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女穿男之一眼入心(95)

作者: 爱杰辰 阅读记录

当然,最主要还是粮食。

秋季多买的人们还是会储藏些,粮价一日高过一日,最后定在了较贵的一个价钱上不变。

祈祷别处都没灾,要不然朝廷往各处赈灾,粮食价钱还得涨。

除了更吃的惯的小麦(面粉)以外,黄米、小米、高粱米、糙米,还有各种黑豆黄豆等豆类这些在此时也是香饽饽。

只要是能吃的,能填饱肚子,啥也不挑。

粮店忙碌,辛父也总是天黑才回家,东家也大方,给了个灯笼照路让辛家人放心些。

揣着手哈气,穿着长棉袄的辛承望这日休沐在家,就在路口等着父亲回家。

看着人来,父子俩一起往家走。

11月中,天阴沉沉的,书院教室里点上了炉子,木炭里面燃烧,水壶发出咕嘟咕嘟声,出来的水蒸气让整个甲班温暖如春。

但正因为如此,一出去更缩脖子觉的温差大,跺跺脚赶紧回宿舍。

宿舍内就没甲班内那么好的条件了,只有炭盆。

炭火还是得自己付钱朝书院定,价钱上倒是也便宜些。

书院要的多,炭火价钱比市面上低,学子再朝书院买也不亏。

这还是官学的好处,私塾内手冻疮没有炭盆等条件也得挨着。

辛承望跺跺脚,又一次抱怨怎么还不放假啊。

陈增李卓失笑,忙活赶紧点上

火,尽管三人都穿的棉袄棉鞋,但屋内跟冰窖似的受不住。

自从天冷,李卓就光来串门,人多确实更暖和,说着话笑笑也觉不到难捱。

炭火燃烧,三人围着炭盆将手放上烤烤,没那么冷了。

辛承望问今年会不会早放假,其他两人摇头,说话间左右隔壁的敲门来暖和身子。

“我们买的炭刚燃起,还不暖和,等会我们就离开。”

“没事没事,呆着就是,反正人多人少都烤。”

辛承望坐下后,看眼李卓,这都是多亏了他,李父专门送来的易点易燃的好木炭。

有那种炭火跟石头似的叫石炭,点起来很是难不说,也得树枝烧好一会才能点燃。

点燃慢,烧起来呛鼻多黑灰,呆一会鼻子黢黑。

别问咋知道的,去好奇呆了下,就呛的咳嗽不止,出来摸脸黑灰一道道的。

但优点也有,便宜。

寻常百姓人家,多买这个。

毕竟更多是买不起的呆家里被子裹着,门都不出。

冷的狠了,就盆里烧个木柴,但烧的快,热量不集中,也就盆周围一点点暖和,还得在门口烧,明火屋内一下子燃着了房梁,那可完蛋。

手和脸不僵硬了,隔壁的回去了。

辛承望就问去年啥时候放的假,李卓想想说忘了,怎么可能记着。

陈增出口道,“去年是腊月初才放假,前年腊月中,在以前也是腊月之间。”

辛承望苦瓜脸,天好的时候,上午学下午放学,一天过去了,这一冷,真觉的漫长。

晚上热水放汤婆子拧上盖子放脚底,炭盆从傍晚燃烧到夜半才熄灭,但屋里一直到早上都是温暖的。

再加上被窝汤婆子的作用,好歹睡觉没被冻醒过。

这汤婆子是娘子让带的,可是大作用。

而且他和陈增都不是一整夜烧着填着的炭火派,任由熄灭,白天就教室里,下午回去在重新烧,就这么个样。

有的觉的这样很麻烦,就直接上面用差些的炭压着火,只要拨愣个空,又会重新燃烧起来,省了起火的功夫。

各有法子,反正人不会让尿憋死。

这日开门惊讶一声,天空竟飘起来雪花,纷纷扬扬的落地上一层,风吹着旋转着,将整个书院都变成了白色。

踩在上面还是软软的,此刻还没有声音,但人们也只踩走路的道,旁的没动。

辛承望一路看着没忍住蹲下画了个笑脸,抬头望天,想着五娘看到肯定也在开心,心情难得的好。

到了甲班内,都趴在窗边接呢,屋内暖和,雪花像被迷住了似的反往窗内吹落,被人接到手里,一下子就化了。

夫子也少见的面带微笑进来,说不写文章了,让见雪做首诗词。

辛承望做了半节课写上,下课被夫子收走。

第一场雪没那么大,下一会停一会,持续了两日。

道路上清晨起来被扫的干净,道路旁的雪慢慢变硬,辛承望忍不住团了个雪球放那。

这日是休沐日,夏天空空的牛车上,此时冬季都弄上了棚。

也不是马车那种,很简陋的只上面遮挡。

毕竟人得从后面上去坐着,那都遮上不现实。

到了巷子口,他和李卓各跑各家。

估摸着得到了,一家人开门就迎着刚要推门的人。

一个个满脸想念的笑,包袱被接过,热毛巾亲手递手里,连安安都递茶到手里,辛承望坐在暖烘烘的家里,擦擦脸和手,发出舒服的一声叹息,还是家里好啊。

这样子心疼又好笑,忙让别打瞌睡。

冬天吃饭早,厨房里烧着灶,备着热水,直接把盆放灶台旁擦擦穿上凳子上的厚厚衣服出门。

虽说可以快步跑屋内,但还真不想逞能。

进屋后,屋内听外面风声,比院子里听风声还激烈。

院中树枝咔咔的,跟要断似的,再搭配着屋内缝隙处呜呜的狂风声,顾芦雪靠在他怀里让陪着去。

辛承望喝着热茶,当即点头。

背对着站灶台旁蹲下添火,手弄脏再洗就是。

只是听着身旁传来的洗澡动静,心跳加快,有点冒汗。

明明自从亲吻后,回家后每晚都搂着一起晚安吻再睡,但两人都害羞的谁都没提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