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妹妹匡扶大明(161)

作者: 梦驴子 阅读记录

地榨干你。总而言之,她有绝对的能力——榨干你。

原先被算计的怒气荡然无存,他只是觉得这位赵将军格外有趣,的确像是他郑成功的盟友。

“既然赵将军都这么说了,那不如……先试试?”

赵明州的笑容更开朗了,几乎是手舞足蹈的应承下来,满口答应这就给镇守肇庆的瞿式肆大人去信,让瞿大人尽快把粮草运送过来。

宾主尽欢,赵明州志得意满地登上了大船。

作为穿越者,赵明州自然知道远洋贸易有多大的赚头儿。自己绑上了郑成功这条大船,未来的北伐之路自然会顺畅许多。她要让高高在上的所谓“天道”好好看一看,最卑微的蚂蚁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心里越想越笃定,笑容便不自觉地溢上了眉眼,如同水珠儿一般,一点一滴流淌下来。明州正自想着,一张苍白的脸凑了过来,蹙眉看着她,把她吓了一跳。

“阿姊,你笑得好丑。”齐白岳冷着脸道。

赵明州瞪了少年一眼:“你要知道我赚了多大便宜你也得笑。”

“那穷山恶水的鼓浪屿能有什么便宜可赚?”齐白岳自是不信,脸色更加阴沉。

赵明州拍了拍自己身边的空地,煞有介事道:“你坐,让为师给你补补课。”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赵明州条缕清晰地给齐白岳分析了远洋贸易的各种利弊,以及自己对未来大势的思考,齐白岳的脸上也逐渐露出了笑容。

“你看,我说过吧,但凡你知道了这中间的弯弯绕,绝对笑得比我还丑。”赵明州道。

“我笑的和你笑的不是一码子事。”齐白岳叹了口气,转头将目光投向碧蓝的海面。

经过这几日的航行训练,他晕船的情形好了许多。此刻,哪怕是盯着近在咫尺的翻涌的浪花,他也不会吐得七荤八素了。

可不知为何,刚刚看着侃侃而谈的赵明州,他还是有了一瞬间的眩晕。

在那一刻,从阿姊的身上,他看见了华夏的影子。

他们有着同样的笃定,有着同样的自信,亦有着同样的勇气。他毫不怀疑,自己的阿姊有着能够开天辟地的实力,所以他从不像旁人那样,或多或少地质疑北伐的可行性。

他深信,这个天下都将为阿姊让行。而他唯一不确定的,只有阿姊的心。

笑容淡淡地从眉眼里抽离,取而代之的是不该属于这个年纪的愁绪。

“反正……他们都不如华公子……”齐白岳很小声很小声地嘟囔道。

朱由榔懦弱,郑成功小气,布鲁斯更是惹人嫌弃,他们都没有站在阿姊身边的权利。

“反正我不同意。”他的声音大了些许。

赵明州疑惑地看着他,歪了歪头:“同意什么?”

“反正我不同意!”齐白岳梗着脖子大声道。

第126章

江口寻银(一)她终于顿悟般喊了出来……

光是处理齐白岳这个处在叛逆期的臭小子已经够赵明州烦躁的了,结果前脚刚回到肇庆,后脚就被瞿式肆瞿大人叫去谈话。

“赵将军,朝廷刚收到延平王的上表,说是索要未来数月的粮草。”瞿式肆的眉头紧锁,看向赵明州的眼神严厉中又掺杂着些许无奈,他早就隐隐感到,这位不停歇的赵将军去鼓浪屿会给他带来点儿麻烦,毕竟是赵将军,想让她安安分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瞿式肆万万没想到这麻烦来得这么快,又这么严峻。

赵明州明显噎了一下,赶紧赔笑道:“嘿嘿嘿哈哈哈,是嘛……这个国姓爷,动作够快的啊……”

瞿式肆等赵明州尴尬地笑完,脸上却是一点笑纹都没有,面皮儿绷得紧紧的,皱纹看上去都浅了不少。

“瞿某是来问赵将军,那现在该怎么办?”

赵明州又噎了一下:“咱们……咱们不是有北伐基金吗?”

“的确是有,”瞿式肆叹了口气,眼下的青黑色似乎比往常更重了,“可只是维持朝廷北上就以捉襟见肘,实难再支撑延平王的粮草。”

“咱们从百姓手里‘贷款’出来的钱,这就用完了?”话刚出口,赵明州就后悔了,果然,瞿式肆如同被刺了一般,声音更加疲惫。

“赵将军是想查查老臣的账吗?”

“瞿大人这说的哪儿的话!”赵明州赶紧宽慰道,“我这不是不懂嘛,需要瞿大人给我指条路,我才好接着走呀!毕竟瞿大人是我军的指路明灯,缺了您可不行啊!”

瞿式肆的面色缓和了许多,他看着面前和自己孙女一般大的女将,语重心长道:“赵将军日日在外带兵打仗,对朝中经济形势不够了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朝廷的刀就是赵将军,可这磨刀石——”

瞿式肆的目光拉远,凝望着窗外的逐渐隐晦的天空:“便是赵将军不得不养的蛀虫。”

“蛀虫……”赵明州轻轻呢喃着。

“老臣知道,赵将军很难接受这个借口,然而国朝枢机运转,皆需人力;北伐大计筹备,皆需人心。因此,即便知道他们是蠹虫,即便知道他们党同伐异,狼狈为奸……为了能将这局棋走下去,也只能暂且优容蓄养,等待他日铲除之良机,就如当年对付丁魁楚一样。”

赵明州没有答话,眼眸微敛,睫毛轻颤。

“赵将军?赵将军可是责怪老臣……软弱?”瞿式肆出言唤道。

赵明州怔了一下,长长叹了口气:“我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不,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位清官质问一位贪官,为什么他将朝廷赈灾的粮食换成了麸子,那是畜生吃的不是百姓吃的。贪官是这样回答他的,因为上下人手都需要打点,如果不将粮食换成麸子,可能在赈灾粮发到百姓手里之前,就已经被上级的官员们贪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