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546)+番外

作者: 喜欢山茶籽的慕雨青 阅读记录

唯有这太子妃,不仅是布尔和的儿媳,更是弘晔的心爱之人,再加上布尔和满心期望自家儿子将来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时,莫要被后宫之事所牵累,故而才会如此尽心尽力地去悉心栽培于她。

然而此时,布尔和却忽然心生一念,轻声对历嬷嬷言道:“嬷嬷,本宫心中琢磨着,若能寻得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让弘晔身边只留下娴儿一人陪伴左右,不知您们意下如何?”

需知世人皆道老人阅历深厚,目光如炬,诚非虚言呐!

别看近些年来,这两位嬷嬷一直居于宫内安心养老,看似日子过得平静祥和,但实际上,她们所能洞察到的世间风雨,远比外头众人所见要多得多哩!

尤其是对于拿捏人心、洞悉人性这类门道,更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深功力。

两位嬷嬷听闻主子竟有如此这般的想法后,脸上皆露出惊讶之色,一时间愣在了原地。她们怎么也没有料到,主子竟然能萌生出这样与众不同的念头来。

不过转念一想,自从当今圣上娶亲以来,这么些个年头过去了,其后院之中仅有主子一人,而且膝下所有的子嗣皆为主子所出。如此一来,这后院自然就少去了诸多令人烦心之事。

不仅如此,就连前朝的局势相较于康熙朝而言,那帮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要少上许多呢!

这时,历嬷嬷率先缓过神来,开口说道:“主子啊,您这想法固然是极好的,但不知届时朝中那些大臣们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后宫不可干政,可是前朝与后宫总是息息相关的。

毕竟,自古以来,皇室子弟的婚姻大事往往牵扯众多,并非仅仅局限于个人情感或是家族内部事务。

太子妃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在这皇宫之内,能够管束太子后院之事的人,除了眼前这位尊贵无比的皇后娘娘外,便只有高高在上的皇上了。

现今皇后娘娘既然已经主动提出此等建议,那就足以表明,只要该方案切实可行,皇上定然也是不会加以阻拦、持反对态度的。

然而,一旁的布尔和却从这番话里听出了另外一层深意。

她心中暗自思忖道:看起来,嬷嬷们似乎同样认为此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那么舆论和后宅手段应该不成问题。唯一让人担忧的便是恐怕会遭到朝廷方面的强烈反对。

毕竟,若是真要逼迫太子纳妾,难免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纠葛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角力。说到底,太子的后院之事既可以被视作寻常人家的家事,同时亦可能上升为国事,其最终结果究竟如何,关键还是要看太子本人与诸位大臣们谁更占据上风了。

假如东风能够彻底压制住西风,那日后太子便只会有太子妃这一位伴侣相伴左右。然而,如果西风逆转局势占据上风,那么身为母亲的布尔和也唯有竭尽全力协助自己的儿子稳住其后院。如此这般思考下来,布尔和愈发觉得此计甚妙且切实可行。

恰巧此时太子妃经过一番历练已然学有所成,可以出师独当一面了,于是布尔和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让太子妃在今年的年宴之上挑起大梁,负责操持各项事务。

这则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众多原本寄希望于来年选秀之际能够一鸣惊人、从此平步青云的家族纷纷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开始暗中筹谋运作起来。

一时之间,京城之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各方势力相互较劲,波谲云诡。就连紫禁城里面的一些奴才们听闻此事之后,亦是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妄图趁机捞取好处或者攀附权贵。

而远在乾清宫中的胤礽,则早已得知了这个消息。他面色阴沉似水,端坐在龙椅之上,右手食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一声声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正飞速运转,思索着应对之策以及后续该如何行动方能掌控全局。

要知道,那些包衣世家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割掉一茬很快便会冒出新一茬来,简直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想当年,上一回大规模地整治他们还是在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呢,掐指一算至今也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光景罢了,可这些家伙居然又开始兴风作浪、死灰复燃了。

这一次,胤礽暗暗发誓定要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务必将其彻底打残打散,否则教训不够深刻的话,恐怕难以遏制住他们日益膨胀的野心与嚣张气焰。

就这样,短短不到一天的工夫,雍亲王、诚亲王以及敏亲王三人便齐聚于乾清宫之中。

宫殿内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兄弟几人面面相觑,心中皆怀揣着各自的思量与忧虑,共同商讨着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才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那些胆敢将贪婪之手伸向权力核心、肆意妄为的朝臣和包衣们,同时又不至于引发太大的动荡,以免伤筋动骨。

众人各抒己见,但每个人的观点却不尽相同。

胤禛因先前掌管过内务府事务,对于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及那些包衣世家内心深处最为渴望得到之物可谓了如指掌。

深思熟虑之后,他提出干脆直接降下一道圣旨:但凡出身包衣者,一律不得入宫为妃;即使侥幸得以入宫,也绝不可能获得高位尊荣。此议一出,在场之人不禁微微颔首,暗自思忖其可行性。

然而,胤禟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凭借自己对内务府诸多物品报价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对那些与皇室有着密切生意往来的皇商们的底细更是心知肚明。每次内务府进行大规模采购时,便是这些皇商们大发横财之际。