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483)+番外

作者: 喜欢山茶籽的慕雨青 阅读记录

每至深夜时分,万籁俱寂之际,胤礽常常独自一人陷入沉思之中。此时此刻,他内心深处总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激之情。

这份感激,一方面是献给那股神秘莫测、至今仍不知其来历的力量,正是它赐予了自己重获新生的契机;另一方面,则是给予那位已然化作一堆舍利的普渡大师。(此时若普渡大师知道,恐怕也只能无奈叹息道:“我可真是多谢您嘞!”)

若非得到他们二者的倾力相助,胤礽深知自己决然不可能拥有这样一个崭新的起点,亦无缘邂逅今生的挚爱伴侣,更难以组建起如今这般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及结交那些能够推心置腹、患难与共的兄弟挚友。

对于现今的胤礽而言,眼前的生活美好得宛如一场绚丽多彩的梦境。正因如此,今日当布尔和有意试探关于儿子的相关事宜时,他才会一时间恍然失神。

实际上,他心中所想的乃是:曾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风雨磨难,无论如何也绝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再度承受一遍。那种身处权力之巅的独特滋味,他早已深有体会;况且眼下一家老小皆安然无恙,得以周全。

故而接下去他唯一所需做的,便是尽心尽力地替儿子守护好这片大好河山,静静等待着孩子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就行了。

第263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了想法之后,父子俩寻得了一处静谧之所,再次促膝长谈,详细地交流着对于未来的种种规划与憧憬。经过一番深入探讨,弘晔心中已然明晰了自己前行的道路。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新的征程,率先从吏部开始接受历练。

众所周知,吏部乃是朝廷管理官员任免、考核等事务的重要部门,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所谓“吏部”,讲究的便是那公平公正与人情往来之间的微妙平衡。到底该如何抉择?是坚守公平公正之原则,还是投身于人情买卖之中呢?这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且看那些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官员,即便连续三次考评皆获全优佳绩,最终也不过是升迁一级,然后被调离原职,前往其他地方继续效力;

而反观某些有着深厚背景关系的官员,哪怕他们在三年任期内仅仅勉强达到合格标准,但却仍有可能一步登天,直接晋升一级不说,甚至还有望调入京城为官。这样的差异对比,不可谓不鲜明。

正因如此,能在吏部任职并有所作为之人,必定都是经历过千锤百炼、深谙官场规则之人。

胤礽深知此理,所以才会首先将弘晔安排到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其目的无非是希望儿子能够迅速适应大清朝庞大繁杂的官僚体制,深刻领悟其中的规矩方圆,待到将来登上皇位之时,不至被那些狡猾多端的官员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值得庆幸的是,弘晔并非愚笨之人。得益于皇玛法和皇阿玛二人不辞辛劳的悉心教导,他的智慧与才能得以充分展现。

在踏入吏部没多久,弘晔便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逐渐摸清了其中的弯弯绕绕。不仅如此,他更是以谦逊友善的态度赢得了吏部众多官员们的认可与喜爱,与之相处得极为融洽。

以至于后来在处理几次调任事宜时,就连胤礽亲自查看过后,都不禁暗自点头称赞,表示他很有天赋。

解决完弘晔的事情后没几天,弘昶便迫不及待地找上了门来。这次前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因为他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想要在工部大展拳脚、有所作为的志向,并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所以才鼓足勇气主动面见皇阿玛。

胤礽见到弘昶此时才来找自己,心中不禁略感诧异。若是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按捺不住性子,急着跑来讨要差事了。

然而转念一想,以弘昶一贯沉稳内敛的性格来看,如此行事倒也符合他的作风。毕竟打小起,弘昶无论处理何事,向来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面对儿子希望投身于工部,立志成为一名工匠的选择,胤礽并未表现出过多反对之意。实际上,关于此事,他与妻子早已在私底下有过深入探讨。两人一致认为,只要孩子真心喜爱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那么身为父母应当给予全力支持。

只见弘昶恭恭敬敬地向胤礽行礼道:“皇阿玛,儿臣一心向往能与五叔一同前往工部效力。儿臣对那些精巧复杂的机械玩意儿简直痴迷不已,实在渴望能够亲身参与其中,钻研其奥秘。”

胤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嗯,既是如此,那朕便应允了你。这样罢,先给你安排个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只是你所钟情之物皆是现今工部尚无法成功制造之品,亦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指导协助。

但无妨,既已下定决心,便放手去干吧!相信凭借你的聪慧才智与不懈努力,定能在工部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弘昶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这……这就同意了?皇阿玛竟然连想都不想一下!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想着今天来这儿肯定少不了要挨皇阿玛一通训斥,甚至可能还要听上一番长篇大论的说教,最后估计还得被晾在一边冷落个几日。然而眼前的情况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弘昶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整个人都懵圈了,站在原地直发愣。

胤礽看到自家这个向来机灵的二儿子此刻居然露出如此傻乎乎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好了好了,别再发呆啦!其实你的事儿啊,朕跟你额娘早就心里有数了,而且也私下里仔细商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