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26)+番外

作者: 喜欢山茶籽的慕雨青 阅读记录

可是为什么会让这几个女孩子进宫侍疾呢,据她所知,那佟佳氏的那位格格之前可是准备竞选太子妃的,不过因为当时石氏更得康熙的眼,所以就没有选她,今年准备着到时候求皇上看着能不能做太子侧妃的。

董鄂氏家的那个,好像不是嫡支所出,虽然也是嫡出格格,可是和其他三人的身份比起来就稍稍差了一些,要是换成原来的那位董鄂格格,也就是一等功彭春之女,那才能说得过去,毕竟那位的身份就是做太子妃也是可行的。

可是不知道前段时间大选出了什么差错,她居然被皇上给一顶小轿送进了四皇子府中。

至于钮祜禄家的那位,可就是十分优秀了,她是当今温僖贵妃的嫡妹,(温僖贵妃是侧福晋所出,所以是庶出,而钮祜禄家的小格格则是遏必隆继室所出,她出生后不久遏必隆去世。)按照她的家世,在这几人中可以说是最高的,她有一个皇后姐姐,一个贵妃姐姐,自己又是遏必隆的嫡出小女儿,她这次也进宫那么事情就有的琢磨了。

最后就只剩下自家孙女布尔和了,要是论家世,也许会稍稍逊色,可是论深得帝心,那除了佟家就是自己家了,毕竟费扬古是长于皇宫,当年深受皇太极宠爱的,接着就连续得到顺治帝和康熙帝的重视,可以说费扬古是三朝忠臣了,也是如今康熙的心腹大臣。

这样的阵仗,让老夫人内心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该不会是确定太子妃人选吧!”

第9章 老夫人的猜想

不过,老夫人想到这个以后也就不怎么担心了,实在是这几个格格中就自家孙女年龄最小,才十二岁了,还是一个小丫头,估计也就是凑数的。

不是老夫人不想让布尔和成为太子妃,按理来说最近几年的观察,太子也确实是一个好夫婿人选,他的内院也算干净,可是谁让他是太子呢,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太子妃那可是未来国母,所承受的压力可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还要贤惠、体贴,上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有一个康熙,下面还要以身作则,给未来其他皇子福晋做榜样,这可不是那样好做的,凡事还都得把握个度,做得好是本分,做不好可就要接受所有人的审判了,综合下来不是个好事。

好在这一次去的人选里自家孙女是最不可能的那个,老夫人提着的心也放下不少,剩下的就是担心孙女到时候去宫中要是被不长眼的给欺负了,那可如何是好。

想归想,想完之后老夫人拉过布尔和的手还是轻声叮嘱了几句:“玛嬷的布尔和不用怕,以玛嬷看,这一次应该是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想要提前选好孙媳妇太子妃人选,玛嬷之前和你说过那石氏,后来因为未知原因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这眼看着太子越来越大了,估计太皇太后也着急了,想在临去前将太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今天刘管事讲的那几家,玛嬷现在和你讲一讲,佟家那个首先因为是皇上的母家,所以这些年皇上待他们十分好,现在朝堂上甚至有佟半朝之称,不过风声小不代表就不是事实,以玛嬷看就是那佟家只要不是造反,只要当今在位,他们就是稳稳地。那佟家姑娘听说脾气也是不咋地,你到时候就装乖,能不反驳尽量别招惹,你可是咱家的玉器,可不能被别人家的老鼠给伤到了。”

布尔和听完噗呲一笑,“玛嬷那叫打老鼠伤了玉瓶儿,不是什么玉器,打老鼠。”

老夫人听了脸上飘过一朵红云,笑骂道:“你这丫头,反正玛嬷就是那个意思,你懂就行了。接着咱们说说董鄂家,那个你就不用管,只是按照正常勋贵家格格交往就行,她的身份在你们几个中是最低的,可是年龄却是最大的,你到时侯平常心对待就行了,玛嬷是相信你这些年为人处事的。”

顿了顿,老夫人说起了最后一位:“这最后一位,则是这一次的重点了,那是钮祜禄家的嫡出格格,也是遏必隆家最小的嫡出女,她家虽然现在是阿灵阿当家,可是这位钮祜禄格格可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从小是在嫂子乌雅氏的关怀中长大的。玛嬷曾经和你说过这个乌雅氏,是宫中德妃的亲妹妹。宫中的那位你也是知道的,是个厉害的角色,这位也是不遑多让的,光看阿灵阿的后院都是她一个人生的就能够看出来。他们成婚这些年,可没听说过后院那些女人怀过孕,从这就可以看出乌雅氏的手段是多么厉害了。那么在她手里培养长大的钮祜禄格格,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角色。这一次相看太子妃,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钮祜禄格格了。你到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玛嬷不求你表现多好,但是一定不要落入了别人设计的圈套里,走你那心高气傲的姐姐的老路。玛嬷可是盼着你平安回来的。”

老夫人抬手摸了摸布尔和的脸颊:“至于你,今年才十二岁而已,距离选秀还有两年时间呢,玛嬷估计这这一次也是因为你姐姐的缘故,皇上想要补偿,顺带将你叫过去凑人数的,不然就没法解释一群十五六岁的姑娘里夹一个十二岁的,能有什么理由了。你明日也就平常心对待,玛嬷也清楚你现在规矩学得很不错,那么明日里就按照宫规行事就行。至于其他的,还是老话,多看多听少讲,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见到玛嬷这样细细的叮嘱,布尔和内心暖洋洋的,对于玛嬷的要求,那是连连点头,保证自己会好好听话,不会擅自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行李很快收拾完了,老夫人和布尔和共同乘坐一辆马车,刘管事继续骑马护在左右,丫鬟嬷嬷们乘坐另一辆马车,再加上行礼和侍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城门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