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被男配投喂日常(153)
林沛安陷入沉思,刚刚太激动,以至于他都忘了这一茬,结婚需要满年龄,不够年龄是不可以登记结婚的。
虽然农村很多人都不去领结婚证,摆几围酒,就算是成亲了,大多数人都没有结婚就要去结婚登记处领证的思想。
不过他和牙牙是一定要领证的,只有过了国家那一关,他们才算是真正的结婚。
而且他也不想梁月桐就那么委委屈屈和他结婚,什么也没有。
林沛安:“那等我够年龄了,你和家里说一声,征得家人的同意,再和我去结婚登记处领证好不好?”
“那如果我家里人不同意我和你在一起呢?那怎么办?”梁月桐一开始就不打算征得家里人同意,她一定是要和林沛安在一起的。
和林沛安在一起是她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无关家里人。
她原本打算先斩后奏的,先和林沛安领完证,再告诉家里人,鸡蛋都煮熟了,家里人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也没有办法。
生米煮成熟饭。
是她一开始想的。
林沛安很认真,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行,我不想你结婚没有得到家里人的祝福,改天我陪你上县城打电话,告诉你家里人我们拍拖了好不好?”
“如果他们暂时不同意,我也会努力做的更好,争取你家里人同意的。”
梁月桐眼眶微红,“好。”
“我过年回家和家里人说就好了,电话里说不清,我阿爷和嫲嫲很好的,他们会同意我和钟意的人在一起的。”
就是爸妈那边有些难搞,阿妈知道她要和乡下仔在一起,会很心疼她,有些不情愿这门婚事的。
而阿爸最听阿妈的话了,阿妈要是不愿意,那他肯定也是持反对票的。
不过有阿爷和嫲嫲赞成她的话,她相信阿爷和嫲嫲会帮她说服阿爸阿妈的。
林沛安担心她一个人应付不来家里人对他的火力,任谁家宝贝女儿要结婚了,都是舍不得的。
“要不我还是陪你在电话里,先和你家里人说一声吧。”
梁月桐莞尔拒绝道:“不用啦,我家里人又不是大老虎,就算再凶,不会对我怎么样的。”
见她坚持,林沛安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其实也很害怕她家里人不同意他们在一起,毕竟他是乡下人,要是牙牙和她结婚,就不好再回城了。
要是能有高考的机会,那回城很容易,只要他和牙牙都考上省城的大学就好了。
可就是害怕高考不会恢复,而她家里人担心她回不了城,不会同意她和他在一起。
他心里也很忐忑,不过这一切只能交给牙牙。
要相信牙牙会说服家里人的。
梁月桐清甜的声音传来,打断他的胡思乱想,“你生日是什么时候呀。”
林沛安说:“四月初八。”
梁月桐算了算时间说:“那也还早呢,还有四个多月。”
林沛安:“是还早。”
两人聊着聊着,知青点到了,林沛安在门口目送着梁月桐进去后,他才转身离开。
——
小年那日,林家上下红红火火,张灯结彩,屋里屋外摆了许多张桌椅。
今天是林家二哥林沛康结婚的日子,他娶了同个大队适龄的女仔刘美芳。
刘美芳家里离林家就隔了一条巷子,家里父亲是做木工的,手艺很好,连隔临的大队人家结婚或者办什么喜事,都会找他打柜子。
平时大队人家的桌子、椅子腿坏了,都会找刘美芳父亲修理,修理一次就会收些零零碎碎的瓜果、吃食之类的,家里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刘美芳上头有一个阿哥四年前就结婚了,嫂嫂四年里陆续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和一个大胖闺女,她还有一个阿姐去年相亲嫁去了隔壁红山大队。
家里就属刘美芳最小,她家里人也很疼她,就结婚的嫁妆里,父亲就给她打了两个红木箱子,两把木椅子。
别人家可以用来娶媳妇的物件,刘家是用来嫁女儿添的嫁妆。
刘美芳和林沛康算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两人还是小学初中的同学,一来二去看对眼,拍拖了一年。
林、刘两家商量婚事之后,便将成亲的日子订在了小年这天。
还有五六天过年,大家都很闲,凡事邀请的都来了吃席。
林家也大方,摆了十围酒席招待客人。
梁月桐一早就被林家邀请,算起来这是她第二次参与红河大队的婚席,上一次还是陈春梅和陈会计的。
这两人最近还传出陈春梅有喜了,也算是一件乐事。
此时梁月桐在刘美芳的房间里,举着相机给新娘子拍照。
在知道林家老二要结婚那天,她就自告奋勇和林沛安说要给新娘子拍照。
跟着送亲的、来看新娘子的人哪里见过什么相机,看见梁月桐拿出一个小巧又还会发出咔嚓声音的小物件,好奇极了。
“妹子,你这拿的是什么东西呀,怎么老是对着新娘子拍。”
说话的人是刘家的亲戚,嫁去了隔壁大队,对于没来多久的梁月桐不认识。
她给新娘子梳妆的手艺好,刘家特意请她来给新娘子梳妆的。
没等梁月桐回答,还没盖红布盖头的刘美芳就笑着说:“细姑婆,这是小梁同志,她手上拿的是相机。”
怕细姑婆不认识,又补充道:“就是县城照相馆里,可以把人拍到纸上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