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之一眼入心(82)
不是其他学子竹竿似的文弱,二者不一样。
陈增见都不吃了,将菜汤都倒入了米饭里,光盘不说,还又把空碟倒点水喝了,这一顿饭吃出三顿都不用吃的架势。
他是真这么打算的,反正他回家也不会有人等着他为他做饭,没人惦记。
辛承望看其他学子眼里是轻视的转开头,忙笑着说,“陈兄真一点不浪费,毕竟我们都知道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其他学子见状,硬扯出笑点点头。
陈学子这样,辛学子真不觉的丢脸吗,搞不懂。
院长环视一圈,见都放下了筷子,不由站起身笑道,“都吃好了,那就回宿舍收拾行李吧,放了假也不要忘了学业。”
学子们站起伸长胳膊作揖,“是,谢院长,谢夫子。”
院长带着夫子们前脚走,后脚学子们张嘴说话,顿时跟菜市场似的。
辛承望跟同窗们道别后,背起书箱跟陈增往外走。
出外面用手掌一遮头顶,走到阴凉处放下手。
回头就见陈增走的慢了点,没像往常大步走。
辛承望,“吃多了?”
陈增笑道,“有点,一会就好了,想想上次撑着还是去你家吃饭的时候呢。”
话题说到这,辛承望不言语了,端午节离现在都两个多月了,他都忘了。
陈增说者无心,没察觉辛弟刻意不问家里情况,拿出钥匙开了门。
两人洗手喝水歇个空,辛承望吐槽起书箱带回去能不能打开都没把握。
陈增笑的一时间肚子疼,“辛弟,你竟说大实话。”
歇了会各自收拾行李,这次收拾可是真收拾,辛承望连凉席和盖的都一卷用绳子绑好。
三天晚上不在这睡,潮乎乎的,回家刷刷晾晾为好。
背着书箱,一手扛行李,一手拿包袱,拭了拭,幸亏是凉席啊,这要被褥,单独就得两趟。
正在这时,李卓大步笑着进来,“兄弟,我这找好牛车,行李都放上去了,给你来帮忙。”
辛承望此刻是真笑道,“李兄,你真是帮了大忙了。”
将行李一拿,三人走出书院,辛承望空出手就撑起伞,牛车走出同一段路到拐弯分开处,两人对
陈增挥手说道再见。
等人不见了,李卓就笑的不行。
辛承望问笑什么,只是摆手说没什么,其实刚才见那一坐下那陈学子的肚子实在是跟怀孕几个月似的,太好笑了。
第43章 快乐他第一眼就独独只有她
家门口处,辛母和李母一起说着话,眼睛直往巷子口瞅。
李母,“日子过的真快呀,这今个都十三号了。”
辛母点头,“谁说不是呢,跟一眨眼似的。”
拉着呱不一会就说起了俩孩子的学业,这做着伴在书院就是心里更放心。
李母挤挤眼,“我家卓儿可是说了,承望在书院那可是进步蹭蹭的。”
辛母笑,但还是说道:“我还羡慕你家小卓一直都念书好呢,对了,小卓这婚事你还不急啊?”
李母憋屈的说起李父的坏话,“非说考上秀才后,有胆子去县令家提亲,哪怕是庶女,照我说啊,县令有女儿他都不知道,真敢想。”
辛母摇摇头拍拍老姐姐的手,李父以前还真没现在这么会钻营。
她说道,“都为了孩子好。”
李母听着哼一声,可脸上变了笑。
娶县令家的小姐啊,她一个小老百姓哪敢想,可儿子要真娶了做媳妇,她做梦都能笑醒。
说着话,往巷子口一看,顿时睁大眼站起身连忙迎上前。
辛承望和李卓刚进巷子口没两步就高喊娘,虽诧异这么快就出现,但两人直接小跑上前。
心里是想更快跑的,但着实跑不动。
李氏辛氏给接过被褥,手上一沉,不由心疼给用袖子擦擦汗,“这么沉,路上可累坏了吧,走,快回家。”
四人脸上都是笑,到门口挥下手各进自家门。
走进去辛承望就眼睛左右找人,院子里没见着想见的人,有点失落道,“娘,芦雪和安安呢?”
辛母拍着他,“你娘子没不了,这不中秋了吗,她带着丫鬟去顾宅了,说是去定下节礼和赏钱,十五那天晚上肯定在这个家里过节啊,但顾宅里的下人也得有过节的样啊。”
辛母说到这又说起孙子,“安安非得跟着去,有丫鬟婆子的,放心吧。”
辛承望心下好笑,他哪是不放心安安啊,那么大了,有那么多人看着,上次去宅子里玩的那么欢,他不就主要是想问五娘才带着安安的吗。
这话心里想想,他面上点头说,“娘,我没不放心。”
辛氏点点头,“那就好,不过儿子,你以后可千万不能学那些地主老财拿下人不当人啊,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家父母舍得将孩子卖了。”
辛承望看向自个娘,认真说不会,辛氏就高兴了,转身去忙活,将衣服、凉席、薄被等先泡上,又忙给倒上茶水。
这都是凉好的,洗完手脸两块的辛承望喝了半大碗,边喝边说书院里吃的大餐。
辛母听着乐的哈哈的,直夸儿子有口福,又夸书院是好。
母子俩说着话,也听到了隔壁院子里李母的笑声,不用想就知道,李卓也正在说这个,不由更乐。
*
当顾芦雪领着安安进家门看到辛郎在院子里跟婆婆一起扭衣服、晾上衣服的场景,站立在那,傻傻愣着。
还是身后丫鬟婆子惊喜的叫道,“姑爷。”
辛承望一转头看到人,手往背后一擦,快步上前抱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