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129)+番外

作者: 喜欢山茶籽的慕雨青 阅读记录

上辈子在最后自己被一废那样险峻的情况下,愣是到乾清宫脱簪谢罪告胤禔不孝以换取大阿哥终身监禁,保下了大哥一家子,这样的人,她的手段可是也不容小觑的。

有了怀疑对象,胤礽肯定要去求证,不是他信不过皇阿玛,而是一旦皇阿玛查清楚了,不管是哪一个,看在老大或者老四的面子上,这事都会轻轻揭过的左不过到时候找个理由给点奖励就算补偿或者以后不去某一个妃子那里过夜。

可是这两种都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所谓奖励,毓庆宫不缺,再说这种奖励就是送过来他也会觉得膈应。那不侍寝的惩罚就更是无关痛痒了,四妃都是宫里的老人了,侍寝不侍寝的对于他们如今的地位来说无关痛痒,以前是子凭母贵,现在她们现在更多的是母凭子贵了。

他这一次一定要揪出幕后,狠狠的打击对方的要害,杀鸡儆猴,让其他人再不敢冲他的后院下手。

太子的人手很快就铺开,虽说现在宫里规矩严谨了些,可是只是打探消息,尤其是通过不经意间的聊天来套话,那么别人也只会说你比较八卦活泼,而不会怀疑你不怀好意。

因为是针对性调查,所以结果出来的还算快,或者说有人故意引导让太子人手快速找到真相,所以几天后太子就清楚这流言最开始是德妃安排传播的。

不过德妃也算是聪明,没有一上来就让自己人做这件事,而是通过暗线将流言传到延禧宫,再通过惠妃的手继续传播,彷佛是俄罗斯套娃似的。

一开始胤礽是没有想到德妃的,主要是种种证据已经证明是惠妃的手段,可是很快一个细节就吸引了他的注意,那就是那个传出流言的人在留言传出没几天后很快就因为偷盗被罚入慎刑司,接着很快就消失了。

听到这个消息胤礽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灭口,可对方是一个底层小太监,平时只是在延禧宫做打扫庭院的活计,这样的一个小太监怎么就有勇气去传谣言之后再去偷盗呢?

而且偷的还不是延禧宫的东西,而是御膳房的一道御膳。还有,手底下人调查那个小太监的底细的时候发现对方的家人前段时间突然收到了一笔钱,接着一家人当晚就搬离了京城,说是去老家探亲。

手下后来汇报说,那一家人出城不久后就直接被灭口了,接着那小太监也在他家人被灭口的当天失踪了。

这下子,疑点一下子就聚焦在小太监身上了,要是这事是惠妃吩咐的,那么这小太监肯定会被好好安置在延禧宫,不让找到而不是主动被暴露出来直接送到慎刑司,还有就是他的家人也不会被灭口。

这种种,不就正好说明这事不是惠妃所做吗?

那么接下来就是重点查,这个小太监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了,或者说谁利用了这个小太监。

然后,御膳房,这个地方让太子想起了乌雅家。上辈子他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包衣,即使皇阿玛的后宫有很多包衣女子,兄弟中也有很多包衣血脉。让他真正清晰认识到的包衣家族厉害的是老四的上台。

皇阿玛的猜疑心非常重,在他心中皇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在他两立两废后才算是看清楚,可是老四却在乌雅家的帮助下早早就认清了,接着就是近十年的蛰伏。

通过乌雅家搜集到的信息,老四及时清楚知晓皇阿玛的爱好和情绪,接着就是那段不争即是争,他一心做皇阿玛最听话的儿子,只做实事,就这样,通过皇阿玛慢慢的熬过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最后成功登基。

可以说,他上辈子的失败,主因是皇阿玛太能活,掌控欲太强,次因则是这些包衣家族想要上位、从龙之功,改变门庭,然后推波助澜。

御膳房已经掌握在乌雅家手里接近三十年了,之前只是德妃的祖父在御膳房做总管,后来在德妃崛起,十四阿哥出生后,乌雅氏就已经将势力铺开,宫里很多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像广储司里负责皇上的茶叶、会计司里负责后妃的宫女、乳母的添置、乾清宫的茶水间等。

这些看起来都是皇家奴才,可是他们的权力可是不小,稍不注意,随意调换一些东西还是轻而易举的。

德妃当年为什么那样得宠,算是康熙的解语花,那就是因为永和宫里准备的永远是皇上爱吃的,皇上要是生气,在德妃侍寝时也早就想好了对策,而且还能通过御膳房在皇上来永和宫的日子里上一些助孕的菜,这样下来德妃在皇上的心中就是最关心自己且两有着共同话题的人,那感情还不是很快就升温?孩子还不是一个一个接着生?

之前没想到也就算了,这重点注意到,那结果很快就出来。果然,污蔑这个小太监的就是乌雅家的人,他的动作干脆利落,当然就将那小太监送进了慎刑司,很快小太监就消失了。

至于延禧宫,因为这个小太监存在感很低,工作也不重要,所以延禧宫到现在还不清楚他已经失踪了。

知道罪魁祸首那就好解决了,德妃难以接受的或者说乌雅家最难以接受的是什么?那当然是他们的梦想破灭啦!

德妃不是不喜欢老四吗?乌雅家不是想要靠着皇子改换门庭脱离包衣成为主子吗?那就直接打碎他们的梦想!

考虑了一番后,胤礽找了个时间做了一件事。

接着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传出来了,这个消息是一道圣旨,还是一道更改玉蝶的圣旨,一下子就将关于布尔和的那点子传言给压了下去,宫里再也没人提起双胎,而是都在关注四阿哥和永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