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家子弟考科举(205)

“七郎放心,我这就差人去分茶铺子打招呼,将老太爷他们叫来。”

宁毓承道谢,待赵丰年下车之后,马车朝赵氏的分茶铺子驶去。

“小七,你打算笼络江州府的世家,一起对付贺道年?”宁毓华小声问道。

“是。”宁毓承点头说是,宁毓华却不甚乐观。

“赵丰年对他那个胖儿子赵春盛寄予厚望,盼着他能高中,如何肯得罪贺道年。其他人家也一样,家中有后辈子孙在读书,面子上应和宁氏几句,背地里却不知会如何了。”

“大哥说得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完书货与帝王家,好升官发财子子孙孙都荣华富贵,谁会轻易得罪礼部尚书。当年阿爹升做礼部尚书,府中门房接帖子,手臂都细了一圈。”

宁毓承自嘲喟叹,当年宁悟明升做尚书,宁府门前亦同样车水马龙,花团锦簇。

“情分与利诱皆不够,肯定会有人巴结贺道年,没事,巴结就巴结。也会有人选择两不靠,见机行事,最后仅剩下的人,会与我们做这笔买卖。大哥且看,这是不是比起什么都不做,胜算大了些?”

宁毓华不禁失笑,道:“小七说得是,无论结果如何,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宁毓承再给了宁毓华些安慰,他没提宁悟明写信向陛下告状之事,只道:“再说还有小舅舅,县官不如现管,他们会忌惮宁氏秋后算账,哪怕是巴结贺道年,也不会轻举妄动,会得三思而后行。”

想到夏恪庵,宁毓华更放了些心。

夏恪庵难缠至极,且护短,他既有江湖游侠儿的脾性,又不狷介,在官场中如鱼得水。

宁毓承与宁毓华商议着,到了赵氏的分茶铺子。马车停下来,掌柜得赵丰年的口信,亲自等在门口,将他们请进了雅间。

两人要了水略作洗漱收拾,坐下来吃了两口热茶,赵丰年与马老太爷前后脚到了,大家彼此见礼落座,陆氏陈氏等人,也陆续到来。

坐着吃了一盏茶,有四五家始终没来。宁毓承心中有数,他们不会再来,便没再等,朝宁毓华看去。

宁毓承收到他的提醒,按照两人先前的商议,道:“我与小七请大家来,如先前赵三爷告诉的一样,是有笔买卖与你们做。”

众人见说起了正事,皆放下茶盏,齐齐看向宁氏两兄弟。

宁毓华居长,且已经出仕为官,身为翰林编修,自气度不凡。他目光扫过众人,对上马老太爷不解的目光,颔首客气道:“老太爷可知道我祖父在世时,他曾做的轮椅?”

马老太爷曾上门探过宁礼坤的病,当时听说他的轮椅,是明明堂先生替他特别制成,那是马老太爷没觉着有甚不同之处,只以为精美了些。探病也不宜多问,马老太爷就没当做回事。

听到宁毓华提出来,马老太爷马上想到轮椅肯定特别,当即问道:“听大少爷话中的意思,轮椅肯定非同寻常。大少爷是打算与我们几家一起做轮椅的买卖?”

宁毓华道:“轮椅肯定非同寻常,只不仅仅是轮椅,还有车辆。至于如何不同,大家且先容我先卖个关子,到时候我与小七会让大家亲自细看,体验。此笔买卖,绝对只赚不赔。”

伏兔本就要公开,在公开前,宁毓承打算让江州府先做一批,一是占个先字赚钱,二是借着他们之手推广出去。

且伏兔打造不易,马氏赵氏等实力雄厚,有本钱有门道去打造。

宁氏自己也有铺子做买卖,将赚钱的买卖拿出来,定不是只做买卖这样简单了。

马老太爷极为谨慎看向了赵丰年,赵丰年再看向宁毓承。

宁毓承面色沉静,不紧不慢道:“当年我与你们说过,江州府,并非一族一姓的江州府。江州府这块地,不能乱,更不能被有人弄得乱七八糟!”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在外走动的聪明人,且先前赵丰年透露了些口风,一时神色各异。

宁毓承点到即止,一个字都不提贺氏,道:“若是你们愿意做这笔买卖,待两日之后,我与你们看货,到时签订契书。我与大哥还有事,就先不与诸位多谈了,先行告辞。”

宁毓华起身,与宁毓承一起朝大家见礼。众人忙起身回礼,送他们兄弟出门。

马车离开分茶铺子,宁毓华揉搓着脸,苦笑道:“小七,我这才发觉,在江州府要做事,比出仕做官还难,今天没来的这几家,选择已经很是明显了。只不知,来的这几家,会做如何的抉择。”

宁毓承嗯了声,似在想着什么事情。马车不停赶往王家坳,在半夜到了村子,

宁毓承顾不上歇息,与宁悟明宁毓闵说了城中的事。

宁毓承宁毓华来回奔波,早已疲惫不堪,宁悟明略说了几句,“你们先去歇息,有甚事,待明朝再说。”

白日贺氏未曾派人前来,宁毓承沉吟了下,让福山将黄来皮叫来,交待了几句下去。黄赖皮与福山他们不敢耽搁,趁着夜色赶紧去忙碌了。

宁毓承这才躺下睡了一觉,翌日起来便晚了些,贺禄在史方今的陪同下,亲自来了王家坳。

贺禄前来的用意,宁毓承不问也知道。他并不理会,只坐在村头的香樟树下,不紧不慢啃着炊饼。

贺禄背手走过来,上下打量着他,阴阳怪气哟了声,“我道是谁,原来是宁七郎!宁七郎不守孝,居然到处乱跑,宁氏就这般教的规矩?”

宁毓承呵呵,朝身后的宅子一指:“我给祖父供了灵牌在这里,每日祭拜。你要不要也立一块在这里,以后我常记着你,给你点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