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536)+番外

作者: 喜欢山茶籽的慕雨青 阅读记录

待到众人皆已悉数离去,房间内只剩下胤禛与王妃二人相对而立之时,胤禛这才面露狐疑之色,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你究竟是作何想法?”

胤禛眉头紧锁,满脸困惑地摇着头,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事情起初明明只是要简单处理一下雅丽奇的婚事罢了,就算再严重些,也不过是替弘昐寻觅一门家世尚可的福晋而已。

毕竟雅丽奇与弘昐的年岁已然到了适婚之时,自己早就打算着手解决他俩的婚姻大事。怎料就这么两件看似稀松平常之事,经福晋一番运作之后,竟然演变成会牵连到世子福晋的局面,甚至连皇嫂都知晓此事,引得皇兄心生不快。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就在胤禛苦思冥想之际,一旁的王妃猛地抬起头来,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哽咽且带着一丝哀怨地道:“王爷难道当真不明白吗?”

说着,王妃的情绪愈发激动起来,泪水如决堤之水般奔涌而下,她泣不成声地继续说道:“王爷莫非又存了偏袒她们之心,所以此次才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么?”

胤禛被王妃这番哭诉弄得越发摸不着头脑,他瞪大双眼,一脸茫然地看着王妃,焦急地问道:“福晋所说到底所为何事?本王真是越听越糊涂了。”

王妃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地说道:“没错,王爷您如今是越发地糊涂了!妾身今儿个就跟您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妾身乃是这后院正儿八经的嫡福晋,更是孩子们名正言顺的嫡额娘。按常理来说,这后院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以及孩子们的终身大事,妾身理应参与其中才对啊!”

胤禛听后心里虽对王妃指责他糊涂感到些许不悦,但对于她所说之事倒也无法反驳,于是便点了点头道:“嗯,你作为孩子们的嫡母,某些事上确实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只是不知此事与她们究竟有何关联?咱们家何曾有过哪件事未征得你同意便擅自做主的?”

王妃见胤禛到了此时仍试图隐瞒真相、不肯坦然承认,心中的失望之情愈发浓烈起来。

只见她咬了咬嘴唇,接着说道:“王爷既然已经认可了妾身作为当家主母所应有的权力,那为何还要鬼鬼祟祟地背着妾身替雅丽奇寻好了夫婿,又给弘昐觅得了福晋,且事先竟连半点风声都不透露给妾身知晓呢?莫非王爷当真觉得妾身会是那种蛮不讲理、肆意残害庶出子女的恶毒妇人不成?”

胤禛闻听此言,顿时一脸茫然之色,下意识地反问道:“什么?本王何时给雅丽奇找了夫婿?给弘昐找了福晋?什么时候的事?”

只见王妃原本哭得梨花带雨、抽抽搭搭的样子,突然间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止住了哭泣。她满脸诧异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投向胤禛,眼中满是惊愕与不解。

王妃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开口问道:“难道……这事儿竟不是王爷您授意安排的吗?可若不是您,为何李氏和石氏会一同前来,要求将孩子们的庚帖相互交换呢?”

胤禛听闻此言,脸色骤然一变,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眉头紧皱,厉声道:“这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你为何事先未曾向本王禀报?”

王妃原本因为错怪了自家王爷而心生愧疚,可一听胤禛如此质问,脸上的歉意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愤怒与委屈。

她挺直了身子,毫不示弱地回应道:“妾身怎会没有询问于您?上次您回府之时,妾身便特意提及此事。毕竟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妾身想着是否该为他们的婚事早作打算。然而那时,您又是如何回答妾身的?您只说让您先考虑考虑,过后会回复妾身。”

胤禛起初心中尚有一丝疑惑,暗自思忖着自家福晋何时曾这般问过自己。但转瞬之间,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猛然想起上次回府时的情景。

那时,他正忙于整理繁杂的实验总结,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婚事。当王妃提起此事时,他心不在焉,随口应承下来,只想尽快打发走她,好继续专心处理手头事务。

如今想来,自己当时的态度的确有些敷衍了事。一时之间胤禛表情有些讪讪。

王妃一脸嗔怒地瞪向自家王爷,眼神中似有责备之意,但毕竟二人已做多年夫妻,彼此之间的默契自然不言而喻。于是,她也不再过多纠缠于那件琐事,而是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当前更为重要的事情上来。

只见胤禛面色凝重,眉头微皱,开口问道:“关于这换庚帖之事,究竟是何时发生的?”

王妃亦是蛾眉紧蹙,思索片刻后答道:“此事乃是三日之前,那时李氏与石氏二人一同找上门来,口口声声宣称是您已然应允了此事。妾身听闻后,当下便派人前去问询详情,然而彼时您正在庄子之中,所寄之信件送达之后竟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妾身为此气恼不已,既怨您对此事只字不提,又恨您连封信都不曾回复。一怒之下,妾身便私自做主,未曾再去寻您商议。”

说着说着,王妃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胤禛见状,微微提高音量唤道:“苏培盛,进来!”话音未落,一直在门外守候的苏培盛闻声而动,动作麻利地推开门扉,快步走入屋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敬应道:“主子爷,您传唤奴才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胤禛目光犀利地盯着苏培盛,沉声问道:“福晋方才言道,三日前府上曾有书信寄往庄子予我,你可有收到?”苏培盛被问得有些茫然失措,但仍不敢有丝毫怠慢,老老实实地回道:“回主子的话,奴才并未收到此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