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474)+番外
就连家中的小女儿也曾多次对这位公主赞不绝口,并一心一意地认定她便是自己未来的嫂嫂。如今得知二人彼此情投意合,连皇上都有意促成这段美好姻缘,身为多拉尔族的当代族长又怎能不喜不自禁呢?
就在这一天,当多拉尔族长出宫返回家中的途中,元和公主即将被赐婚给海兰察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京城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令无数原本怀揣着与皇家联姻梦想的世家大族们纷纷捶胸顿足、扼腕叹息不已。感叹多拉尔家族下手快,海兰察那小子好手段。
远在畅春园的康熙自然也是听闻了这个消息,得知之后,他不禁怒从心头起。对于胤礽这般自作主张的行为,康熙着实感到气恼不已。
这胤礽竟然事先未曾与自己通个气儿,便擅自做主定下了静怡的婚事,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然而事已至此,即便康熙心中再如何不满,却也已是无可奈何之事。
其实,在此之前,康熙早已有所筹谋。就在前两日,他尚且还同佟国维仔细商讨过,有意将静怡许配回到其母家佟氏一族之中。
连人选都已然确定妥当,便是佟国维的嫡孙岳兴阿。原本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只待寻个合适的时机,请胤礽前来一同商议此事。
岂料,尚未等到他派人去传唤胤礽,那静怡已定亲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宫廷内外。
此刻的康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疑虑。他开始怀疑胤礽此举是否故意与自己作对。
毕竟,佟国维时常出入畅春园这件事情并非什么机密要事,只要稍留点心,便能轻易察觉其中端倪。
若是此时正在乾清宫忙碌着处理政务的胤礽知晓康熙内心如此所想,定然会毫不犹豫地飞奔至康熙面前,竖起大拇指赞道:“老爷子,您还真是一猜一个准啊!没错,我就是专门针对您来的!”
若不是偶然间发觉太上皇竟又萌生出扶持佟家的念头,甚至妄图将自己的爱女推入那水深火热的境地,胤礽又怎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早早应下这门亲事呢?
别说是太上皇对他心生怨怼了,就连他自己,对这位太上皇亦是颇多嫌弃之意。觉得太上皇都到了这般地步,居然还想着插手这些琐事,简直是不可理喻!
若不是近日太医急报太上皇龙体欠安,恐时日无多,他怕是早已按捺不住性子,直奔畅春园闹个天翻地覆。莫要以为如今太上皇已然退位,往昔之事便可烟消云散、一笔勾销!但凡行差踏错,皆需承受相应后果,绝非一句“人死债消”便能轻易了结。
一招失利,便另谋新策。既然在静怡处碰了钉子,康熙帝便将目光投向其他孙女,试图从中寻得一线生机,好为佟家留下一条退路。
宫中诸女,他并非未曾思量,然一则其年岁尚幼,与己相处时短,情分浅薄;二则太子胤礽对待这些庶出妹妹,不过视作寻常公主,待及笄之年,备好一份嫁妆打发嫁人罢了,哪似静怡那般身具尊崇地位,且对未来新君颇具影响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番寻觅之下,还真就让他觅得了一人,此女正是老九胤禟府上的长女——静安格格,亦是静怡最为钟爱的堂妹。
她身上确实存在着诸多显著的优点。首先,其父亲乃是当今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亲王,且看目前局势,将来极有可能被册封为令人艳羡的铁帽子王。
而作为敏亲王正妻所出的嫡长女,她所能享有的资源必定极为丰厚,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这位敏亲王更是当年率先追随皇帝陛下的功臣之一,在胤礽心目中的地位崇高无比,唯有胤禛方可与之相提并论。
如此一来,无论是敏亲王本人的前程似锦,亦或是整个敏亲王府的未来发展,皆呈现出一派辉煌灿烂之势。若能与这样一棵参天大树结下良缘,那么日后必然会迎来一飞冲天、青云直上的大好命运。
再者,众所周知,老九一生致力于经商之道,家中积累的金银财宝简直堆积如山,数不胜数。倘若佟家有幸迎娶到他家的女儿,单是那丰厚得惊人的嫁妆便足以让佟家数代子孙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
不得不说,康老爷子着实深谋远虑,对佟家之事关怀备至,各个方面均已深思熟虑,但却唯独未曾顾及自家儿子与孙女的真实意愿。
当此消息传到胤禟耳中时,他顿时怒不可遏,气得肺都要炸开一般。只见他二话不说,翻身上马,扬鞭策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直奔畅春园。
胤礽见状想要阻拦已然不及,无奈之下只得赶忙派遣人手前往通知宜太妃和布尔和知晓此事,同时自己也不敢怠慢,匆忙带着何柱紧紧跟上。
第257章 老康被直接气晕
胤礽一路快马加鞭,心急如焚地追赶着。当他终于赶到时,却发现胤禟早已在畅春园的清溪书屋里与太上皇激烈争吵起来。
眼前这一幕让胤礽心中一惊,但他并未立刻冲上前去制止这场冲突,反而迅速冷静下来,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让人手将畅春园附近的所有人都清退得一干二净,仅留下梁九功和魏珠二人在身边侍奉。
没过多久,胤礽不禁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果断的决策。听听那屋内传来的声音吧!只见父子二人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这边胤禟嘴里不停地冒出诸如“多管闲事的老爷子”“老不修”之类大不敬的话语;而另一边太上皇则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道:“逆子”“蠢猪”“下九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