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子弟考科举(184)

说到这里,宁毓闵又想到了宁悟晖,神色落寞长长叹了口气:“小七,阿爹的事情就拜托你了。只要他能不吵不闹,安分守己活着就好。”

宁毓承打算将宁悟晖迁到最偏僻的荼蘼院去,派粗壮的仆从守着,不缺他吃穿,只近几年就别出来了。

将打算大致告诉了宁毓闵,他并未有意见,宁毓承起身离开,准备前去知知堂。

宁毓闵起身道:“小七,我陪着你一道前去。”

两人来到知知堂,宁礼坤已经睡着了,他们没再多留,各自回院子歇息。

翌日宁毓承刚起身用完早饭,准备前去找夏夫人,福山进屋来回禀道:“七郎,族中的宁二太爷来了,与老夫人起了争执。”

宁二太爷与宁礼坤是同一高祖的堂兄弟,在族中最年长。他仗着辈分以及年长,宁礼坤将族中的事务交给宁毓承后,没少在从中作梗。

崔老夫人现在接管了族长的差使,估计宁二太爷又不服了。宁毓承便前去了知知堂,在前厅的台阶上,就听到宁二太爷生气地道:“我看在你是妇道人家,又是弟媳的份上,不愿与你多计较。只你实在太不像话,瞧你们阖府上下,闹出的这堆丑事,让我们宁氏的脸往何处搁?”

崔老夫人不疾不徐的声音响起:“你这张老脸,不值几个钱,随便往地上一扔便是,没人稀得看。”

宁毓承听得想笑,宁二太爷气得快要晕过去,语无伦次道:“无知妇人,妇道人家就是无知!”

“二伯祖父。”宁毓承忙走进屋,脸上堆满笑,俯身施礼下去。

宁二太爷跳起来,拉过宁毓承,指着崔老夫人道:“平时见你还算机灵,可惜是我看走了眼!你祖父病得糊涂,将族中的事情交给你,你却转手交给了一个妇道人家!族中的大事,哪能由一个妇人来管,真是荒唐!”

“你别拉着小七出来作筏子!”崔老夫人脸沉下去,冷冷道:“你张口闭口无知妇人,我可是朝廷的一品诰命,你宁礼文不过区区白身,在我面前不尊敬,我看你老糊涂了,且不与你计较。”

宁二太爷霎时僵在了那里,他真是气晕了头,忘记崔老夫人是朝廷诰命妇。

不过,宁二太爷很快醒过神,义正言辞道:“你们府上三房闹出的丑事,现在江州府无人不知。宁江洲的名声,都被败坏得一干二净。你既然身为朝廷命妇,当懂得为妇之道。当时你不贤,故意排挤三房,只给自己肚皮中出的嫡亲后代买马。阿晖多好的孩子,进士及第,官至一府知府,如今落到了如此的境地!妻子发了癔症,刺伤夫君,哪个府上出了这等丑事,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偏生你贪恋权势,还厚着脸皮,在外充当宁氏的族长!”

“谁要看笑话,先把自己府上那摊子烂事理清了,再来笑话他人。我不怕别人看,要说笑话,每家都能讲上七天七夜,大家一起来看。比如你府上的笑话,就是戏班子三天三夜都唱不完。”

崔老夫人毫不客气揭穿宁二太爷的用意,细声细气道:“你不过就是想要做宁氏的族长,眼红宁氏族中的田产钱粮,何必说得那般冠冕堂皇。”

打人不打脸,崔老夫人压根不给他留任何的情面,宁二太爷的喘气又粗了,厉声道:“族长一职,只德高望重之人能担任。阿坤已经重病在床,族长该另择贤者。这件事,你这个诰命妇人做不了主,就是朝廷命官,也管不了宁氏族中之事!””

这时,安静不语的宁毓承开了口,道:“分族吧。”

崔老夫人与宁二太爷一起朝宁毓承看来,他微笑着道:“二伯祖父的顾虑,我能理解,怕被

我们这一房连累,名声受损。祖母有魄力,有本事,德才兼备,宁氏的族长,该由祖母担当。既然如此,不如分族。我们这一房分出来,,不知二伯祖父以为如何?”

第89章 ……

宁二太爷估计万万没想到宁毓承会有这一出,瞪眼张嘴僵在了那里。倒是崔老夫人反应极快,附和着道:“小七说得没错,你要是不满意,就干脆分族。”

宁毓承知道崔老夫人会错了意,以为他是在将军,威胁宁二太爷闭嘴。

毕竟宁氏一族中,哪怕宁悟晖如今落到如此下场,也还是宁礼坤这一脉有出息。要是分族之后,宁二太爷与支持他的族人,与宁礼坤这一脉就成了同姓的关系,彼此之间闹得不好看,亲疏远近可想而知。

在宁毓承看来,宁二太爷的想法与打算,他也能理解,一国一族一家,莫过于如此。

人皆有私心。宁二太爷贪着族长的权力,想要替自己的儿孙们多谋求些好处,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宁毓承不支持宁二太爷的做法,他求权求财,也要有那个本事。宁礼坤做族长的时候,宁二太爷连大声说话都不曾有过。

如今崔老夫人当权,他变得不服气了,听他话中的意思,估计已找好族人支持他做族长。族人能答应他,不外乎额外许了好处。

宁氏绝不可能落到宁二太爷手中,成为他弄权敛财的工具。

分族不易,不分亦无所谓,但宁二太爷以及心怀异心的族人,必须分守己。

分的话也好,树壮有枯枝,尾大不掉反受其害,宁氏眼下分族,倒是最合适不过。

宁二太爷一时下不来台,慌得连借口都没找,只不悦哼了声,匆匆狼狈离开。

崔老夫人咄了声,道:“宁老二这老东西,蠢了这么多年,还是没半点长进。今年的粮食价钱比往年要贵一两个大钱,族田多收了几斗粮食,卖掉粮食多得了几个钱,我想着族中宁七太爷那一家子,病的病,弱的弱,给他们安排一个差使,多给几件衣衫,让他们冬日能过得好些。就这点东西,好些人就眼红了,尤其是宁老二,家中几个儿子都有差使,他吃香喝辣,连这个大钱都眼馋,真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