时与这荷包一起的,还有当时西境的布局图。
只是太后从没想到过,这二字是给叶清的封号。
皇上看着叶清,继续开口:“过了十多年了,如今也正式物归原主了。阿清,以后你要好好的,不要辜负了我和你父亲的愿望。还有,如果彧儿欺负你了,尽管过来跟我说,我给你做主!”
所以,不管萧澄或是其他什么人是出于什么目的的为难,都要知道,叶清是他早就要赐封的郡主,如今更是他认可的儿媳,没有人可以欺负。
“谢父皇,儿臣与殿下会好好的,不给父皇添堵。”叶清将荷包收好,向皇上福了福礼,在他的示意下回到座席上。
萧彧握住叶清的手,开口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会欺负阿清的。”
“嗯。”皇上点头看着一众儿女,继续道:“你们这些年轻的好好地过日子,朕与你们母后,才能安心。”
说着,他瞥了一眼萧澄。
萧澄跟着众人一起点头回是,心里暗讽:与叶清说话时自称我,而与他们说话时却称朕,就偏心得如此明显吗?
皇后笑着回以众人,心下却紧张异常。
她没有生下皇子,只有长公主萧霜与萧澄两个女儿,却能在八年前因侍疾有功被封皇后,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永定侯府没落,萧霜身怀六甲前途不明,而萧澄最近也不受控,今日更是整了这出,让她更是惶恐。
萧澄从小没有城府,有话直说,虽说是真性情,可如果不分场合也直说的话,容易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