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妹妹匡扶大明(195)

作者: 梦驴子 阅读记录

见明州疲于应付,李虎臣严肃刻板的脸上露出些许得色,枪法愈加凌厉起来,势要将赵明州的全部骄傲击溃于枪下。

“赵将军,在某这‘南天一枪’前,可容不得丁点儿小聪明。”李虎臣沉声道。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意指赵明州方才的胜利皆是弄巧呈乖,算不得真本事。

赵明州也不恼,一边将T型棍舞得滴水不漏,一边抽空回嘴:“是是是,和二当家可不就得硬碰硬。”

李虎臣冷哼一声,乘胜追击,一枪挺出!这一枪宛若游龙翔天,极为悍勇刁钻,可谓是使出了实打实的力道。赵明州一矮身,想要避其锋芒,却不料脚下一个踉跄,整个人出现了明显的后仰。李虎臣大喜,急追上一步,作势再次刺去。为了能让赵明州吃瘪,李虎臣早忘了枪术最为紧要的四个字——巧劲运锋,而是毫无克制地将全部力气灌注在枪头之上。

而这,也正是赵明州所期待的。她任由身体若玉山倾颓般向后疾倒,将棍尾猛然往地上一杵,借助反弹之力,整个人的如同弹簧般弹起,同时棍首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横扫而出,迎上了李虎臣的枪尖。

“铛!”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震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起来。李虎臣只觉这一声脆响化作连绵不断的嗡鸣,由枪尖起顺流而下,直冲四肢五骸,初时只是些微晃动,及至后来却如万千江河奔流,通天彻地,绵延不绝,让他几乎握不住手中的长枪。“咔嚓”,一阵令人牙酸的碎裂声传来,那杆李虎臣引以为傲的传家宝枪竟在这股力量下从中间弯折断裂,枪头飞溅而出,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深深嵌入不远处的寨门之中!

“你——”李虎臣瞠目结舌的看着手中的断枪,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杆银枪自他爷爷那辈传至今日,已是整整三代,他并无子嗣,本想将这宝贝传给表弟孙启元。可孰料,今日自己与表弟双双败于赵明州之手,家传的银枪更是断折而殇,自己在寨众面前丢尽了脸,今后又该如何自处?冲天的悲怆愤懑从胸中喷薄而出,李虎臣不由仰天长啸,大放悲声。

寨众们眼见自家的寨主被他人压了一头,心中不服,都下意识地涌上前来,恨不得活剥了赵明州。见寨中起了异动,明州军自然也不甘示弱,肩并着肩向上踏出数步,将赵明州围拢在中心。

明州军与浰头山寨的众人相互对峙,怒目相视,战火一触即发。而往常最以大局为重的赵明州却并不阻拦,只是站在众人围拢的圆心之中,施施然抱臂不语。她倒要看看,这浰头山寨究竟是不是传说中那般义薄云天,一诺千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一声洪钟般地大喊:“刀剑无眼,愿赌服输,都给我退下!”

定睛望去,正是一脸怒容的张铁山。

张铁山排众而出,扶住兀自垂泪的李虎臣,熊掌般的大手在李虎臣颤抖的肩头重重拍了拍。李虎臣恍然惊醒,凝着断枪的眼眸有了一丝神识。

李虎臣缓缓抬起头,眸光在赵明州那两根貌不惊人的T型棍上沉重一顿:“赵将军,这两根烧火棍何以如此坚韧?虎臣虽败,但心未曾甘,敢请赵将军明示!”

见李虎臣不再执着于成败的表象,反而探求失败的原因,赵明州也敛了脸上无谓的笑意,肃重地拱了拱手,将手中的T型棍递与李虎臣。

“二当家,若论枪法,您确实是人中龙凤,若想胜你,我只能剑走偏锋。你手中的这根棍子,看上去其貌不扬,其实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神兵利器。不知二当家听说过铁桦木这一树种吗?”

“铁桦木……”李虎臣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倒是一旁的陈况若有所思地叹息道:“若真是铁桦木,也难怪二哥不敌了。这铁桦木极为罕见,乃是木中奇珍。此木生于极北苦寒之地,其形粗壮,其色深褐,间有墨色纹理。据说,以斧劈之,火星四溅而木不损伤,即便是精钢之器,亦难以毁其根本。”

“我还听闻,寻常之木,遇水则浮,而铁桦木遇水即沉,可见其质之密之重。”

闻言,李虎臣也不由得摩挲其手中的T型棍,默然无语。

赵明州赞赏地点头道:“陈寨主真是见多识广,明州佩服。”

陈况犹豫了片刻,开口问道:“赵将军,这铁桦木如此之稀少,生长之地又在鞑子的腹地之

中,不知赵将军是如何寻得的呢?”

“如果只是我明州军一军之力,可能难如登天。可如果以天下百姓之力,却是绰手可得。明州军代朝廷发行北伐债券,天下赤子都来投奔,其中不乏从极北之地逃出来的奴隶逃人,这两块极品铁桦木,便是他们送给我的。”

陈况连连点头,那种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冲上头脑,差点儿连自家寨子输得底儿掉一事都忘了。他正准备再询问几句,却见一双大手拦在自己的眼前。

“赵将军,咱们这天儿就聊到这儿,俺还没有跟你比试!”张铁山踏前一步,拦在相见恨晚的陈况和赵明州之间。

“敢问赵将军还有力气再打一场吗!”语气中竟是暗含威胁恐吓之意。

赵明州一怔,继而朗声大笑:“大当家小瞧我了,既然说了车轮战,那自然要打到底!”她接过李虎臣递还的T型棍,双手一拱:“请!”

第155章

浰头山寨(九)颧骨上的红向下蔓延直……

赵明州虽然身体素质比寻常人高出不少,可力敌四人此刻也已是强弩之末。方才与李虎臣一战,打得她手腕酸痛,小臂胀麻,现在又对上看起来就力大无穷的张铁山,赵明州心里可谓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