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妹妹匡扶大明(180)

作者: 梦驴子 阅读记录

他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电光火石之间,他猛地抬眸,看向女子平静的脸。那张脸上没有即将成为俘虏的懊恼,没有力拼不敌的愤怒,甚至没有功亏一篑的惋惜……有的只是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刘文秀心头猛地一震,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二哥,小心有诈!”

然而,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在身体倒向李定国的瞬间,赵明州出手如电,五指灵动,攀上李定国的手腕,猛力一扯!

赵明州硬生生扛下了李定国的挺膝飞击,弓着腰,一手捂着腹部,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紧接着,左臂扬起,高高举起了那根决定胜负的绳索。

“我赢了!”

整个营地鸦雀无声,唯有刘文秀懊恼地拍打自己大腿的声音。良久,一阵疏朗而快意的笑从李定国的胸腔中溢了出来。

“赵将军,好俊的功夫!好妙的心思!这场比试,的确是赵将军赢了。”李定国拍着巴掌大声赞叹着。

赵明州回转过头,只见营地粲然的火光将李定国照得通亮,而他的笑容亦如火焰坦荡。

赵明州心中大定,她知道她赌对了。方才在与李定国的对决中,她不断利用快速出拳,强迫李定国用手臂抵挡,借此不断摩擦李定国缠在腕上的绳索,让它逐渐松垮。待绳索摇摇欲坠之时,她在刻意迈出一个破绽,吸引李定国的全部注意力,最终扯下绳索,一击获胜。

可是,仅仅是用计取胜并不能决定赌局最后的输赢,而真正把控赌局倾向的,是李定国的人心。

他是否真的如史书中记载的那般义薄云天,他是否真的如般般学舌中一样侠肝义胆,他是否能够坦然面对失败,他是否能够原谅自己的算计,这一切,仅在李定国的一念之间。而这,才是赵明州真正的筹码。

赵明州也笑了,心悦诚服地拱手道:“将军高义,明州心服口服。”

李定国大手一挥,让出了营地的出口:“赵将军,请!”

“等一下!”刘文秀突然高声喝道,“你胜之不武!”

赵明州停下走向曹岁的脚步,嘴角微扬:“抚南将军,这么说,你不肯让我走咯?”

刘文秀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女子,露出如同猫儿般惫懒挑衅的笑:“便是不允,你又能如何?”

只见女子漫不经心地抬头瞟了他一眼,低声嘟囔了一句他并不理解的话。

“你倒是和般般说的……有点儿区别。”

突然,赵明州猛地转头,向着众人不曾注意的角落,笑着扬声道:“齐白岳,别猫着了,出来吧!”

厚重的油毡布呼啦一声掀起,那原本堆放木材的地方露出一张清秀苍白的脸 ,正是齐白岳。

第142章

江口沉银(十七)最开始我想救的无非……

“虽然我敬佩二位的将军的人品胆识,可我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是?”赵明州面色从容,如入无人之境,“前些日子,我军招徕了一位日本匠人,制作火药弹丸的水准炉火纯青,现在这里堆放的火药,估计可以把咱们这些人炸上天去个百十来回,二位将军有没有兴趣陪我试试?”

赵明州脸上挂着笑,却让刘文秀和李定国背脊发凉,更不消说将三人围拢在中间的兵众们,皆下意识地远离齐白岳,使得本就晦暗的光线更加阴冷,齐白岳就那样立于夜色之中。

“二哥,她定是又在诈我们!”刘文秀出言提醒道。

赵明州无所谓地摊了摊手:“那咱们就赌一赌咯!”

“你——”刘文秀气得语塞,李定国却踏上一步,拦阻道:“三弟,赵将军赢我在先,我们岂能言而无信!再者说,赵将军说得对,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大西军与明州军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但却有一个共同敌人,便是那满清鞑子。若我们自己人先打起来,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李定国深深地看了赵明州一眼,拱手道:“今日我李定国与赵将军约定,绝不相互攻讦,需当一致对外。”

“安西将军,高义!”赵明州恭敬道。“既是如此——”

“曹岁,过来吧。”

曹岁僵硬地抬起头,火光摇曳,看不清女孩儿此时的表情。情势急转直下,饶是急智如曹岁,也难以定夺下一步的棋路。

她猜到了也许赵明州会凭借小聪明赢得与李定国的比武,但她却万没料到愤怒夜奔的齐白岳竟然又回来了。他不仅回来了,还愿意带着一堆火药帮着赵明州搏命,那也就是说明……

这对姐弟已经毫无芥蒂了。

曹岁看着那在火光环绕之中,笑得天朗气清的女人。她的腹痛似乎还没有停止,微微弓着腰,一只手扶住了刚才李定国攻击的位置。她被自己害得这般惨,为什么还要带自己走呢?

她不明白,她想要弄明白。

她缓步上前,脸上还带着虚弱的疲惫感,牵住了赵明州伸过来的手。

在众目睽睽之下,赵明州牵着曹岁向营地的外缘走去,齐白岳不远不近地跟着,目光钉在曹岁的背上,如刀舔血。

在即将踏出营地之时,赵明州停下了步子,扬声道:“安西将军,等我离开以后,你派人去明州军曾驻扎的营地看看,那里——有明州军奉上的谢礼。”

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二位将军,后会有期!”

她挥了挥手,带着齐白岳和曹岁消失在尚且浓重的夜色里。

曹岁被赵明州拉着,只觉得自己的手愈来愈冷,到最后,手心更是沁出了一层密密的汗。

她舔了舔自己干裂的嘴唇,缓解着紧张的情绪。她感到自己越来越摸不准前面的女人了。距离她们十数步远的位置,齐白岳沉默地跟随着,一言不发,如同钉在曹岁心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